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讲述 / 闵步奎(老闵) 撰稿 / 东东 编辑 / 木木 漫画 / 曾宏元 照片/老闵

闵步奎,字子轩。1967年生于成都。1991年毕业于华西医大。现在浙江宁波郊区从事儿童和家庭教育。他办的教育机构,被有些家长谓为现实版的“巴学园”。著有《育儿育己》。

我叫闵步奎,孩子们统统管我叫老闵。我跟孩子们都是称兄道弟的。我说,老闵就是你们的大兄弟。

在这个农庄里,有这么大一个独立空间,让我能安心从事热爱的教育,能每天扫扫地,跟孩子们在一起,为他们服务,我相当知足。

说是从事“教育”,其实是:我不敢“教”,也没有“育”,只是冒昧地参与了他们的成长。教育,不是你怎么教他,而是怎么待他。

以前我有强迫症。在街上走,或在旅途中,遇上父母粗暴地对待孩子,我就着急。我站出来,像唐吉诃德一样,给他们提建议。很多时候,会被骂多管闲事。

现在平和多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的是持续的努力。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我是孩子们的老闵


01 从小父母对我很严厉

我是四川成都人。1967年生。家里排行老三,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

我跟姐姐关系最好,她在成都教书。大妹妹曾经跟了我一段时间,后来回成都了。

从小父母对我们很严厉,要求我们必须好好读书。

我们家住农村,家庭生活困难,8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我们兄弟姐妹读书,把家读穷了。兄妹5个,4个考上大学或中专。这在我们那里,是不多见的。

我从小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打架。不是打人,就是被人打。读大学还被处分——留校察看,也是因为打架。

学校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我都瞒着父母。小时候怕惩罚,长大了怕他们担心。

从小到大,家对我来说,不是温暖的概念。因为不自由。在家里总是不开心,出门才开心。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穿针引线的活我也干

02 妈妈 你不能再打我了

小时候的那些经历,今天再挖出来看,都觉得稀松平常了。

小学三年级时,没有申请红领巾,回家挨打。父母认为你肯定表现不好啊,老师才没有让你戴红领巾。我是四年级才戴上红领巾的。

和同学打架,回到家里就被体罚。我装得很听话的样子,但一到学校就失控了。

打架不需要太多理由。可能就是同学在背后撞了我一下,我猛一个回身,拳头就过去了,很冲动。同学告诉我妈,我回家肯定挨打。

老师来家访,说孩子在学校不听话,今天又跟某某同学摔跤了,等等。老师一走,我立马挨打。

每次挨打,都只能被动接受。在我们家,挨打了还不许哭。哭,只会让父母越打越气,越气越打。也不能争辩。你犯错了,还有理由啊!

有一次我暗暗下定决心:当我妈再要打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叫她别打。

当她拿出竹竿要打我时,我抓住竿子说:“妈妈,你不能再打我了,有理你可以说!”没想到妈妈听了震怒:“你翅膀硬了啊,还跟我讲理!”还是挨打。

但这次事后,我听到母亲跟父亲的对话。

母亲说:“唉,奎儿今天跟我讲,不能打他,有事要讲道理。”父亲没说话。自此,我挨打就少了。

在我们家,一般都是母亲主打,用喂大熊猫的小竹竿打,父亲在旁边助阵。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父亲母亲的意见高度统一。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就是这种竹竿

03 这一次挨打 是我人生最惨痛的经历

这一次挨打,是我人生最惨痛的经历。我读小学四年级。春夏之交,一个有暖暖阳光的午后。

村里的水库放水,原本干枯的稻田灌满了水。稻田润透,再犁一遍,把泥土翻一翻,和成稀泥,就可以插秧了。

水库里有很多鱼,看水库闸门开了,就奋不顾身地冲出去,随着水流游进稻田里。看到这些活蹦乱跳的鱼,我和小伙伴们啥也顾不得了,脱了鞋子就往田里冲。

稻田被我们搅得非常混浊,根本看不见鱼。小伙伴转而开始互相追逐,玩疯了。父母交代的活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太阳从西边落下,村子里也升起了袅袅炊烟。天色慢慢暗下来,小伙伴们一个个像进窠的小鸡一样陆续回家。我才想起没完成的活儿,害怕起来。

