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终于把心心念念的《终结者:黑暗命运》

(以下简称《黑暗命运》)看完了,作为州长和终结者的双粉,很满足。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回到家,忽然想起前两天看的《天气之子》,不免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

一个天生救世主,一个后天大救星,前者选择与爱人厮守,后者却决定为人类而战。

日本亚文化VS美国英雄主义,最直观的对比莫过于此。

当然,无所谓优劣,只看是否合你的口味。有的朋友喜欢寿司拉面,有的就喜欢烤肉牛排,人不一样,味不一样。而对于我来说,只要够辣,看得爽就行(笑)

那么这部《黑暗命运》够不够辣?

如果你是个终结者的粉丝,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辣!辣到你哭的那种

1.卡梅隆终于找回了失散39年的儿子

1982年3月,卡梅隆在家里发起了高烧。

在几个难熬的夜晚里,他反复陷入一个可怕的梦境,一具合金人形残躯从爆炸的火光中浮现,拖着身子向他走来.....从梦中惊醒后,卡梅隆在信纸上勾画出了这个笼罩着死亡气息的形象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2年后,30岁的卡梅隆以这场离奇的梦为蓝本,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

整部影片的拍摄只花了650万美元,却在美国取得了36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全球票房更是达到7800万美元。该片杰出的成绩也使得他获得了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从此,他便像开了挂般在电影界疯狂上分——《异形2》《终结者2》《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回过神来自己已经成为了当今好莱坞最著名的导演之一。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而那部让他成功打入好莱坞的《终结者》却在第二部之后再也没有了下文(之后的三部续集并非卡梅隆编导)。

卡梅隆真的忘了这个“大儿子”吗?——不是,他自己对此也颇为无奈,当年卡神在导演《终结者》之前,只是一位无人知晓的菜鸟,因此公司并不赞成让来他执导这部电影。

为了拿下执导权,卡梅隆不惜把版权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电影公司(我T-800好歹也是个终结者,给点面子行不行?)。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其实早在 1995 年,《终结者 2》的制作方、独立制片公司卡洛可(Carolco)因票房不利、资金链断裂而宣布破产,卡梅隆便在此时找到了卡洛可的总裁凯撒和董事瓦吉纳,希望买回《终结者》

两位老总当时却狠狠地敲了卡梅隆一顿竹杠,亲儿子嘛,能不要吗?——然而卡梅隆扭头就走,从此他再过问过后续的《终结者》。唯在《终结者:创世纪》拍摄时,看在老伙计阿诺德的情怀上,在编剧里露了个脸。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而到了今年,卡梅隆出售版权的部分合约已经到期,《终结者》的部分版权已经回归原作者卡梅隆。经过39年的流浪,历经7次转手,卡神的大儿子终于回家,卡神高兴地不能自已,第一时间和老朋友阿诺德联系:

卡神:“兄dei,我这儿有个很刺激的想法,有没有兴趣”

州长:“既然追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咯”

这样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终结者:黑暗命运》。

2.终结者,一块钱四个,嘿嘿!

说实话,每一部终结者最令观众期待的,除了州长壮硕的胸肌,就是反派终结者的造型。

第一部是传统机械T-800,第二部则是脑洞大开的液态金属T-1000,再到第三部的性感T-X,第五部又变成了纳米机器T-3000。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每一代终结者都让编剧们绞尽了脑汁,但经过近年各种科幻作品的熏陶,观众的胃口可不再那么容易满足了。

卡神也知道这个道理,既然没办法在材料上创新,那不如在数量上做做文章

妈妈我想看终结者,看,看大个滴,四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首先,反派终结者是能够“骨肉分离”的REV9,骨骼是类似于T-3000的钛金合金,皮肉则是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的升级版,需要时两套系统可以独立活动,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机器人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其次,除了雷打不动的T-800,这次未来人还派了一个全新的改造人“格蕾丝”保护主角

“丹妮”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四个“终结者”大乱斗,想想都刺激!

而关于新登场的改造人格蕾丝,我还想多谈点——主要是妹子太帅气了,男女通杀(误)。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令我感兴趣的其实是她改造人的设定。我们知道,年初卡梅隆编剧的电影《阿丽塔》也是关于改造人的主题,改造人是人与科技结合的象征,而卡梅隆的作品似乎一直都在探讨科技与人类本身的关系。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比如《终结者》里的人工智能“天网”,《阿凡达》里的星际扩张,以及《阿丽塔》中的反乌托邦世界。

究竟是科技成就人类,还是科技毁灭人类?

