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北京有五壇八廟,其中五壇是指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和先農壇。

由於古時候科技水平有限,人們把各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全部歸根於天地日月的力量,所以會通過祭祀來表達人們對天地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這五個壇就是明清時期皇帝用來祭祀天、地、日、月和先農的地方,祈求眾神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北京城的建築格局方方正正,五個壇的設置也依據這個特點,分別位於京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天壇在南、地壇在北、日壇在東、月壇在西、先農壇在距天壇不遠的西邊。形成了以紫禁城為中心,天南地北、日東月西的格局,看起來頗為對稱,又霸氣十足。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這五個壇都建於明朝,最早的是天壇和先農壇,都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的。

天壇公園是四個公園中唯一一個5A景區,也是北京最有名氣的,來北京旅遊的人,不知道地壇、日壇、月壇,但一定知道天壇。地壇是專門祭祀地神的地方,當時稱“方澤壇”。日壇和月壇,顧名思義,就是祭祀太陽和月亮的地方。先農壇則是明清時期皇帝祭祀先農的地方,解放以後,國家政府對先農壇合理利用和維護,設立了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其它四壇則成了供遊客遊覽的公園。

週六中午心血來潮,想四個壇都走一遍,但無奈時間太緊張,所以只去了天壇、日壇和月壇。

規劃了一下路線,從東四環先去日壇最方便。

日壇

日壇又名“朝日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的地方,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新中國成立以後,將日壇闢為公園,由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朝陽門外使館區),現在已經成為使館區閒暇溜彎的好去外。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公園免費開放,景色幽靜,古樸典雅。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秋色宜人。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隨處可見跑步和溜娃的外國友人。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祭日壁畫。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祭日臺被封起來了,圍牆外面有一棵特殊的柏樹,這棵柏樹距今已有1100多年了,向外伸出的九條老枝幹遒勁有力,就像九條龍一樣,因此得名“千年九龍柏”。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地圖上看日壇公園只有北門南門和西門,但是導航卻把我帶到了東北方向一個十分簡陋的小門,走出小門才發現,原來這是“羲和雅居”的後門了,沿著一條細長的小路往外走,就是羲和雅居的大門,這裡緊臨日壇東路,再往東走就是東大橋路了,120路公交車可以直接到天壇西門。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天壇

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南二環,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築群。天壇公園最標誌性的建築是祈年殿和圜丘壇,圜丘壇也叫祭天台,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最開始天神和地神是一起祭祀的,所以天壇開始叫“天地壇”,100年之後,政府制定了在京郊分別祭祀的規矩,另外修建了地壇,原處才改名叫“天壇”。

天壇作為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整體結構莊嚴肅穆,環境整潔幽淨。

天壇我去過很多次了,每次都走旅遊團爆滿的東門,其實西門和北門景色也不錯,人也不多,從西門到東門的直線距離也不過2公里。

這個季節,哪裡有喧鬧聲,哪裡就有美景。果然,尋著熱鬧的叫喊聲走過去,一片紅的、黃的葉子下面全是撒歡的兒童和拍照的遊人。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這裡的楓葉正處在由黃變紅的漸變時期。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西牆底下的辦公區是一排灰色的平房,轉過身來,黃色樹葉掩映之下,灰色質樸的小房子多了一份優雅與恬靜。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西門外面紅綠燈南北兩側的風景也不錯,尤其北面,兩排密集的銀葉黃得甚是耀眼。所以說,有時候不需要去人擠人的景點,家門口的公園景色絲毫也不遜色。甚至,只要走出家門,大街小巷隨處都是風景。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月壇

月壇與日壇是同時建的,又名“夕月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月亮的地方,和其它四壇一樣,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月壇分為南園和北園,北園以紅牆綠瓦的古建築為主要特徵,南園則以山石園林的自然風景為主,南北園的景色各有千秋。

月壇公園門票一元,實屬罕見。北京市內的免費公園不在少數,其次就是門票兩元的,我不知道除了月壇公園,還有沒有隻收一元門票的公園。

幾十年走過來,除了當初祭月的初衷和一些建築,月壇公園和其它街心公園也沒什麼大的區別了吧,公園裡也大都是附近散步溜娃的居民。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從日壇到天壇,從天壇到月壇,走馬觀花的秋景也很美

由於時間緊張,這次就沒有去地壇公園。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最早叫“方澤壇”。1925年地壇改為京兆公園,同時安裝了一些體育設施,建成了北京第一個體育場。地壇的面積也不小,僅次於天壇,每年春節期間地壇公園都會舉辦廟會,地壇廟會在北京頗具盛名。地壇公園另一個有名的地方就是銀杏大道了,很值得一去。

一天的功夫去四個壇完全可以,當然只能是走馬觀花,尤其這個季節,逛公園是以欣賞紅葉和黃葉為主,至於那些歷史和人文方面的知識,就留給其它時候吧。去之前,可以搜一下網上的攻略,因為公園的面積大小不一,想要的美景也很分散,做好功課,直奔目的地,可以省下好多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