这个时候回家,肯定逃不过一顿打骂。想来想去,决定先避过风头再说。我找了个离家不远的草垛,钻进去藏了起来。

我在草垛里睡着了。玩得太疯了,这一晚睡得很沉。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肚子在咕咕叫,好饿啊。爸爸妈妈也该出门干活去了吧。我准备偷偷地摸回家,找点吃的。

我刚从草垛里露出头来,就看见了妈妈。妈妈也看见了我,大喊着追将过来。

我拔腿就跑,跑到田埂上。我在前面跑,妈妈在后面追。田埂两边都是油菜地,油菜花刚开过,谢了花的油菜结籽了,划过双腿有点疼。我没命地跑,一直跑到宽大的水渠边,眼看妈妈就要追到,我不加思索,“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我会游泳,妈妈不会。我向水渠对岸游去。游到水渠中央,我听见妈妈带着哭腔喊:“奎儿,你游回来,妈妈不打你!”我相信了,往回游。

我爬上岸,愤怒的妈妈冲过来,一把拧住我的耳朵,使劲往家里拖。

我被按在长条凳上,妈妈拿着竹竿,一边打一边骂:叫你跑!叫你跳水!

妈妈累了,打不动了。爸爸来了,接着打。爸爸打一下,问一句:以后还跑不跑?还跳不跳水?

我一边哭,一边求饶:“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爸爸还是一直打。竹竿一下下打在屁股上,开始还感觉到钻心疼,后来都不知道疼了,也没有力气哭,没有力气讨饶了。就这样把我打死了,也好。我这样想。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后来隔壁大伯跑过来,拦住我爸爸:你是想把孩子给打死吗?大伯把我抱到了他家里。

这一次被痛打,身体上的伤很快就好了。但心灵的伤痛,一直在。更让我没面子的是,村里的大人见到我,老拿这事开玩笑,说:你妈打你,你就跳水自杀呀。跟他们根本解释不清,我说我不是自杀,我会游泳。他们不信,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

经历了这样的童年,对这种体罚式教育,我才有深刻的体会。

04 老师一句带有肯定的话 给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

初中一年级,遇到了年轻漂亮的高老师。她是我们班主任,教语文。

刚开学不久,我和同学在操场玩。高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问我:“听说你很调皮是吗?嗯,调皮的孩子都聪明。”

听高老师这么一说,我全身一阵发热,感觉被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高老师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她会把我留在她办公室。我在边上写作业,她备课、改作业。做完作业,她带我到宿舍,我们一起烧饭吃。我能感受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待遇。

我开始发奋读书了。放学回家,也不跟小伙伴们疯玩了。晚上也不跑去看电影。我一个人在家,不是预习,就是复习。我的成绩,一路高歌猛进。班里40多位同学,入学时,我排在20名以外。期中考我就班里第二了,期末考全班第一。还评上了县三好学生。

我们学校被评上县三好学生是很少的。这对学校、班级以及我个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它激发我更加发奋努力。

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我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不再让老师家长操心。还是喜欢打架。但成绩好,打架就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了。

05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就我现身说法:童年说教加体罚的教育,导致成年后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往往搞得头破血流。

工作虽然做得不错,但找不到成就感,觉得没意义。换份工作,开始还有些兴趣,做着做着,又觉得没有意义。工作不断地换、换、换,但始终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总觉得自己特别有正义感,从佛学的角度看,就是“嗔心”重,容易生气,心中总有消不了的仇恨。看到单位同事有点小错,就义愤填膺,让人家下不了台。搞得别人不舒服的同时,自己也难受。

不能用善巧的方法,弥补别人的过失。这也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有人说:人生经历不幸是一种不幸。如果没有经历不幸,是一种更大的不幸。

阿德勒也有类似的表述:没有走过弯路的人,没有经历过碰撞的人,没有做过回头浪子的人,他对人性是不了解的。

都对。可是,有些事情不必要经历,有些代价也不必要支付……何必呢?

