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26條措施”看門道 大陸對臺一手軟一手硬


劉和平:“26條措施”看門道 大陸對臺一手軟一手硬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QUESTION
直新聞:劉先生,對於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你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說實在的,對於“26條措施”的出臺,我個人的確是感到有些意外,因為它似乎跟當前兩岸之間的所謂大氣候不太合拍。
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在今年1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大會上提出要探討“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並呼籲兩岸為此開展民間層面的政治協商之後,蔡英文公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等號,已經導致了兩岸情勢的進一步惡化。大陸不僅在軍事與外交層面加大了對“臺獨”勢力的遏制力量,致使蔡英文當局接連丟掉了幾個所謂的“邦交國”,而且近來兩岸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還在進一步往經濟與民生領域內蔓延,大陸不僅叫停了民眾赴臺自由行,而且對於兩岸之間的ECFA協議到期之後是否續簽也未置可否。有輿論甚至悲觀地預期,這樣一種態勢繼續發展下去,兩岸之間中斷的就不僅僅是官方與半官方渠道的交流,甚至有可能會在經濟、民生與人員交流層面“全面脫鉤”。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種大氣候之下,繼去年出臺31條惠臺措施之後,大陸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出臺了“26條措施”,而且力度和廣度都要遠遠超過前面的31條。我認為,從中我們可以解讀出這麼幾重政治信號:第一個是,大陸對臺一手軟一手硬的兩手策略,也就是在政治、軍事與外交領域強硬在經濟民生領域內柔軟,而且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策略,並沒有因為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出現改變,反而是有所加強;第二,它再度說明大陸不僅沒有放棄和平統一臺灣的大戰略,而且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節奏,為兩岸和平統一累積繼續經濟與人心基礎。未來只要島內不出現《反分裂國家法》中規定的重大與不可逆轉的“臺獨”事變,大陸都會始終堅持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劉和平:“26條措施”看門道 大陸對臺一手軟一手硬


QUESTION

直新聞:大陸出臺的“26條措施”中,前面13條都是惠及臺資企業的。你認為,這些措施有些什麼樣的特點?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大陸在這個時候出臺“26條措施”,意味深長。大家知道,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大陸惠臺措施的策略主要是走進臺灣,通過擴大投資甚至是直接採購的方式,幫助臺灣充實與發展經濟,但是,這“26條措施”則反過來了,變成了吸引臺灣的資金、技術、人才到大陸來投資。

而且,這份文件還專門針對臺灣的優勢產業,採取了有針對性的“精準開放”措施,也就是你臺灣在哪些產業方面有優勢,我就專門開放什麼。而大陸改變惠臺措施的策略,顯然是跟蔡英文當局近年來實施的所謂“新南向政策”,也就是鼓勵在大陸的臺資企業轉到東南亞與南亞投資,以及鼓勵臺資企業迴流臺灣有關。

除此之外,我個人從這些惠及臺資的13條優惠政策當中,還讀出了大陸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意味。比如,措施的第1條,允許臺資企業同等參與大陸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以及同等參與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設,顯然是為了反制個別國家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封鎖,以及阻止兩國的科技人才交流;措施第2條,允許臺資企業參與大陸5G移動通信的技術研發和網絡建設,顯然是為了應對以少數國家對中國5G設備和技術的封鎖;而讓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依法享受貿易救濟和貿易保障措施,則是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戰而來的。

大家知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封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限制向中國企業出口芯片,而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芯片的生產,則是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臺資企業的相對優勢。那麼這些措施的出臺,也就意味著,中國大陸正準備利用港澳臺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尤其是臺灣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優勢,來反制美國的技術封鎖,併為中美貿易戰做長遠的佈局。


劉和平:“26條措施”看門道 大陸對臺一手軟一手硬

中國駐美領事館(資料圖)

QUESTION

直新聞:針對大陸惠臺“26條措施”中規定,臺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臺外事部門表示,這是在企圖推銷“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意在最終“吞併臺灣”。對此,你又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毫無疑問,在大陸出臺的這“26條措施”當中,最為讓蔡英文當局抓狂的,就是這個新增的海外領事保護措施,這也是“26條措施”中最大亮點之一。

而蔡英文當局之所以會抓狂,主要原因就在於,這是相較於臺灣而言,中國大陸在外事領域方面擁有的最大優勢,因為中國大陸不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跟全世界一百八十多年國家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在當地都擁有大使館,一旦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了困難,中國大陸可以憑藉著這些優勢以及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實施援助。相反,只有區區15個所謂“邦交”的臺灣,則完全做不到這一點。而一旦臺灣同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了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了相關旅行證件,那就意味著這些臺胞已經以實際行動認同了一箇中國原則,而且認同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反過來,它同時也意味著,尋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的臺灣同胞,自動放棄了臺灣的所謂主權。這對於蔡英文當局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事情。另外這一措施還意味著,中國大陸在嚴厲打擊“臺獨”勢力國際生存空間的同時,也通過“網開一面”的方式,給了臺灣同胞更大的國際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臺灣外事部門不爽之外,臺大陸事務部門還批評說這是在“赤裸裸地介入臺灣的選舉”。很顯然,這暴露出了蔡英文當局的另外一個憂慮,也就是擔心這一措施會影響到島內選民的投票意向。

我曾經說過,歸根到底,當前兩岸正在進行的,其實是一場民心爭奪戰,也就是大陸與“臺獨”勢力在爭奪島內的民心。而大陸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臺力度空前的惠臺措施,也就意味著,雖然蔡英文與民進黨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但是,大陸並沒有因此而亂了方寸,動搖了寄望於島內人民的基本政策,更沒有因此而遷怒於島內人民,而是進一步加大了在島內爭奪民心的力度,擺出了“不挽回島內民心”、不打贏這場民心爭奪戰就誓不罷休的架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