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半日募集30億,中信證券狂賣46億,公募化改造潮已來襲

券商集體進行公募化改造

東方紅半日募集30億,中信證券狂賣46億,公募化改造潮已來襲


2018年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對大集合產品進一步對標公募基金、實現規範發展的標準與程序進行細化明確,並給予了規範過渡期。

但實際上,資管大集合公募改造對所有券商來說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因為接下來他們都需要面臨產品淨值化轉型、調整產品投向、繼續清理存續資金池業務等種種問題。

不過說幹就幹,如今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中信證券:

公募化改造產品,一天狂賣46億


東方紅半日募集30億,中信證券狂賣46億,公募化改造潮已來襲


要說公募化改造最火的產品,那咱們得說說最近攪動了整個公募江湖的中信證券。在資管新規及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的大背景下,中信資管的發展戰略也在發生著改變,做大零售,已經被列入中信資管的發展戰略。

中信證券第二隻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於11月4日開啟銷售,首日發售就創造了不俗業績。單隻產品全天銷售額超過46億元,其中內部系統銷售額42.04億元,新收購的廣州證券4日銷售額3.21億元,四家銀行加上兩家互聯網平臺銷售1億多。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隻產品依然還有很大的銷售空間。據瞭解,目前,外部銀行渠道將於本月11號全面啟動,包括中國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都會加入,而銷售能力最強的招商銀行,大概率於兩週後加入銷售。

當然,中信證券的公募化改造產品確實具有一些頭部券商的天然加成,渠道優勢、品牌影響力等都能使其獲得不少助力。

東方紅資管:

半日募集規模近30億元,異常火爆


東方紅半日募集30億,中信證券狂賣46億,公募化改造潮已來襲


除了中信證券,東方紅資管旗下的大集合轉公募產品——“東方紅啟元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也在昨日進行發售,投資門檻由原來的10萬降到1000元。而開售僅上午半日,募集規模便已近30億元,場面異常火爆,東方紅資管也連忙宣告次日暫停申購。

不難看出,過往業績穩健的券商大集合產品,在完成公募化改造後投資門檻大降,對投資者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對於券商資管來說也有助於提高品牌知名度。

改造審批正在加速

除了以上兩隻改造後的基金外,不少證券公司也都正在行動中。今年8月中旬,東方紅資產管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成為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的首批“嚐鮮者”。此後,越來越多的公司拿到大集合公募改造的批文,且集中在一線券商資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至少有8只產品順利拿到監管批文,涉及5家公司,分別為東方紅資產管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廣發資管和中金公司,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和廣發資管均有兩隻產品獲批。


東方紅半日募集30億,中信證券狂賣46億,公募化改造潮已來襲


時間緊,任務重。在越來越多券商資管拿到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批文的背後,是監管審批速度的加快。從目前從監管和市場環境來看,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工作確實推動比較快,監管層也在加班加點。

據瞭解,大集合參公改造涉及對產品費率結構、期限、信息披露,甚至是公司內控制度、風控體系、系統運維等多方面的調整,是一個系統工程,但目前券商資管待改造的大集合產品數仍較多。

大集合或將成為歷史

2013年以前,券商集合資管依據投資者人數和募資規模分為大集合產品和小集合產品。人數和規模無限制的限定性集合資管及非限定性集合資管歸為大集合產品,人數低於200人、規模低於50億元的限額特定理財產品屬於小集合產品。


東方紅半日募集30億,中信證券狂賣46億,公募化改造潮已來襲


集合產品的具體優勢,在於收費機制靈活、一般以投入自有資金、份額分級等方式設置“保本”機制。參照公募基金進行規範,產品吸引力可能會有所下降,但同時費率也會提高,門檻降低。

而隨著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逐步落地,這十分有利於降低產品投資門檻同時提高宣傳力度廣度,有利於產品規模迅速增長。此外,大集合的公募化改造,或許意味著券商持有公募牌照壁壘將會削弱。

如今大集合的公募化改造意味著一些券商資管公司雖無公募牌照,但旗下有公募產品。參與者越來越多,在讓所謂“牌照紅利”貶值的同時,也能促進公募行業的優勝劣汰,有利於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