我跟人打架,经历了激烈的冲突后才发现,原来一开始就可以讲和的。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懂得讲和,那他的人生就不需要经历那些不幸了。

很幸运,我遇到了古国治老师,把经历变成了财富。

06 我错了 请你原谅

1991年,我从华西医大毕业,在医院做脑外科医生。

我学的是法医,本来可以进公安系统的。幸亏没去,否则以我的性格,喜欢去打人,穿个警服,以暴制暴,肯定犯罪了。

做了两年脑外科医生,觉得没劲,下海了。做了几年销售,又转做企业培训。

2007年,我在给友邦做培训时,遇到了古老师。人生开始改变。

国庆期间,做陪训时我说到传统文化,说到个人的静定修养。一个朋友说,给你介绍一位传统文化造诣很高的人,古国治。那时,我听闻古老师很厉害,但不知道他在大陆。

国庆后,朋友带我去古老师家。我说了管理培训的一些实践经验,希望得到古老师的认可。但无论我说什么,古老师都说不对。

我是一个很自负的人,总认为自己很牛,却被古老师否定得一无是处。受到严重打击,我很不舒服,逆反的性子就上来了。

后来知道,古老师这是在因机说教。

古老师的课,叫“父母成长课”。他知道很多父母需要改变,而唯一的动力来自孩子,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

古老师从大一开始跟着南怀谨老师修学。古老师说,他见到南老师之前,觉得生无可恋,想自杀。站在高楼上,就想往下跳。

南老师教他参禅。他一下悟得什么才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修行要把肉体甩开。真正的“我”不是这个肉体,它可以跟任何东西在一起,也可以跟任何东西分开。这个“我”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但是我们修行又要借助这个肉体,它是修行的工具,要善待它。

他把南老师怎么爱他,怎么教他,怎么帮他,都传承下来。他也像南老师这样带人,身体力行。

跟着古老师修学,我遇到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来自于身体。童年的心结,那些伤痛,在心里刻下了阴影,它像背后的一双魔手,时时出来抓挠。

古老师教我在行禅中忏悔。他说,你不是在学佛吗?先学会忏悔。

安静地、极慢地走路,每走一步路,就为一个人或一件事忏悔。如果想不起来,就后退一步重新往前走。

第一步跨出,我就想起我的哥哥。在家里,我挨打最多。心里就有点不平。父母不在时,就想法设法挑战大的,欺负小的。行禅中我觉察到,我总是喜欢跟哥哥对抗,让他不开心,总是想着什么都要超过他。我给他造成了很多困扰。

我至诚忏悔:对不起,哥哥,我错了,请你原谅。

又想起父母。父母学历不高,对孩子的说教加体罚的教育,也是上一辈人一代代传下来的。家庭子女多,生活本就艰难。我还整天闯祸惹事,让父母担惊受怕,不让他们省心。

我痛悔不已,回家拥抱父母,说:“我爱你。”

重新建立亲情关系,我如释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温暖。

我想起那些被打的同学。我连女同学都打。真的羞愧难当!后来每次回成都,碰到同学,我都跟她们说对不起,为年少时犯下的错真诚道歉!

