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刷脸支付、刷脸进站、刷脸登机、刷脸就医......无疑,“刷脸”正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刷脸购物

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刷脸乘电梯

其中,刷脸支付这条赛道尤为备受瞩目。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的“元年”

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从市场层面来看。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预计未来5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5%的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7亿元。

但我们认为规模远不止于百亿级别。原因在于刷脸支付适用于商超、餐饮、酒店、医院、金融、便利店等等场景,单从便利店场景来看,其市场规模便不可小觑。据《2019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12万家,较之2017年的10万多家,增长了14%。此外,还有大量的夫妻店。

从应用意义来看。支付宝行业支付事业部总经理叶国晖曾表示,移动支付是线下数字经济的重要入口,以支付为起点的全域、全链路数字化经营是必然趋势。显然,刷脸支付较之扫码支付更易于让B端链接C端,简化“支付到注册到会员再到数字化”这一路径。

从政策层面来看。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指出,将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显然,未来3年,人脸识别技术将会高速发展,而刷脸支付将受益于此。

因此,在阿里、腾讯等的推动之下,刷脸支付在2019年迎来了它的“元年”之旅。

“三国”争霸

目前,以“蜻蜓”为代表的支付宝先是于今年 4 月对外宣称未来 3 年将投入 30 亿补贴刷脸支付,后在以“青蛙”为代表的微信的“阻击”下,于9月份,将原来的补贴30亿元改为“无上限投入”。

据了解,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落地。

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而微信支付除了推出“免费申请”政策外,并于今年8月份,推出重量级产品“青蛙Pro”,打通微信卡包、小程序等功能,并也推出了相关扶持政策。

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此外,银联也加入了这条赛道,推出了“刷脸付”。有别于支付宝、微信的“刷脸支付”方式,银联采用的是“刷脸+支付口令”双重验证方式。

无疑,巨头的进入必将加速“刷脸支付”的普及,但刷脸支付成为主流之前,还需面对以下两个问题。


安全疑虑:

对于“安全”这个话题,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指出:由于安全性差别悬殊,线上和线下应用场景应予以谨慎区分。在线下,刷脸支付技术已较为成熟,具备试点应用的基本条件。但在线上,人脸识别支付仍存在诸多风险,暂不具备应用条件,若要应用推广须采用可信执行环境(TEE)、安全单元(SE)等技术加强风险防控。

而支付宝相关工作人员也曾表明: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风控等技术,最新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通过软硬件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了金融级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刷脸识别的准确率为 99.99% 。

换言之,线下刷脸支付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但实际上,据了解,虽然目前刷脸支付设备已快速在便利店、大中小型商超、餐厅等等(以一线城市为主)场景落地,但许多消费者仍选择扫码支付作为主要付款方式。

我们认为,目前刷脸支付使用频次低下因素在于这两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还没形式;二是此前有新闻报道刷脸支付并不安全从而造成“信任危机”,比如曾有消费者通过3D打印复刻自己的脸,成功通过刷脸支付设备进行付款等等事件发生。

显然,阿里、腾讯、银联等巨头还需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感”,而这“安全感”是无法依靠“补贴”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认为,从扫码普及的发展时间来看,刷脸支付从“被信任”到“普及”预估还得花上3到4年的时间。

乱象丛生:

阿里、腾讯正忙着“跑马圈地”,各“来路不明”的服务商也正忙着全国宣讲、招代理商,甚至有些服务商高举与支付宝、微信是“战略合作”关系的旗帜“招摇过市”。据不完全统计,服务商至少有上百家。

此举也引来了阿里的关注。支付宝官网曾就关于部分公司未经支付宝授权擅自开展支付设备推广活动的情况发布声明称,蚂蚁金服及支付宝从未授权任何公司以官方名义举办类似活动。

刷脸支付的“进”与“难”

显然,有些服务商的行径是割“韭菜”的行为。这些企业对于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颗颗“毒瘤”。


说回刷脸支付。就整体而言,刷脸支付的“利”是大于“弊”的。往小看,它是一次支付方式的升级,往大看,它意味着人面识别技术将把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性。但在网络安全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刷脸支付”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