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陰人。左宗棠是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愛國主義者,是一位對我國晚清時代的近代化、為維護領土完整和國家尊嚴作出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左宗棠一生功業,寫在西部的藍天大地。年近古稀時,他力排眾議,督師出關,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帝國主義妄圖分裂我國領土的陰謀,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寫就壯麗一頁,也為今天的我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護持中華的熱血瞬間。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清政府提出在新疆南部修築長城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主要對手是阿古柏。

阿古柏(1820—1877),自稱是穆斯林,年輕時是中亞一個舞獅藝人,以後成為安集延的大將軍。1865年,在沙俄和英國的幕後支持下,阿古柏率領武裝侵略新疆喀什,對和田的確的少數民族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進而強佔我新疆大部分領土,建立了所謂的“洪福汗國”。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時,英國人替阿古柏求情說項,希望清政府把新疆南部劃給阿古柏,承認阿古柏的“洪福汗國”的存在,以使清政府與阿古柏兩相無事。英國人的這種說法,遭到了左宗棠的強烈反對,他主張毫不妥協地用武力收復失地。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左宗棠領兵收復新疆,用1年半時間,擊潰了阿古柏的侵略。1877年5月,阿古柏本人暴斃於庫爾勒。阿古柏的屍體,被長子伯克胡裡運到喀什,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墓園。同年年底,左宗棠大軍收復喀什,官兵痛恨阿古柏亂疆,遂刨開了阿古柏的大墓,把阿古柏挫骨揚灰。

1878年1月,清政府宣佈收復新疆。同年,清政府提出在新疆南部地區修築一道邊牆,使界限分明,“謀百世之利”。清政府要讓欽差大臣、陝甘總督、西征軍統帥左宗棠拿出在新疆修築長城的方案。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左宗棠對修築長城的前後兩種態度

起初,左宗棠贊同在新疆南部修築一道長城。

左宗棠的認為,修建長城的必要性有二點。其一:自阿古柏竊居新疆後,招徠印度、英國、中亞和阿拉伯等各種族商人,而這些外國商人皆是以阿古柏為東道主,邊境地區的防衛和管理必須予以重視和加強。其二:南疆重鎮喀什噶爾城位於祖國極西之地,很易引起來自外敵覬覦。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左宗棠建議清政府,可以在南自英吉沙,北至布魯特,按照原有哨卡地址,修建一條邊牆,牆上輔設以碉堡、崗樓。當時,左宗棠對於在新疆南部修築長城是極表贊成的,他本人還說:“長城屹立,形勢完固,界畫分明,尤為百世之利。”

此後不久,左宗棠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雖說清政府在1878年1月宣佈收復新疆,但左宗棠他們在新疆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嚴峻。阿古柏死後,陰魂不散,其子伯克胡裡龜縮到了中亞,但仍不時糾集舊部不斷寇邊。伯克胡裡他們,動輒糾集三五千兵馬,常常越過邊境線,襲擾阿克蘇、喀什和烏什等地。新疆南部地區的邊境線很長,駐防邊疆的官兵數量有限,這給左宗棠帶來了很大的苦惱。

至此,左宗棠認為在新疆南部地區修築一條長城,並不能一勞永逸,並不能安定邊疆。其一:侵略者並不甘心於自己的失敗,覬覦新疆之心不死,故而常常犯邊,根本不是一條長城所能攔截的。其二:修築長城耗資甚巨,清政府已無財力支撐此事的完成。故而,左宗棠拒不執行。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戍守南疆的官兵打響了邊境保衛戰

左宗棠不修長城,決心打邊境反擊戰。當他在甘肅酒泉接到阿古柏餘孽不斷寇邊的軍情,勃然大怒,命令劉錦棠聯合軍民,組織力量反擊。

1878年9月初,阿古柏長子伯克胡裡,組織3000多名侵略者越過國境線,圍攻色勒庫爾城。色勒庫爾城,即今天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色勒庫爾城雖小且堅,守城伯克帶領老百姓抗擊侵略,浴血奮戰。此地距離喀什噶爾,還有600裡地。坐鎮喀什的劉錦棠接到軍情,與董福祥率部馳援。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大軍趕到,賊兵逃逸,不知去向。

劉錦棠與董福祥決定予以追殲,以絕後患。9月20日,董福祥率部追擊,在當地老百姓幫助下,得知伯克胡裡的逃跑路線。董福祥的董字營、靖遠營馬隊和西征馬隊一旗,連續追擊四晝夜,沿途只見痕跡,不見人影。24日,官兵腳底都已起繭打泡,人困馬乏。若不猛追,必然失去殲敵機會。董福祥在騎兵中選出一半精壯之士,繼續窮追不捨。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董福祥的部隊“4晝夜馳800裡”,人未閤眼,馬未卸鞍。他們經過的地方,荒無人煙之處,很多地方都是“石壁冰梯……絕如鳥道,俯視深谷,幽壑冥冥,渺渺不見其底……官兵和戰馬墜入深崖者不少。”最終,董福祥所部官兵把阿古柏的3000殘部堵在一條峽谷之中。

這場邊境反擊戰結束,董福祥割人耳統計殲敵數量。與收復新疆時的歷次戰爭有所不同,這次邊境反擊戰中,官兵不要生俘,雖降亦殺。侵犯和襲擾我邊境地區的3000賊酋,逃回中亞的只有百餘人。左宗棠聞報,至為興奮,他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評價說:“追殲狂寇,振我軍威”之語。事實證明,這場邊境反擊戰打完,為邊疆換來了30年的安定。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想在新疆修長城,左宗棠為何拒絕執行?

尾聲:長城是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它延綿萬里,曾以堅固高大的牆體限制騎兵襲擾。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清政府提出在新疆修築長城之議,以形成鮮明界限,阻斷外敵覬覦。然而,左宗棠最終意識到修築長城並非穩固邊陲的長久良策,邊疆需要治理,更需要一代代軍人的風雨守望。(文/樊前鋒)

參考文獻:左宗棠:《左宗棠奏稿》卷七。魏光燾:《勘定新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