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吉林省出招了

11月5日,吉林省村庄清洁行动冬春战役暨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班在双辽开班。

天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吉林省出招了

这次培训不一般! ——典型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上午,培训学员集体参观了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学习双辽市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条件下,如何结合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动了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下午的培训会上,有褒有“贬”。

总体看,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硬仗、作为打赢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攻坚战和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今年以来,累计召开大型会议5次。市县两级召开各类会议、培训班等达到808次。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今年省政府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5亿元,每个行政村支持5万元;争取中央财政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9000万元,支持通榆县等四个县市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止目前,全省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资金56.09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0.91亿元、省级投入17.39亿元、市县投入27.79亿元。2019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投入与2018年相比,增幅达到22.4%。投入力度可谓“大”!

——全省9323个行政村,已经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占98.7%,实现基本清洁占84%。固定保洁人员56696人,动用各种机械车辆18.2万台次。清理村内水塘5243处,清理村内沟渠4.7万公里,清理农村道路8.7万公里,清理公共场所3.2万处,整治庭院136.9万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81.8万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196.3万吨,拆除各种废弃建筑物10.8万处,迁移柴草垛32.4万个。多年累积的陈年垃圾和成堆垃圾基本清理干净。村庄清洁行动可谓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着“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改变过去单一推广水厕的模式,增加无害化卫生旱厕,全省重点推广生物降解、堆肥式等无害化卫生旱厕。省设立农村厕所改造资金3亿元,每户厕所改造支持1000元。争取中央财政厕所改造资金7752万元,全省筹集农村改厕资金6.1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厕所改造示范村1215个。厕所改造工作,两字形容——扎实!

——年内按照村庄整洁、基础设施完善、美丽宜居宜游等不同层次创建三A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2000个以上,创建美丽乡村100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20万户,启动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31个,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3个。创建工作又有新进展!

——总结推广集安市以清洁为基础的全域旅游模式,和龙市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模式,临江市干部“五包五责”清洁整治模式,梅河口市 “百村示范”模式,东丰县农户庭院整治模式,延边州 “爱心超市”模式,双辽市生态村庄建设模式、通榆县拆除废弃建筑物模式等。先进模式总有一款适合学!

——今年全省建立起省督查到县、市州督查到乡镇、县级督查到村、乡镇督查到屯、村督查到户的五级联动督导检查机制。明查暗访、督查检查步入常态化!

四平市、双辽市、梨树县、汪清县、抚松县、大安市、东丰县分别介绍了经验。

天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吉林省出招了

会上,通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暗访情况。

一部分地区和县市,农业部门不敢担当、不善作为,检查的少,暗访的少,通报的少,始终没有下决心、下狠手,致使工作始终没有打开局面,到目前也没有做到垃圾清理清仓见底。还有的地方由于重视不足、投入不足,到现在覆盖城乡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最重要的是冬天来了,我省冬季寒冷上冻、积雪成冰,给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该怎么办?

会上提出,必须决战今年冬天和明年春天,把这段工作做好了,坚持两至三年,养成习惯,形成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能取得了彻底的成功。

天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吉林省出招了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件事:

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冬春战役。

一是要坚持全面铺开。冬春战役,要求所有的行政村、所有的自然屯、所有的农户都要动手,全面发动,大搞清洁活动,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是要突出重要节点。要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不同的专项或主题活动,让老百姓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在行动,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过“两节”。

三是要坚持较高标准。省里制定的20条村庄清洁整治标准,条条都有具体要求,都要不折不扣认真执行。要达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

四是要建立保洁制度。对于各等级公路两侧、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村庄内丢弃的塑料袋、矿泉水瓶、奶盒、纸片、泡沫块等“白色垃圾”,要建立定期捡拾、随时捡拾、常态化捡拾的机制,这个问题是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落实部门责任分工和地方属地管理责任,必须认真解决好。各地都要建立冬季冰雪清理清除制度,有条件的积极推广机械清雪除冰。

五是要解决好柴草垛和粮食堆放问题。现在全省有不少的地方,都实行了柴草垛、玉米楼子统一迁移、统一堆放,给农户腾出了空间,为下步庭院整治奠定了基础。当前正是柴草和粮食进村入户的时候,各地要组织各村屯做好规划,能迁出的都要尽量迁出,力争今年有一个大的突破。