通过忏悔,自我反省,我开始和自已和解,和哥哥和解,和父母和解,和所有人和解。童年心理疾患在慢慢疗愈。

40多岁,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幸运的是,在古老师的引领下,我总算走出来了。也让我有机会,为教育做点事。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我们一家

07 我对待小孩有三个原则

你们刚才看到的小女孩,7岁了,是我们这里最大的小孩。本来这学期可以上小学了,她妈妈说不着急,让她在这里再待一年。

刚来的时候,她与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老起冲突,玩不到一块。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很安静。

她自己想出来的一些玩法,你在旁边只是观察,都觉得非常有意思。她会拿一块浴巾,在小沙发底下摊放平整。然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匍匐着钻到沙发底下,四肢舒展趴在浴巾上。这样的姿势可以保持很久。

你会很惊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哇。沙发底下空间那么小,怎么进去的。她躺在那儿,感觉是那么享受。她进出都是自如的,那么好的柔韧性。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这是怎么做到的哇

你看,这个小孩,手里老拿一把剪刀在玩。他是里面那个女孩的弟弟。他妈妈有了老二后,跟老大关系没处理好,把他弄得很犟。

他喜欢拿剪刀剪衣服。一般父母都会制止,啊呀,玩剪刀很危险的啦,衣服要剪破的啦。

你就让他玩好了嘛,放宽点要求。要不然,你越是叫他不要剪,他越是想要试一试。一旦逆反起来,不得了。反正衣服也剪不破,剪刀很钝的。再说,一件衣服才几十元钱啊。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喜欢玩剪刀,也喜欢用手抓饭

对待小孩,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一不伤害自己,二不干扰别人,三不破坏环境。其他都不是问题。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孩子挥舞着柴刀

08 平等心、真心对待孩子

早些年,碰到一些早恋的大孩子,和我说:“老闵,我恋爱了。”

我会说:“这没什么啊,我也早恋的。”

先给他们减下压,接受他。通常老师、家长都把早恋看作洪水猛兽。我说我也有早恋,他才愿意跟你平等对话。

建立信任之后,我会直接问他(她),你真的爱她(他)吗?你是不是真正想好了要爱她(他)?怎么爱?爱是要负责的,想过吗?

把孩子的责任心激发出来。一旦有责任心了,孩子就自动放弃了。

以专家的身份,用所谓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去管孩子,通常管不好。孩子是人,我们也是人,平等心、真心对待,孩子的问题可以解决。

教育的目的,是要好好地做个人,而不是做个好人。两者是有区别的。

09 大人不够宽容 才有儿童“敏感期”

我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带小孩。孩子小,最小的才两岁多。拉屎拉尿在裤子上,是常有的事。给洗了换了就完事了。我们处理孩子屎尿问题,也是很特别。不把它当回事。脱下裤子,屁股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裤子。就好了。

不能从行动上,语言上,甚至表情上,表现出厌恶的样子。平静地接受它,不要强化。强化只会增加孩子的负罪感,也会造成心理伤害。

所以说“教育在屎尿”。有些孩子,刚来儿童之家时,大小便不能控制。一般几天之后,都学会自己大小便。

怎么教会的呢?靠的是觉察照顾。觉察用眼看用耳听,照是洞察,顾是根据洞察到的内容来采取行动。兼顾他们的生理和心理。

有些孩子回家玩水,玩得到处都是,会被家长骂。孩子会说,妈妈,是你的水重要,还是我的快乐重要咧?妈妈会哈哈哈说,快乐最重要!

大人不够宽容,才有“儿童敏感期”的概念。从尊重人的角度,人最重要,其他物品都次要,就没有敏感期之说。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吃完饭自己收拾

10 孩子情绪放松了 自然就好了

刚来儿童之家的很多孩子,都喜欢吃手。我们从不干涉,不去强化它。接受它,慢慢就改变了。

宁波大学心理系的一个老师,他的孩子喜欢吃手,手上都吃出很厚的老茧了。没有办法,送到我这里。我说让他吃,情绪放松了,自然就好了。

你要知道,孩子吃手,他是因为心理紧张啊,吃手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很多大人是不懂的。

还有一些大小孩玩手机,大人没收手机就要自杀。一样的道理,玩手机是孩子唯一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你夺了他手机,还污辱他的人格,他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玩网游上瘾?如果不让做,那他就觉得生不如死了。游戏是他的救命稻草,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

