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收获包装运输及贮藏技术分享,减少损耗收益最大化

马铃薯是常见的一种蔬菜,里面有很多的淀粉,营养价值高,在以前这种蔬菜被当作主食,十分抗饿。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看一下马铃薯是怎么收获,怎么包装,怎么运输的。

一、收获

1、收获期

马铃薯的块茎成熟与植株生长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生理成熟期收获产量高,生理成熟的特点是:①叶色逐渐变黄转枯,这时茎叶中养分停止向块茎输送。②块茎脐部与着生的匍匐害易脱落。③块茎表皮韧性较大,皮层较厚。

收获过早,块茎成熟度不够,干物质积累少,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增加病虫害侵染机会,影响贮藏和食用品质。但是也因市场价格,天气原因等提早取收,所以取收期可依情况而定,但收获时,必须选择晴天,避免雨天收获,以免拖泥带水,即不便于收获,运输,又容易因水份过多影响贮藏。

马铃薯的收获包装运输及贮藏技术分享,减少损耗收益最大化

2、收获方法

马铃薯的收获质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贮藏,所以收获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按排好。

2.1收获前的准备:收获前一周左右应割掉地上部植株,如果有晚疫病发生,割秧时间更应提前。检修农机具、收拾好临时预贮场所。

2.2收获过程中主要是防止破损率过高和防止遗留在土中的马铃薯过多。目前有不少机械取收,能大量节省人工,并且能保证取薯质量。

2.3收后处理:收获后,商品薯不能在外露晒,不宜用病秧遮盖,要防止雨淋,防止发热和薯皮变绿,但种薯可以在地里堆放几天,然后选好种薯再送回下窖。刚收获的马铃薯湿度大,堆度不宜超过1米,预贮时间一般为15~20天,入窖前挑选要严格,一切不合格的坏薯必须抛出,才能保证贮藏减少损失。

马铃薯的收获包装运输及贮藏技术分享,减少损耗收益最大化

二、包装及运输

包装应遵循国家种子管理法关于包装的规定执行,并且要本着保护好薯块不受损伤、方便运输和装卸、既经济又耐用的原则。

1、原种的包装:应用纸盒或塑料筐进行小包装,一般每个包装5公斤。包装内外应同时有标签,标签内容为品种、种薯级别、粒数、产地、生产单位、质检单位等。

2、原种及良种包装:可以用编织袋,每袋40斤或50斤,标签内容同原原种(粒数除外)。

3、运输:马铃薯属于鲜活货物,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冷了容易受冻,热了容易发芽,干燥容易软偏,潮湿容易腐烂,破伤容易感染,因此长途运输的时期、工具、装卸等很有讲究。

4、安全运输期:是自马铃薯收获之时起,至气温下降到0℃时止。这段时间马铃薯处于休眠状态,运输最为安全。

5、次安全运输期:是气温从0℃升到10℃左右时,这时块茎已度过休眠期,马铃薯容易出芽,所以运输时间不能太长。

6、运输工具:火车运输时,薯块堆积高度以1.6米以下为宜。也可用汽车或其它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要勤查看,保持原包装完好无损,尽量避免损失。

马铃薯的收获包装运输及贮藏技术分享,减少损耗收益最大化

三、贮藏

1、贮藏期间的特点

1.1马铃薯块茎在储藏过程中,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在呼吸过程中,所含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窖内潮湿,温度升高。

1.2不同品种休眠期长短不同,一般来说早熟品种休眠期短,晚熟品种休眠期长。

1.3同一品种成熟度不同休眠期长短不同。一般春播秋收的块茎休眠期短,夏播秋收的休眠期长。

1.4块茎在贮藏期间容易失重。新鲜块茎含水量高达75~80%,在收获过程中容易损伤。据试验证明187天贮藏以后检查,完整块茎的重量耗率为4.7%,而有遭受损伤茎块的重量损耗率为19.8%。

马铃薯的收获包装运输及贮藏技术分享,减少损耗收益最大化

2、贮藏期间的温湿度条件

马铃薯最适贮藏温度为2~4℃,最高不超过5℃,温度如果降到0℃时,淀粉水解酶的活动增强,加速淀粉糖化,降低马铃薯的品质。如果温度升高,则块茎呼吸作用增强,糖的消耗量增大,淀粉也会随贮藏时间过长而下降,并且容易产生腐烂和出芽。贮藏最适相时湿度为80~85%,湿度过高会腐烂,湿度过低会使块茎水份大量蒸发而软缩。

3、安全贮藏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3.1根据贮藏期的生理特点和气候变化,应两头防热,中间防寒,控制窖的温湿度,特别是早春寒气下降的特殊时期,更需注意温度变化。

3.2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转运次数,避免机械损伤,以减少块茎损耗腐烂。

3.3入窖前要严格挑选薯块,凡是损伤,受冻,虫蛀,感病等薯块绝对不能入窖,以免感染病菌(干腐和湿腐病)和烂薯。入选的薯块应先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摊凉几天,再入窖。

3.4贮藏窖要具备防水,防冻,通风条件,以利安全贮藏。窖址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向阳背风的地方建窖。

马铃薯的收获包装运输及贮藏技术分享,减少损耗收益最大化

3.5食用薯块取收摊凉过程中要避光,否则见光后龙葵素含量增加,降低食用品质。种用薯块则可以见散光凉晒。

3.6现代化的贮藏窖可以根据马铃薯的生理特点用电脑自动控制,达到储藏的最佳效果。

3.7各类用途的马铃薯贮藏温度等条件应有新差别。商品薯要绝对避光,避免龙葵素含量的增高。贮藏温度为2~4℃。种薯贮藏温度为1~3℃,有条件时可在散射光下抑制发芽,贮藏效果会更好。因为每掰一次芽,减产6%,掰第三次芽则减产30%。加工品种不宜在低温下贮藏,因为低温贮藏淀粉转化为糖,对加工色泽不利。贮藏应根据品种休眠期的长短,调节温度,大部分品种基本都是在10℃下可延长发芽期1倍,如果要贮藏更长时间,仍可放在4℃下贮藏,加工前2~3周移至15~20℃下处理,还原糖的可逆转为淀粉,可减轻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