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在危急時刻,和我一個班的黃繼光同志用身體堵著槍眼,大家才衝上去,把597高地攻下,但黃繼光倒下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永遠懷念英勇犧牲的戰友……”這麼多年,靳華成每每提起上甘嶺戰役,內心都非常難過,哽咽落淚。

靳華成老英雄是花園口鎮花園口村人,今年93歲,1948年在鄭州參軍入伍。在解放戰爭中,老英雄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退伍後,他主動放棄“鐵飯碗”,返回花園口村務農,投身家鄉建設中,被人們譽為“張富清式”老英雄。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1950年,靳華成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並在朝鮮戰場上光榮入黨,曾獲師個人二等功、團二等功各一次。並在全軍隆重賀功,發喜報給家鄉政府和家屬。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1953年靳華成從朝鮮回國,於1955年退伍,被分配到鄭州鐵路局工作。當時國家正值“一五”大建設、大發展時期,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但位於黃河邊的家鄉花園口卻因缺少致富帶頭人,依然是貧窮落後的狀況。為了村裡鄉親群眾的日子能越過越好,靳華成最終放棄在鄭州鐵路局的“鐵飯碗”,選擇回鄉務農,在村上擔任治保主任、村大隊長和黨小組長。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從1951年到1976年,花園口的薄弱堤防經歷了4次大規模的培修、加固,大堤抬高2~3米。1976年為最大規模的一次修復工程,動用了沿黃群眾3萬餘人。靳華成作為村大隊長,不僅自己帶隊挖渠運土,還要求家裡人,除了晚上睡覺在家,其他時間也都去堤上幫忙,連吃飯也是在堤上吃,最終圓滿完成堤防加固任務。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豐碑永駐:記“張富清式”老英雄靳華成

幾十年來,靳華成一直堅持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自幼家境貧寒,沒有讀過書,不識字,是參加革命讓我得到了鍛鍊,所以我一生感謝黨、感謝部隊、感謝國家。現在年紀大了,但每逢七一、八一,我都會去給年輕黨員和孩子們講講故事,希望還能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再發揮點用處。”樸實的言語裡滿是熾熱的深情,退伍不褪色的靳華成老英雄,始終在堅守中踐行著他入伍、入黨時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