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阳系是按中国的五行取名的?对此你怎么看?

云淡风庼569


楼主还是不是觉得,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脑子里使用的是中文,只是表达的时候的是各种语言啊?哈哈哈


MyHappyfruit


这位可爱的小同学,太阳系万事万物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存在了,可不是某个民族或者国家发明的,每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老祖宗们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它们有命名权,不会引起冲突,更不会让太阳她老人家感觉不快。

在咱们中国,按照五行命名肉眼可视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可在国外,这几颗行星的命名却是另外的意思:

(水星距离太阳太近,半径较小,根本无水~)

英语:Mercury(水星),墨丘利,智神,信使,善跑。;

(金星可不那么美丽,表面温度400摄氏度,90大气压,充满了二氧化碳和硫酸雨……似乎和维纳斯扯不上关系)

英语:Venus(金星),维纳斯,爱神,美神

(火星无火,内芯已经冷却,它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古人称为荧惑)

英语:Mars(火星),战神马尔斯

(木星当然无木啦,是一个直径14万公里的气态行星,不过它上面的大气层花纹十分奇特,倒是和不少木头的复杂花纹相映成趣,真不知到咱们的老祖宗拥有怎样的灵感才能够用“木”来命名它的,那是几亿公里之外的星星啊!)

英语:Jupiter(木星),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瞧土星的颜色,用“土”命名实在是恰如其分,中西方的命名都与“土”有关,土星以它复杂美丽的行星环闻名。)

英语:Saturn(土星),农业之神

好在我国古人没有能够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要不然还指不定用什么名字称呼它们呢。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古老文化感到自豪,可不是骄傲或者狂妄哦,谢谢阅读!



诸葛小村姑


我觉得这种说法只是一种错觉。太阳系的天体名字在每个国家的叫法都有所不同。只是在咱们国家把太阳系中5颗肉眼可见的行星按照中国的文化命名了。

比如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在咱们国家之所以叫做水星。是因为古人发现水星呈黑色,黑色属水,故名水星。即便是在中国古代,水星也有好几个名字。早晨的水星叫做“辰星”,黄昏的时候叫做“昏星”。

其实最早发现水星的是闪族人,他们给水星命名的名字是“Ubu-idim-gud-ud”。这个名字有会读的吗?我不会。古代巴比伦人叫水星“gu-utu”。然而现在西方国家称水星为Mercury(墨丘利)。西方国家对行星的命名则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的名字命名的。墨丘利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信使的名字,因为古人认为水星跑的很快。

然而近代发现的海王星、天王星和冥王星的命名可就是西方人命名的,我们的叫法是翻译过来的。海王星英文名字Neptune,是古罗马神话中海神的名字。天王星的名字则是Uranus,是古希腊神话中宇宙之神乌拉诺斯的名字。冥王星的名字Pluto,古罗马神话中冥界之神的名字。这三个行星由于是西方人首先发现的,所以名字就按照他们的习惯叫了。

对太阳系行星命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咱们一起聊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我就是兔斯基


中国古代正确叫法金星叫长庚星或启明星,比太阳落得晚,所以叫长庚,比太阳更早出现,所以叫启明,但故人并不知道两颗星是同一颗,故🈶️诗经“西有长庚,东有启明”,木星称岁星,取其公转周期与农业活动点联系“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冲,十二而一康”,公转周期大致为十二年,对应十二生肖,故称岁星,水星称为辰星或昏星,因为水星就在太阳边上,非常难以观测,总在太阳下方三十度的范围内,而一周天十二辰,一辰三十度,故称辰星,火星称为荧惑,红色主杀伐,给人以不详之感,被视为灾星,又因为在天上时而从东往西运动,时而从西往东运动,引人迷惑,故称荧惑,土星称镇星或填星,因其公转周期大致为二十八年,每年对应于一个二十八宿,就像轮流镇守,故称镇星,叫金木水火土是在五行阴阳说兴起后,古人将这五颗星与五行分别对应,加上日月,称为日曜七星,经天纬地,人为赋予其神秘意义,讲究一个天人感应,起于商周,兴于春秋,战国时代集大成,流传千古,金木水火土的叫法古时候很小众,近代才流行,这代表中国古人朴素的天文观


心很宽的大叔


太阳系最早发现的五大地外行星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它们的名字正好是取自我国的五行,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它们的命名,而非世界通用。

在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中,曾经就有关于五行与方位、星辰对应关系的表述,主要意思就是东方木、其神太岁,西方金、其神太白,南方火、其神荧惑,北方水、其神辰星,中央土、其神填星,五行对应的颜色为: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这估计就是最早我国关于行星命名的规则吧。




