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建置兩千多年來,

簡陽修建了無數座橋,

每座橋都留下了深刻痕跡。

北門橋如何能歷經五百餘年風雨

如今再次引發人們熱議呢?

近日,小陽對北門橋的

歷史和故事進行了探尋

↓↓

兩次契機吸引社會關注目光

近日,簡陽市政工程雨汙分流施工至北門橋處時,施工人員發現巨型石龜。

該消息被媒體廣泛報道後,昔日平靜的北門橋當即便成了市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施工現場,在距地面約2.5米深處,有一個外形如龜趺樣的石雕,雖未完全出土,但龜趺外形已經顯現,目測其頭長有80釐米,背平,呈長方形,長約1.8米,寬約1.2米,由於當時尚未完全出土,其厚度尚不可知。

市文物管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龜趺的歷史背景和文物價值有待進一步考證和鑑定。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新發現的龜趺樣石雕

龜趺又名贔屓、霸下、填下,龍生九子之第六子,貌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其背亦負以重物,多為石碑、石柱之底臺及牆頭裝飾,屬靈禽祥獸,古人多以此物作為柱礎。

因此,有人猜測,該龜趺可能是當年修建濟川橋(即北門橋)時在兩岸所立的柱礎下的龜趺。

事實上,這已不是北門橋第一次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多年前,北門橋橋墩“雙龍頭”的獨特結構就曾引發過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昔日的橋墩龍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改善簡陽城區交通,政府著手建設“南北幹道”,北門橋成了該工程中的一大“瓶頸”。

為了加寬北門橋,請來了橋樑專家進行勘驗,專家發現北門橋橋墩十分獨特——古時傳說“龍司水”,所以大多橋樑都要雕龍,但通常橋墩都是一端雕龍頭,一端雕龍尾;而北門橋的不同在於,其四根橋墩兩端雕塑的都是龍頭。

這令專家十分驚奇,並表示,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橋樑建築的奇觀,史上迄今未見記載,僅此獨有。

北門橋因此也有了歷史文物價值,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簡州八景”之“金絳流虹”

關於北門橋橋墩“雙龍頭”的由來並非無跡可尋。

北門橋處有一條絳溪河,一條沱江。兩條河流源頭不同,兩地天氣差異,導致沱江與絳溪河水量常出現豐涸之別。

因此,橋墩雕龍時,龍頭指向也無法定式,於是便有了兩全之法,成就了“雙頭龍”的獨特景觀。

同時,兩河交匯時,絳溪河絳色的河水與沱江水並流,顏色界限分明,形成一道奇異的景象,這便是著名的“簡州八景”之“金絳流虹”。

數次損修建橋故事彰顯善舉

北門橋,舊名濟川橋、瑞華橋、萬安橋,今名解放橋,“北門橋”只是當地人對其約定俗成的稱謂。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現在的解放橋

從始建至今,北門橋歷經五百餘年風雨,多次損修。

↓↓↓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北門橋始建於明顯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二月,次年八月建成。

☛橋高90多尺,寬32尺,直跨130餘尺,為廊橋式,上為瓦屋,下部壘石為四墩,兩端尖細,以便排水。

☛之後的時間裡,先後六次因水衝兵亂等天災人禍,橋面遭毀壞重建,易木為石。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北門橋 攝影 梁曉

☛1950年1月,搶修橋體,在原橋墩上新建鋼筋水泥結構平板大橋,並更名解放橋。

☛1972年,橋面擴建,橋基加固,解放橋成了高14米,長71米,寬8米,承重81噸的成渝公路大橋。

☛2003年,橋體全面改造,拆除水面部分舊石橋墩,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樑柱,並在橋面欄杆上刻繪有簡陽古今風情圖各12幅。

此外,當時修建北門橋時,簡陽還流傳著眾人慷慨解囊的民間故事,折射出了簡陽人民自古相傳的良好德行。

如今,這樣的良好行為仍在150萬雄州兒女身上傳承,成為建設三新簡陽的文明風尚和不竭動力。

歷史悠久見證城市發展變遷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北門橋建成前,人們過河只能依靠渡船載客搭貨,但每至夏季便洪水氾濫,交通斷絕,十分不便。

☛北門橋建成後,極大方便了人們出行和生產生活。成渝高速通車之前,北門橋更是成了從成都往東邊出川的公路的必經之地。

北門橋的重要意義遠不止於此,它還為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因為北門橋建成後帶來的交通便利,公元1513年以後,城區逐漸從絳溪河北岸往南邊擴建,縣衙正式遷至新城,即現在的政府街、正中街一帶。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現在的北門橋

數百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城市結構和麵貌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橋樑數量也越來越多,且一個比一個宏偉高大。

如今,與後來新建的幾座大橋相比,北門橋雖略顯“嬌小”與“樸實”,但其五百餘年的歲月積澱和本身自帶的文物價值、文化底蘊,卻讓它成了人們記憶中一個深刻的建築符號。

在歲月更迭時代,

北門橋不僅肩負了幫助安全渡河的重大責任,

飽含了一代代人深厚的生活記憶,

見證了城市的發展。

簡陽這座有著500多年曆史的老橋!一起傾聽它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