從裁釐加稅走向關稅自主,釐清北洋政府是如何拿回關稅自主權的

晚清的中國,經歷了先後兩次的鴉片戰爭,

元氣大傷,再加上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已經完全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國家。直到北洋政府的建立,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北洋政府也成為晚清之後國際上第一個被承認的中國政權,也真是這個時期開始,中國從被壓迫被剝削走向反抗

一、中國近代關稅變化

“裁釐加稅”就是發生在北洋政府政權建立之前,正如上述提到的,十九世紀的中國是最為屈辱的一個年代,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國門被打開,清朝統治者沒有奮力反擊,卻施行閉關鎖國,直到列強用火炮再次打開中國大門,中國已經無力抵抗。

所以在淪為英國殖民地之後,中國在關稅被西方列強所掌控,清朝政府喪失關稅自主權。厘金是一種專門為中國設立的另類關稅,是西方列強國家在火燒圓明園之後入侵中國所得到另外一種

“回報”。而裁釐加稅則是中國政府退一步而提出的政策,希望取消這種完全針對中國商人的厘金,作為代價就是提高關稅,所以“裁釐加稅”指的是裁撤厘金增加關稅。

從裁釐加稅走向關稅自主,釐清北洋政府是如何拿回關稅自主權的

二、裁釐加稅

一十九世紀初,歐洲帝國主義秩序不完善,再加上新舊殖民主義之間的矛盾激化,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個階段,中國也投入了歐洲戰場,最終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勝利結束了這場空前絕後的戰爭。當時的中國,在一戰的最後階段加入了協約國一方,所以按理也該享有勝利者的果實。

一戰結束後,在被稱為“分贓會議”的巴黎和會,協約國最大的三方英法俄在瓜分勝利的果實。在協議中,因為日本是戰勝國主要成員之一,所以在山東問題上,巴黎和會上的《凡爾賽合約》中表明山東權益歸日本所有。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利益,反而還丟失了山東權益。

在巴黎和會開始之前,中國就以戰勝國的身份向英國提出關稅自主權,但是列強怎麼可能會放棄這麼好的壓榨中國的機會。沒辦法,中國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取消厘金,所以再次向中國提出取消厘金。

從裁釐加稅走向關稅自主,釐清北洋政府是如何拿回關稅自主權的

因為厘金的存在,不僅僅影響的是中國商人,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所以英國同意撤銷厘金,但是撤銷厘金對於英國而言就少了一個壓榨中國的地方,所以要想辦法從另一個方面補償。於是英國提出,撤銷厘金可以,但是關稅必須有所提升,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5%,這也就是裁釐加稅的由來。

而後巴黎和會上,中國再次提出中國關稅自主權,雖然得到了承諾,可是根本沒任何實際行動,再加上《凡爾賽合約》中的中國山東權益問題,國內爆發了“五四運動”。以學生為代表的愛國者,皆奮起反抗四方列強的獨裁。

二、關稅自主

從最初的裁釐加稅到最後的關稅自主,中國走了很長一段的路,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回關稅權。

為了收回關稅自主權,中國近代無數的英雄未必獻身。

從裁釐加稅走向關稅自主,釐清北洋政府是如何拿回關稅自主權的

五四運動爆發後,學生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為口號,在這個口號中包含的外爭主權包含兩個意義,一是“二十一條約”中的山東青島歸屬問題,二就是《凡爾賽合約》中的中國關稅主權問題。裁釐加稅是中國退而求其次得到的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的關稅另類減少,卻始終得不到

關稅自主權。

所以五四運動中,除了山東問題,關稅自主權成了學生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因為關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與其他國家交易的平等性等等。四五運動的突然爆發,給了近代中國人一股力量,中國人奮起反抗,西方列強面對有團結的中國,也不敢無視中國。

所以在巴黎和會上,列強一方面想要安撫中國,一方面又不想放棄中國關稅的控制權,於是便有了一出“保存權”的說法。所謂保存權是指承諾會歸還中國關稅自主權,但不是現在,關稅法四年修訂一次,中國可以在下次提出申請。可以看出,西方列強國家完全是“扯虎皮”,實際根本沒有任何歸還關稅權的意思,只是為了安撫中國爆發的一系列革命。

從裁釐加稅走向關稅自主,釐清北洋政府是如何拿回關稅自主權的

直到1925年,繼五四運動之後中國近代第二次爆發了工人階級愛國運動——五卅慘案,誰著五卅慘案的爆發,中國關稅自主權才勉強算收回。

在巴黎和會之後,北洋政府政權瓦解,民國政府政權建立,但是北洋政府政權的勢力卻依舊遺留在世,也就是北洋軍閥。與民國政府不同,北洋軍閥沒有任何愛國之心,有的只有發展自己的勢力,甚至與日本人合作。所以在五四運動之後,北洋軍閥一直幫助日本,打壓各種愛國運動。

從裁釐加稅走向關稅自主,釐清北洋政府是如何拿回關稅自主權的

1925年,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在我黨的領導下,青島和上海數萬名工人舉行罷工,鬥爭,要求日本歸還中國主權。而後學生再次加入鬥爭隊伍,這也意味著從學生鬥爭進入全國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當中。這次鬥爭中學生傷亡慘重,所以也稱這次鬥爭為“五卅慘案”

五卅慘案之後,中國民主主義以及愛國主義運動越發的熱烈,再加上中國代表在關稅自主權的問題上態度強硬。西方列強國家意識到,此時的中國已經不是晚清時期可以任人宰割卻不還手的綿羊了。經過多次協商、交涉,最終各國歸還中國關稅自主權。

參考文獻:

《中國民國專題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