每个人,包括孩子,都有自动康复、自动疗愈的能力。吃手、玩手机、网游,是缓解紧张情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你禁止他,还扬言打死他,这不是紧张之上加紧张,错上加错吗?就像流浓的疮口,你把口子堵住了,那伤口怎么会好呢?这些小问题,用行为疗法,适当纠正一下,就好了。

11 允许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犯错时,通常都会被大人批评指责。但人性是不需要批评指责的。

我们这里,允许孩子发脾气。也允许老师跟小孩发脾气。彼此不会伤害。比如这个孩子,把水倒在我身上。我说,我很气愤!我不喜欢这样!

孩子粘着我,要我陪他玩。我说,我正在忙呢,没有时间跟你玩。或者,你就直接跟他说,我累了,我现在没有心情跟你玩,对不起!

你不能说,不是刚陪你玩过吗,怎么又要陪你玩!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有些父母还会说,一天就只知道玩,只知道玩,就不知道学习啊。

这就跑题了嘛,没有活在当下。我们只说当下的感受,只陈述事实。

对待孩子,爱要给够,话要说透。

12 你没有察觉 孩子也会伤害到你

有一个小孩,刚来的时候,把我们小邵老师弄得都有点扛不住了。

他一天到晚都在问,小邵老师,你在干什么咧?就跟着你,你每做一件事,他都问,问得你很烦。我说,我来对付他,让他跟着我。

当他第一次问,老闵,你在干什么咧?我说,我在扫地呀,打扫卫生呢。第二次,他又问。我就反问,你看呢?第三次,他再问,我说,你为什么要问呢?第四次再问,我说,我应该怎么回答你呢?

一般人可能会说,你老是问,你不会自己看啊,你傻吗?他可能是不再问你了,但他会变成病者。我们只要从他的模式里跳出来,就好啦。果然,一周后就不问了。

这是需要觉察的。我们需要保持觉察,孩子需要打开觉察。当你有了觉察,就伤害不了自己。你没有觉察,孩子也会伤害到你。

刚才那个女孩,刚来时老对着我叫,傻老闵!我就叫,聪晓晓!然后,我叫,傻瓜!她倒过来说,聪明!一下就破解了。

大人孩子都一样,碰到这种情况,可能要吵架。吵什么呢?傻瓜,笨蛋之类,都只是名相而已。

有了觉察,什么道理都懂。没有觉察,懂再多道理也没用。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别看他们调皮,其实都听进去了


13 抱着他,让他哭

前阵子身体不好,那是带孩子们过夏令营,给累的。带孩子既费脑力,也消耗体力。

今年夏令营安排在江西婺原,前几年都在广西阳朔。每年夏令营,都有很多孩子受益。

这次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妈妈是中学老师,妹妹也在儿童之家。一天早上,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情绪来了,打电话给他妈妈,哭着喊着说,我不要待在夏令营,你赶紧把我接回去,不然我死给你看,我要跳楼!

这怎么得了,妈妈打电话给我,吓坏了。

我赶紧跑到他的房间,收了他的手机,告诉他,要冷静。他开始骂我,说我没有人性。我说,让你情绪发泄完,就是人性。

他还要打110。我把电话线扯了。他妈妈又打电话来。我说等我们把事情处理完,再联系你。

这个时候,你如果不拉住他,他是真的会跳楼的。

拉扯过程中,他不停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以为我不敢打110啊,你放开我!