卡神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是相当理性和辩证的,以《终结者》为例,好多人认为卡梅隆想要借此表达科技发展终将脱离人类控制,从而为我们招致毁灭。其实不尽然,尽管莎拉·康纳遭到天网追杀,但协助她改变历史、扭转命运的,也同样是来自未来的机器人T-800。

而在本次的《黑暗命运》中,卡神更是截止了当给出了答案,只有科技与人类的结合(格蕾丝的核心),才能保护丹妮,改变科技毁灭人类的命运(军团)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我记得在《阿丽塔》上映时,中西方两位科幻大神——卡神和大刘(刘欣慈)有过一场世纪对话。当主持人问到为什么卡梅隆会对半人半机械的改造人感兴趣时,卡梅隆是这么回答的:

……人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可以把身体变成机械的身体,或者我们可以把大脑用一台机器替换,人到底是什么?……当我觉得所有我的电影当中都有这样的信息,这也是我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就是对科技又爱又恨的情感,技术可以摧毁我们,可以让生活非常糟糕,可以摧毁世界,可以摧毁现代世界,也可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可以解决核战争的问题,很多科幻小说喜欢用这些异体,它充满诱惑,我们很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能做什么。

卡梅隆的科幻造诣确实很高,但和我一样的朋友却未必能立刻get到。不过即使如此,也完全不影响我们欣赏卡神的佳作,四位终结者互搏,拳拳到肉,枪枪轰脸的快感;以及时刻紧逼、紧张刺激的追杀戏码,都能让我们的大脑放弃思考,彻底享受这场血脉喷张的厮杀大戏。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3.一个合格,但不算完美的句号

从第一部《终结者》至今已经过去了35年,曾经的“奥林匹亚先生”也已是72岁高龄,但《终结者》系列里那些精彩的场景却并被遗忘,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发经典

《终结者1》里,T-800前往警局追杀莎拉·康纳时, T-800第一次说出那句贯穿了整个系列的经典台词:“I'll be back”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终结者2》中,州长贡献了他最为经典的银幕造型:通身黑色皮衣、脚踏皮靴、戴着墨镜、手持霰弹枪,骑着摩托在夜色中疾驰。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终结者3》里,T-850把T-X摁在地上说出了那句霸气无比的名言:“You are terminated!” (你被终结了!)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而亲爹卡梅隆显然非常清楚,这部《黑暗命运》最大的卖点就是情怀,于是在影片中安排了无数的经典桥段:

初代莎拉扛着火箭筒轰飞REV9,救了丹妮和格蕾丝之后,对着一脸懵逼的两人说到

“I'll be back”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决战前,T-800再次穿上了标志性的黑色皮衣,却放弃了象征杀戮过去的墨镜,对着莎拉一行却说:“I won’t be back”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电影里小货车上的电话号码888-512-1984,指的是《终结者》第一部的上映日期。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如多的情怀,足以让老粉丝狂喜。

但客观地讲,却很难让新观众满意。

在拍摄《终结者》时,卡梅隆说过,他最极力避免的就是把这部电影拍成简单粗暴的

“你追我逃”

这个想法在前两部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第一部中莎拉与雷斯的爱情轨迹,第二部中T-800跟约翰告别时心碎的场景,这种人和机器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就远超后面所有的续集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反观《黑暗命运》,却偏偏又落入了“你追我逃”的戏码。虽然加入了

格蕾丝丹妮两个新角色,却不给他们发展感情的时间,偶尔的情感交流在紧张刺激的快节奏背景下显得异常薄弱,往往还没渲染到位又开始了下一场追逐。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爽是很爽,但总觉得缺点什么。观众真的很难与丹妮和格蕾丝的情感发生共鸣,甚至格蕾丝牺牲时我的内心也是异常平静,反而T-800的离去让更多人流下了泪水。

对于这些问题,导演蒂姆·米勒要背一部分锅,编剧卡梅隆也逃脱不了干系,或许是个人能力不足,或许是为了迎合商业片的节奏需求,总之这部《黑暗命运》对于卡梅隆“亲儿子”这个招牌而言,只能算一个勉强合格。

而对我个人,唯一的遗憾则是没能听到T-800的那句狠话:“You are terminated!”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走出影院,想到州长今年已经72岁了,这部作品很可能将是他的谢幕之作

35年前他凭借《终结者》走红好莱坞,在影视界打拼多年,又碾转政坛7年之久,最后仍将谢幕之作献给了《终结者》,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无论如何,感谢卡梅隆,为T-800的故事画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

这个伟大的IP将会和我们一代人的回忆一起,永远定格在阿诺德·施瓦辛格身上。

再见,T-800;再见,我们的终结者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