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做好“能力规划”的第一步是找到自身的“价值定位”,具体点击这里查看→上篇: :

2

做好“能力规划”的第二步:开发我们“潜力”并构建我们的职业专长能力

1)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潜力”的使用误区:

1】"潜力"是不是能力?"潜力不是能力。我们的潜力需要通过用正确的方式不断刻意练习来转化而成。是可以迁移,真实有效且实用的能力。比如你拥有绘画潜力但不等于拥有绘画能力。

例如说:音乐家莫扎特,他在14岁那年,有一次在教堂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大约有两分钟,而且有好几个声部,但是他听了一遍就完全记住了。这是天生的吗?不全是,实际上莫扎特在6岁前,就已经在他身为宫廷乐师父亲的教导下,完成了将近3500个小时的小提琴练习。

而如果让我们来练习即使也花上同样多的时间,我们也很难达到莫扎特天才般的程度。所以说这种“潜力”是天生自带的特性,让使用它的人在同样的起点下,比其他人能更快的成长。

例如:小芳姐,虽然有销售方面的潜力但也是通过上班后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把这项“潜力”转化为销售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价值。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2】每个人都有“潜力”吗?每个人都有“潜力”。

从“意愿潜力”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是独特的,“意愿潜力”自然也是独特的。从“能力潜力”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类潜力是不同的,我们或许没有像莫扎特(音乐),牛顿(物理),查理·芒格(思维)那样很厉害的潜力,但是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我们自身的潜力是相对的,也就是自己的跟自己比。

例如:小芳姐的口语表达“潜力”和沟通“潜力”就比她的化学物理、动手方面的潜力要强。所以小芳姐选择她最优潜力相关性的工作,另她事半功倍。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3】“潜力”用在不同的地方,效果一样吗?效果不一样。

因为我们自身的潜力有高也有低差异之分的,我们要需把它运用在正确的地方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例如:在同等情况下,小芳姐的沟通“潜力”比较好,如果让她去工厂上班,她需要使用沟通"潜力”的部分差异就不明显,因为工厂里大家主要是动手操作,不需要多么好的沟通。

如果小芳姐的沟通“潜力”用在销售或者客户交流上,那差异就明显了。别人如果想要赶上她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练习,甚至都未必能达到她的那种“潜力”带来的效果。这里也表明,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潜力运用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中,才能更能好的发挥它的价值优势。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4】多练习就能把“潜力”转化为能力吗?不能。

我们需要正确方法来做刻意练习。同时,我们还需要足够的热情来坚持做这件事。缺乏热情,半途而废的事情是常有的。其中的一部分热情,来自于“意愿潜力”本身,例如兴趣爱好,动机。

另外一部分,我们可以用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自我决定理论”来说明,其中包括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

自主感:我们自己创业,或者转变思维把给别人工作思维变成给自己工作思维,或者我们对我们的工作任务有一定的自主权;

胜任感和归属感:我们能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做这个事情的环境能让我们拥有归属感,这些自然会让我们有更大的热情。

Ps:

我们的工作环境对我们的潜力的使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我们每天都处理着内容单一重复的工作,在非常规范和标准化的流程里工作,这些都会让我们思考力下降,失去挑战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能力就会减弱。

我们的世俗偏见对我们的潜力使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比如:我们喜欢跟风,看别人开店赚钱我们就去开店,看别人去考公务员我们也会跟着考。或者觉得搞艺术,做设计师,创业做老板等很高大上,就盲目去做,而没有认真思考这些看似光鲜的职业是否适合我们,倘若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潜力”而走上这样的职业岗位,竞争力比有“潜力”的人弱,即使最终侥幸成功,但可能会风险很高,行动艰难。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2)我们的潜力是隐性的,不自觉的下意识的反应,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快速找到我们的潜力优势呢?

方法1:使用自我效能理论(由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

指我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的意思相同。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对自己在某项行为或者工作上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拿小芳姐的例子来说:小芳姐在口语表达、人际关系上学的快,能轻松做到得心应手,所以在处理这类相关的事情就比较自信也经常会主动积极去完成(自我效能强的表现)。小芳姐在手工操作,化学物理上就学的比较吃力,而且总是做不好。在处理这类相关事情时经常会消极拖延,不愿意主动去完成(自我效能弱的表现)。

如何找到自我效能?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我们可以教别人什么?我们最拿手的技能是什么?做哪些事情比较自信能完成?我们在做完哪件事情后被别人赞美的多?等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方法2:思考做某事的本能反应:

当我们面对某件事的时候,还没开始做就迫不及待去想要开始。对做某件自情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会专注,甚至废寝忘食,特别能坚持。

当做完这件事情之后,虽然困乏劳累,但是特别有满足感,即使很累也会坚持做完、做好。

拿小芳姐的例子来说:每次学校举行校际辩论赛,小芳姐都跃跃欲试。小芳姐对“口语交际辩论”有着很大的兴趣,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坚持练习且乐此不彼。每次练习或者比赛虽然付出了不小的辛苦,但每次所取得的进步令她特别有成就感。

如何发现做某事的本能反应呢?我们可以反问自己:做什么事情时,积极主动不拖延?如果不上班即使放弃休息时间,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有什么事情能让我们沉浸其中,甚至废寝忘食?在做什么事情的时,不容易感到疲倦和厌烦?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方法3:询问他人:

我们的潜力隐性的、不自觉和下意识的,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自己辨别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请教、询问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指出我们特别的地方。

怎么问别人?可以让他们回答我们这些问题:我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哪个方面?我身上有哪些优点,或者不同于别人的优点?做过很厉害的事有哪些?或者让你印像深刻的事是什么?你最欣赏和佩服我哪个方面?等。这样问过之后,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别人眼中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会大不一样。

拿小芳姐的例子来说:小芳姐在销售工作中表现很优秀,在工作几年后,领导提拔她做上了主管。但是在成为主管前,小芳姐不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岗位且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而这得益于她的领导,领导看到小芳姐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已经达到主管的要求,而小芳姐自己却没有完全意识到。

做好开发自身“潜力”转化为专长能力,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下)

3)找到我们的优势潜力之后,接下来就需要通过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和足够的热情,把我们的“潜力”转化成能力。

(关于刻意练习方面,亲们可自行搜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这里只作简单说明)

正确的刻意练习的方法有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2】打破思维惯性,专注且大量重复的练习。【3】通过练习中的错误等问题来获得持续有效的反馈。【4】走出舒适区,从易到难,选择合理的区域练习。

比如:小芳姐在人际沟通和口语表达上虽有很好的“潜力”,但是如果没有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的刻意练习,那么也就不会拥有现在这般好的销售能力更不要说做出好的成绩。

全篇总结:

破除职业方向上的迷茫,尽快找到我们自身的职业“领地”,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首先第一步需要通过“冰山模型”找到我们的“价值定位”。有了“价值定位”,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内心认同的职业目标。

做好第一步后接着我们需要做好第二步:通过开发自身的“潜力”(开发是一个过程,它的意思是:从认知“潜力”到发现“潜力”,再到通过结合相关的深度能力【基础能力、知识,技能】,并加以正确的刻意练习,使它转化成与“潜力”相关的能力, 在职业上表现为某项职业能力),高效(既快又好)的构建出自身职业专长上的能力。并使得这项专长能力成为超越同行其他人的核心竞争力。

之后第三步,我们还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同时建立自己的职业能力体系(职业专长能力+职业通用辅助能力)(小芳姐学的职业通用能力:演讲、演示、项目管理、时间管理、领导力等),做好这些可以完善我们的职业综合能力,在职场上形成优势竞争力,让我们把工作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