我说我相信你敢打110,但你不能打,会把你妈吓死。

后来,他又说,我是一个运气不好的人,我真倒霉啊。

我一边听着,一边不停回应他,是的,我知道,我知道。我就这么抱着他,三个多小时,像摔跤运动员一样,跟他角力。

这个孩子你打得过他,但你不能打他。你只能抱住他。既要拽住他,不能让他挣脱,又不能拽得太紧,对他造成伤害。这个力度的把握,是非常考验人的体力的。

这就需要保持觉察状态,用德行胜他的武力。抱着他,让他哭。在过程中,他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释放。

慢慢地,等他脾气缓和下来,把他交给王老师,我去休息。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还真做不了,得两个人。

中饭时间到了。我问王老师,这孩子会来吃饭吗?你去叫他一下。一叫,来了。

好了,成功。如果他不来,说明他还有情绪,还没发泄完,记着仇呢。

下午,他来问我要手机。我前面说过,替他保管两三天的。但我还是给他了。我跟他讲,你不要再去打扰你妈妈了。他说,我知道。

本学期开学的时候,他妹妹跟我说,哥哥一个暑假都没有打过她。他打人是内心有伤痛,有仇恨,需要发泄。

这个孩子很“狡猾”的。一次他妈妈带他来到“帅真”儿童之家。我说,谢谢你,到我这里来,你很大度。他笑着跟他妈妈说,你看老闵说的是什么事呀。哈哈哈。

14 接受她,原谅她

我们选择夏令营住地,有一个特别要求,一个房间能住4-6个孩子。容易产生关系,产生矛盾。还需要一个会议室,开调解会用。

营员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有。但特别要感谢的是小学生。小学生事情多,会让各种关系发生。

比如他会靠在大孩子身上,看他们打游戏。短时间可以。时间久了,大孩子也累的,会烦小学生。你欺负我,我欺负你的,矛盾就来了,需要调解。我们专门有一套调解的方法,类似于法庭。

夏令营刚开始,我会先给他们做一两次示范:调解的会议怎么开,有哪些规则。比较激烈的冲突,我会在边上倾听,其他基本都是他们自己开调解会,我走开。问题解决了,他们会很有成就感。这样有集体疗愈的作用。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围成一圈,开会了

听他们开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有个小学生,她平常有偷东西的习惯。到了夏令营,她偷了同寝室同学700元钱。发现后,我们马上开会。

大家发言都很积极。有人说,偷钱很辛苦的啦!有人说,她妈不给钱,她不够用嘛,要原谅她。有人说,怎么能偷呢?不行的,要罚她,罚双倍!也有人说,把她赶出这个寝室,让她一个人住。有人说,我们要接受她,帮助她。最后,大家一致意见,原谅她。

会后,我给她妈妈打电话,你女儿再也不会偷别人东西了。从此之后,她真的就改了偷东西的习惯,成了一名优秀生。

15 一停止伤害,二赔礼道歉

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招惹了两个比他大的孩子。他来告状,说人家打了他。我问他有什么要求。

他说,第一,不许他们再接触我;第二,他们要向我赔礼道歉。我说,好的,我替你作主。我重述了一遍他的意见,一是停止伤害,二是赔礼道歉。他说是的。

我把所有的营员叫到一起,让每个人发言,陈述意见,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否则人家没有耐心听。

好,开始了。有人说,我看到他先招惹别人,别人才打他的。也有人说,他们两个是打他的,就是打得重了点。也有人扯到其他事情去了。我提醒跑题了。

一圈发言完毕。我问现在怎么办?最后,大家一致意见,双方互相道歉,以后停止伤害。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跟孩子平等交流

这一次问题解决了,第二天可能还会发生,那么再一次解决。但不能提昨天的旧账。有人说,他昨天就打人,今天又打人,他就会打人。翻旧账,不行!违反人性,不让他发言了。犯了错的同学得到了支持,也会自我反省。

16 没有批评,只有接纳

一个上海的女孩,从小就是个受气包。周围的人都讨厌她。在学校,同学讨厌她。到了夏令营,大家也讨厌她。她的改变,是从我们接纳她开始。

一次,她跟一个小男孩追逐着玩。追她的小男孩摔倒了。小男孩膝盖本来有伤,已经结痂了。这一摔,痂脱落了,伤口又流血了,流了好多血。女孩吓坏了!