我国古人当时都是借助于肉眼观测星辰大海的,远在石器时代就能够发现五大行星的明亮程度、颜色特征和运行规律,逐渐把火星称作荧惑,把木星称作太岁,把水星称作辰星,把金星称作太白或者启明,把土星称作镇星或者填星,后来根据五行对应关系,就有了金木水火土的称谓。

不同民族对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命名是不统一的,比如很多西方国家就利用了希腊传说和罗马传说中众神的名字,比如金星Venus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维纳斯女神,代表明亮与美丽;木星Jupiter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朱庇特,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代表宏大与统治力;水星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的旅行之神墨丘利,代表速度与灵巧;火星Mars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代表力量和牺牲;土星Saturn是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代表孕育和重生。



所以说,古代人们对这几大行星的命名,深受历史文化和神话传说的影响,饱含着对宇宙和大自然的敬畏、崇敬和寄托之情。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太阳系肉眼可以看到的五大行星,以五行命名的是中国。欧美国家并非以五行命名的。而是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众神命名。

水星命为墨丘利。水星在傍晚时,名为墨丘利;在早晨时,被称为阿波罗。

西方称金星为阿佛洛狄特(即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

西方国家称火星为阿瑞斯。是罗马神话的战神。

木星是朱庇特,是希腊神话中地位最高的天神宙斯。

土星是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

【其他肉眼看不到,被西方先发现的行星。西方命名为海王波塞冬,冥王哈德斯等等。由于中国没有对其命名,我们就采用西方的命名。】

其实古代,五大行星有正式的名字。

《淮南子-天文》篇中,记载了五个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行星:东方属木之岁星;南方属火之荧惑;中央属土之镇星;西方属金之太白;北方属水之辰星。

由此可见,五大行星的本名,并非金木水火土。正式名字为: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其中,太白星名字最多:早晨名曰启明星。傍晚名曰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

古人又根据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岁星属木,荧惑属火,镇星属土,太白属金,辰星属水。

古人同样根据阴阳五行理论,把东南西北中的五个方位,分别归属于木火金水土。

若把肉眼可见的五大行星称为金木水火土。依此理,五个方位也应如此称谓。别人问路:汽车站在哪个方向?你回答道:车站在火。这个回答很不符合习惯。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称五大行星为金木水火土。而不称其岁星、荧惑等正式名称。但对于方位,却称其正名。这是为何?

答曰:约定成俗。

最后再说一点。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石刻其字‘始皇死而地分。’

司马迁所用的,是其正式名称‘荧惑’,而非‘火星’。

中国典籍对于荧惑守心的记载共有二十余次。全部用‘荧惑’的正式名字。

最近的一次荧惑守心发生在2016年8月24日。出现罕见的三星一线天文现象。土星、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星连成一条直线。


杨朱学派


在英文世界金星叫Venus、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水星Mercury,可不是“金木水火土”。用五行命名行星是汉语文化圈独有的方式,体现亚洲古代天文成就。

世界各地的居民在古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对天体产生兴趣,仰观宇宙之大,很容易生出人无限渺小的情绪,加上古人寿命较短、气候变化无常、国家兴亡命运难测,于是世界各地的人都将满天星辰和人乃至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观测天体的运行昭示人或者国家的命运,所以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的天文观测体系,当然都是靠肉眼。肉眼观测到的天体运行会因为大气环境的变化而更加难以揣测,所以我国古代有“荧惑守心”等说法,指的是在地球上观测火星,火星的运行轨迹并非单纯的弧形,而是忽东忽西的。我国古人创造性地用天干地支加上五行等测定天体运行,而用五行命名天体运行,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至少在很长的时间内,它们的名称都还不是金木水火土,辰星(水星)、启明星长庚星(金星)、荧惑(火星)。

人不同观测的方式也不同,西方才开始也是肉眼观测,将五大行星和古老的神话联系在一起,将它们抽象化了,也不是单纯的天文观测活动。到了伽利略时代有了望远镜,科学家们对天体的运行把握得更仔细,到了牛顿时代,经典力学诞生了,有了解释天体运行的巧妙办法。在我国引入西方的科学体系后,观测方式什么的都改变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地进行天文观测,而为了表示我国古代的天文成就,于是沿用了金木水火土的称呼,是仅限于汉语文化圈的几国家,是亚洲独有的,而西方的叫法因为历史上的文化扩张在世界更广阔的范围内盛行。不过那些古老文明的后裔,也有对几大行星的独特称呼,当然也是和他们古代流行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南美的玛雅文明曾在古代达到相当高的天文成就,不仅制定了精确的律法,还计算出了金星等行星的运行规律,但在他们眼中金星即不叫金星也不叫Venus。