六是要及时兑付省级专项资金。省拨付的每村5万元专项资金,要及时下拨到乡镇,兑付到村,力争在11月底前全部兑现到位。

下大力量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今冬明春,我省要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一是加快建立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规定的任务,各地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像集安市、梅河口市一样,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要扫得干净、扫的彻底。据我们了解,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不肯投入,所招聘的企业服务质量低,收运处置体系只做到了部分覆盖,没有达到全覆盖,导致垃圾清理和环境卫生整治不彻底,不少村庄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填埋。

二是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要按照“烂与不烂、能卖不能卖”两次初级分类的办法,搞好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减轻垃圾收运、填埋、焚烧等处理的压力。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建设回收利用体系。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2-3个村开展垃圾深度分类试点,今冬明春可以组织到外省考察学习。

三是解决好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问题,积极消化存量,严控增量,坚决防止发生垃圾再移动、再搬迁。积极推动住建部门搞好农村非正规垃圾点排查和整治,这个问题,已经作为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的重点整改问题。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现在九台市已经率先开展农户付费制度,每年收取垃圾清理费用500多万元。各地要利用今年冬天农闲季节,对农户适量付费问题进行研究,建章建制,试点推广。

抓好粮食大县、畜牧业大县、特产大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围问题。

当前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在粮食大县、畜牧业大县、特产大县,难点也在粮食大县、畜牧业大县、特产大县。这三类大县之所以农村人居环境难以突围,主要是人口量大,农村生活垃圾多;粮食产量大,秸秆多;饲养畜禽多,畜禽粪污量大;木耳栽培量大,生产废弃物多等,加之这些地方资源有限、财政实力弱,农村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十分繁重。

一是解决好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一些产粮大县,秸秆利用不充分,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各地要按照省里制定的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以秸秆肥料化利用为先,饲料化、能源化为重点,原料化、基料化为辅,按照到2021年全省秸秆 “五化”利用率达到79%的目标要求,今冬明春重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计划的落实,力争明年有大的突破。

二是解决好畜禽粪污随产随清的问题。要鼓励畜牧业发展,但更要教育引导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畜禽粪污的随产随清、日产日清、定点堆放、资源化利用问题。双辽市建立4个大型畜禽粪污处理厂,年处理畜禽粪污能力可达到65万吨,基本上可以把农户肥田以外的畜禽粪污处理掉。我们也可以推广梨树县的做法,每个行政村建立1-2个畜禽粪污堆放点,实行规范化收集、清运、堆放、处理,解决好畜禽粪便污染村庄环境和合理利用问题。

三是解决好废弃菌袋综合利用问题。我省东部地区的汪清县、敦化市、蛟河市等黑木耳种植规模大,废弃菌袋产量多,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些地方要高度重视废弃菌袋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动焚烧发电、生产有机肥等,变废为宝。

四是解决好垃圾处理的出口问题。有的产粮大县垃圾填埋、焚烧处理能力有限,已经造成部分垃圾堆积和无法处理,这个问题要及早规划,制定可行的方案,加大资金投入,抓紧解决。

全力抓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的要以实现干净整洁为基本目标,集中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今年我省1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农村人居环境也是脱贫验收的重要内容,今年年末前,不仅省里要进行验收,国家也得进行检查。因此,做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十分重要。当前,我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贫困县没有建立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垃圾清理、整治不到位;有的村庄清洁行动开展的不深入,农户庭院脏乱差问题非常突出;有的不少村庄没有建立散落垃圾捡拾制度,没有完全做到干净整洁。因此,必须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抓紧建立覆盖全境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切实解决好垃圾能收集、能转运、能处理的问题,杜绝垃圾随意倾倒、随意填埋等“飘移”问题。

二是解决好村庄干净整洁问题。环境卫生清理和保洁,任务要再明确,责任要再落实,措施再强化,建章建制,建立长效清理保洁机制,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三是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一些道路小型清扫机、绿篱机,对路面进行清扫作业,对道路两侧和村庄内的杂草进行清除。

四是抓好庭院整治和室内外卫生,建立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孙翠翠 实习生 王伟 编辑:赵树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