我们一看,哦,受伤了。就给小男孩处理伤口。没有批评女孩。说没事了。

以往碰到这类事,她会被吓到,很紧张,肯定要挨批评了。没想到,这次没有批评。之后,她从气质上改变了,跟大家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在处理关系的过程中,没有违反人性,没有批评指责,没有污辱,没有忽视,没有怨枉,等等,这样的教育就是安全的。掌握好这些原则很不容易,是一辈子的功课。稍不注意,就会犯错。

举个简单例子。小孩玩得正高兴。你说要走了,他不肯。你会说,不管你了!你不走我走。这不是恐吓、抛弃吗?你直接抱走就好了嘛,跟他说那么多干什么。或者你会说,允许你再玩5分钟。但小孩没有时间观念,过了5分钟,他还赖着不走,说我还要玩。小孩没时间观念,大人有就行了啊。

要允许孩子有情绪。你抱走时,孩子会哭。不要劝说。好了,不要哭了。我们下次再玩,好吗?不哭了,没事了……

说这些都是多余的。小孩在情绪里面,听不进这些话。而且,人性的特点是讨厌说教。

通常是这样,一个人受到刺激时,会变得固执,而固执的人得到了支持,就会变得不固执。

17 孩子正开心着呢 你猛地泼一盆冷水

一次,在我女儿班级的家长会上,我提了个问题:“你们说,如果苗长不好,是搞土重要,还是搞苗重要?

一个搞园艺的家长说:“当然是搞土重要啦!”他是搞园艺的,一下就明白这个道理,马上去上了我们的父母成长课。现在他家老二老三都在我们这里。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接触多了,他们家老大也很信任我。一次他跟我说:老闵,我们班有个同学,老扯我的小鸡鸡哎,我恨他,可是我又打不过他,好烦啊!

我给他一根杆子,想像那个同学就在他面前,叫他用力抽,把怨气发泄出去。抽了一阵,我问他,还恨吗?他说,不恨了,但他还会来找我,怎么办?

我告诉他:你就说,我没有心思跟你玩。“如果他不听呢?”我说,那你就拍桌子,大声跟他说,我没有心思跟你玩!

他回到班上,那个同学又来找他了。结果,他只说了一句,我没有心思跟你玩。那个同学就走开了,再也不来招惹他了。

有些孩子想找人玩,往往以搔扰别人的方式。就像刚才那个女孩子, 她找你玩,会打你一下,或者拿脑袋撞你。她不知道正常与人接触的方式是怎样的。需要教她怎么和人打招呼:你好!我们一起玩,好吗?

还说那个老大,我一直鼓励他,欣赏他,结果他的成绩蹭蹭蹭就上去了。数学从班级末五名升到了第一名,把我女儿都超了。

老师来问我,你教了他什么?他还这样说孩子,你不要骄傲噢,这是坐过山车,上去了还会下来的!

孩子气坏了。果然,真的坐了趟过山车,成绩又掉下去了。老师又说,你看,我说吧,过山车,上不去的。

后来他父亲给他转学了,转到了公立学校。在班上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

这是比较典型的案例。老师和家长不明白,喜欢说,你不要骄傲。开心和骄傲分不清,这是普通现象,是教育的大问题。孩子正开心着呢,你猛地泼一盆冷水,给他浇个透心凉。

这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却没有得到一点成就感。要知道,成就感是需要外界认同的,然后慢慢自己认同。

你大可以调侃一下:哎哟,不错哦,火箭升起来了!能再飞高一点吗!跟孩子打交道,是需要点幽默感的。碰到成绩有波动,鼓励一下:没关系,我相信火箭还会飞起来的!火箭发射还有失败的时候呢,是吧!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18 在这里,孩子是自由的

我兄弟姐妹5人,小时候打打闹闹,现在关系都很好。开始我做教育,他们也很担心。实事求是讲,他们的担心都是对的。如果我现在不做教育,从事其他职业,物质上一定会比较富足。