所以太阳系并不是以金木水火土命名,换一个少数民族的人,他们的语言也会导致对这些天体的称呼不同。题主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不能因为我们这样称呼行星,就说太阳系是按照中国五行命名,实际上仅我们汉语文化圈这样搞而已,在古代的历法中还将日、月、火等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古代中国,韩国,日本,朝鲜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现在日本还用这种体系。


来看世界呀


名字,有的很重要,有的只是一个标签,标记方法,名字本身有的并不重要。

表面上来看,阴阳五行,都用于命名天体。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这是古人把自己身边熟悉的观念,赋予了我们并不了解的天上那些星体。在古人心目中,地上是阴阳五行,天上的日月五星则是阴阳五行的“在天之精”,精华。比如李白《古朗月行》“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阴精,即称月亮为“太阴之精”的意思。

换句话说,古人给日月五星起名字,也是按照“用身边熟悉的东西,给远方不熟悉的东西起名字”这个原则来的。

因此来说,这个名字,仅仅是个记号而已,并不真的代表什么。

就像古希腊人,把火星称为马尔斯Mars,即神话里的战神。火星、战神,和天上那颗星星的联系,仅仅是因为那颗星星是红色的,中国认为那代表火光,希腊认为那代表流血和杀戮。

当然啦,太阳系不仅有5颗行星,还有更多,比如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矮行星、小行星、哈雷彗星,等等。仅仅用阴阳五行来起名字肯定是不够的啊!


很多人会把阴阳五行神秘化,觉得这是古人提出来的,肯定代笔高深的智慧。其实并非如此,古人也只是瞎猜猜而已啦!而且还猜错了。中国人以为是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希腊哲学家门以为是 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最后科学发现,这两种分类法、构成都不对,我们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还发现更基本的粒子。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新发现的知识会推翻过去错误的认知。有时推翻错误才是发现新知的前提。

可是,名字一旦形成,就不好再改了,沿用旧称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比如说火星,我们都明白,你要是非改成“4号行星”,那你多半还得再加个说明,就是原本说的火星。


松鼠老孙


这个问题显然是没搞懂事物的逻辑关系啊。不是太阳系的行星是按中国五行取名的,而是在中国,我们对行星的取名采取了五行的方式。

古代先民,在对自然界的探索中,最先是对日月,然后是对天上几颗最亮且会移动的星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居民都是这样的,但是对这几颗星的命名自然也是各不相同。

以我国为例,五大行星最早的名字并非五行,而是以它们的特点起的名字,比如水星叫辰星,是因为经常伴随在太阳附近;金星叫做太白,因为像金属一样闪亮;火星叫荧惑,因为色泽发红且朦胧;木星叫岁星,因为12年一个周期,正好是一岁;土星叫镇星,因为28年一周期,古人认为是镇守28宿。

当然,还有一些别称,以五行命名是到了汉朝,道教盛行,为了结合天人理论,才以五行作为命名,因为正好是五颗行星。

而五行命名,仅仅是中国对行星的命名,最多影响到周边一些国家。至于其他地区和民族,当然有着自己的命名方法,比如西方通常是按照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对行星做命名的。

根本不是说全世界都按中国的名字来说的,同样的还有很多,比如古代的爵位,中国是公候伯子男,所以我们翻译国外的相应称呼时就翻译为我们说的五种爵位,但很多人认为国外也是与中国一样的分类。其实完全不是的,这就是个翻译问题而已,根本不存在外国按中国的方式命名。


寒萧99


阴阳五行其实就是研究太阴即月球,太阳,以及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五大行星所产生的能量场对人类的影响的学问。此能量场包括引力波磁场以及各种场,其作用于我们人的大脑,会直接导致我们做决定的状态和结果。如果你研究一下中国的玄空九运飞星学,你就知道是天体力学与其对人类的作用之学问。如果宇宙(影响最大的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太阳月球五大行星)所产生的能量场不利于你,那么就代表你走霉运了,你会莫名其妙在关键时刻做错决定。而风水学就是在地球上利用不同建筑或地形的磁场建立有利于人类的不同个人磁场的学问。 这个是远古文明之智者传授给我们祖先的宇宙模型,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或者其它智慧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