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股东:股权分配、控制、布局一样都不能少

股权激励的十大好处:

解放老板,有钱有闲
统一思想,上下同欲
降低薪酬,吸引留住人才
提高离职成本,长期捆绑人才
安抚老人,现在有回报,未来有保障
优化组织结构,预设期权池,筑巢引凤
让员工长期发展,参与决策,有归属感
用未来的财富,做当下的激励
明确权责利,心甘情愿接受考核
整合上下游,形成产业链竞争

股权到底该分配给谁?

对于初创企业及核心创始人来讲,需要考虑但往往又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的是,对于创业初期能够给公司带来创业所需要的能力与资源的人,是否有必要都将其作为创始股东并给其分配股权。

创始股东:股权分配、控制、布局一样都不能少

如何最大程度稳定并激励团队?

要稳定与激励创始股东团队,首要的当然是让团队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理念及“同甘共苦”的团队精神。但光靠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还不够,物质利益方面的手段与安排也得有,“两手都得抓,还都得硬”。

就上述“第二手”方面的措施而言,正向来讲,就是给予创始股东公司股权且让创始股东持有的公司股权在创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反向来讲,就是让创始股东不敢轻易离开创业团队,若离开其经济权益会受到严重的减损或其他影响。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建议创始股东团队对各创始股东(包括核心创始人)的股权设置并实施“股权确权机制”。

“股权确权机制”通俗来理解是这样的:创始股东承诺为公司工作不少于一段时间,如果创始股东停止为公司工作时实际为公司工作的时间少于上述约定工作时间,则创始股东就当将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未确权的股权退回给公司或创始团队。具体应退还的未确权的股权数量与其实际工作时间的长短及约定的确权机制有关系,但总的来讲,实际工作时间离约定的工作时间越近,创始股东应退还的未确权股权数量就越小。

上述“股权确权机制”安排的效果,一是创始股东不会轻易做出离开公司的决定,二是即使其离开,其股权公司或创始团队也有权部分或全部收回,收回的股权可以用于激励坚守的创始股东,也可用于招聘新的替代人选。可见,无论对于公司及创始团队,还有将来的投资人,均是好处多多。

创始股东:股权分配、控制、布局一样都不能少

如何巩固控制权?--从股权层面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

1.创始人持有超过50%股份

如果创始人持有50%以上的股权,他就有一个天然的否决权,没有他的同意,特别决议事项无法通过。但是公司需要不断发展,创始人的股份很难一直控制在50%以上。大多数公司在后续的发展上,创始人的股权低于50%,其实也是一个正常的情况。

2.股权转让对赌协议要设限

创业公司在获取资金时,一般会与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即投资方投资该创业公司时先按一定的估值投资进来占一定的股权比例,譬如占20%的股权,同时,投资方会要求某一个财年该创业公司的收入、利润或者用户数量应该达到一个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该指标,创始人就要按照对赌协议的规定出让股权给投资人,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创始人的股权及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增加投资人对公司的股权。因此,如果创业公司没有达到相应指标,输掉对赌,创始人会失去很多公司股权,从而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尽量不要签订含有股权收购内容的对赌协议,如果实在避免不了这样的对赌,可以对转让股权的数量设置一个上限,譬如50%,以保证即使对赌输了,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的股权转让也不会使创始人持股比例低于一定程度,因而不至于丧失过多股权和对企业的控制权。

创始股东:股权分配、控制、布局一样都不能少

3.归集表决权

归集表决权只是当创始股东股权低于50%的时候,使创始股东的表决权高于50%的常见方式之一。把小股东甚至投资人股份的表决权归集到创始人的手上,增加创始人手上表决权的数量。例如,创始人只有30%的股权,所对应的就只有30%的表决权,当他把其他几个创始小股东或者投资人拥有的股权归集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有了50%以上的表决权。

4.双层股权结构

股权稀释中公司控制权保持的实质就是将具有投票决策能力的股权保留在创始人手中,然后拿没有投票权或具有微弱投票权的股票去融资,投资人几乎没有决策权,但是有平等的收益权。创始人可以采用境外双层股权结构,即A类和B类股计划来保证对企业的控制权。在双层股权结构中,创始股东的股权虽然低于50%,但是在公司章程里面约定创始人的每一股股权拥有多个表决权(例如10个或者20个),但是其他股东所持股份仍为“一股一票”,这样能够大大地增加创始股东在股东会的表决权利。

5.创始人的否决权
创始人否决权是一种消极防御性的策略,当创始人的股权低于50%的时候,在公司的股东会层面做决定的时候给创始人一些否决权。这些否决权是针对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项的,创始人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要求对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没有创始人的同意表决则不得通过。通过创始人否决权制度,虽然创始人的股权低于50%,但是至少对公司的重大事项的决定有否决权,有一个防御性的作用。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你精益求精的事情,它们所在的职业或行业己经衰落,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都很低微,或前进的战略大方向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