5年前,我们中心在村子里。孩子比较闹,把左邻右舍吵到了。

后来搬到农庄里,这些问题没有了,但房租一年12万,压力很大。今年情况好些,有20多个孩子。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有7、8个,最多10来个孩子。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为孩子服务,洗碗

有时可能来个自闭症小孩。一会,又来个喜欢咬人的小孩。他这一咬,会把其他孩子都咬跑。哈哈哈。但我还是要坚持做啊,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把不好的孩子教育好吗?我就认这个死理。经营上入不敷出,经历了很困难的一段时间。

经济上的困难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孩子父母不配合,对教育认识不够。父母决定孩子的选择,他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很多父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非常懂教育,其实不然。一来就提要求,认字读经,讲故事。你要让孩子坐得住才行啊。

还有些父母,经常会打电话来提醒,你要记得让孩子喝水啊。孩子总比动物强吧,动物渴了都知道喝水呢。

我们对孩子是开放的、信任的。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都自己吃饭,不喂

擦屁股,自己来。可能擦不干净,又有什么关系呢?

打好饭,自己端盘子。端不稳,打翻了,重新再打一盆。没关系。

吃饭,自己吃。用瓢羹勺,用手抓,都可以。吃得满桌子都是饭粒,也不要紧。

在这里,孩子是自由的。有人可能觉得孩子没有规矩。我就让他们在自然中成长。不要想着改变孩子。我们关注,但不打扰。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吃得真干净

有些父母虽然很欣赏这样的教育,但真正实践起来,又担心害怕。知道情商很重要,情商是智商发挥的基础,一个心理慌乱的、紧张的、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智商就发挥不出来。但家长又都愿意走学前教育。

比起开始几年,现在的家长能理解多了。以前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来了,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感觉各方面都变好了。家长就开始着急了,啊呀,你们赶快教知识啊。这个时候,马上灌输文化课知识,就前功尽弃。所谓固本培元,没有个三五年时间,那怎么行呢。

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性。合作才是智商发挥的最高级形式。而规则之类,都是死的。我们坚持用我们的方式教育孩子。

19 家是一个自由的地方

有些人,从小在控制型的家庭里长大,人性受到压抑,心里会有阴影,甚至有心理疾患。结婚生孩子,是他人生的第二次成长机会。

允许别人有情绪。同时,觉察自己情绪的起落,就失去了控制别人的欲望。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跟孩子们在一起

一般大人,看到孩子哭闹,就会发火。哭,那是孩子有情绪,跟你没有关系。

你只需跟他待在一起,陪伴他,抱抱他,把手放在他的大椎穴,等他慢慢平静下来,就好。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孩子停止哭闹。我会说,我现在开始讲话了,大家鼓鼓掌。孩子一鼓掌,不哭了。或者说,我现在需要安静,你别哭好吗?孩子懂了,表现合作,不哭。

很多接触了古老师课程的家长,都生了二胎。我也是。因为不怕孩子哭了嘛。以前想起孩子哭,就头大。特别是半夜三更哭,真受不了。也奇怪,一旦你允许孩子有情绪之后,反而哭一会就不哭了。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我和我的孩子

前阵子,碰到一个家长。她总是怕孩子上学迟到,天天担忧,老是唠叨,搞得孩子情绪也很差。

她在处理自己情绪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因为上学迟到,被妈妈责罚。那个情结始终都在。

现在,我问她对孩子迟到的态度,她说顺其自然。我问她能做到吗?她说能。这种疗愈需要溯源。我们小时候,也被同样对待过,可能你忘了。通过溯源,把不良情绪处理掉。你认为的问题都不成为问题。

我一直强调,家是一个自由的地方,自由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自由,才有自觉,才有自愿。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快乐的一家人

你问我对未来有没有设想。不能预设。我的想法很简单,做我当下能做的。

生命的最终,希望跟谁在一起?当然是跟家人啦。我希望我是能把生死看淡的人,这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持续去修。

我相信,只要活着时,把每一天都过好,那么,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就没有遗憾了。

老闵教育手记: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