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分封诸侯时把地缘最差的地盘留给自己?

小小嬴政


导读:项羽作为秦末的诸侯霸主虽然称不上雄才大略,但是也绝对不会再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苛待自己。封疆裂土可以传子孙的关键时刻,项羽绝对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划分。并且在小编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统筹兼顾了很多因素。如果不是刘邦的异军突起,没准秦末的分封能够绵延百年。可以历史大势浩浩汤汤,历史选择了大一统成为主流。那么计划赶不上变化,坚持分封小富即安的项羽最后败给了雄才大略有统一执念的刘邦。这才由刘邦统一楚汉,开创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国祚。所谓时也运也命也,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项羽分封时期的精打细算。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历史背景

秦朝末年二世昏庸,赵高把持朝政实行严刑酷法荼毒世间。陈胜吴广一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点燃了秦末反秦的烽火。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早已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纷纷响应起兵复国。

项羽、项梁叔侄扶保楚王后裔熊心为楚王起兵,打出了复立楚国的大旗;田儋田横、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打出复立齐国的大旗;魏宁陵君魏咎咎和魏豹先后称魏王,打出了复立魏国的大旗;赵国贵族后裔赵歇在张耳、陈馀的拥立下称赵王,重建赵国;韩成灾张良的辅佐下重建韩国(此时刘邦还在沛县当乡长);燕国人韩广本来是被赵王派到燕地经营,但是风云际会之下韩广被燕人拥戴称燕王。至此,无论实际情况如何但是六国都声势浩大的宣称已经复国了。如下图所示:

当然像后来的张耳、英布、刘邦、吴芮等等诸侯很多很多。当时秦朝的两个重兵集团一个在北部防御蒙古,随着蒙恬和扶苏被矫诏鸩杀群龙无首战斗力下降很快;南方的平定南越的军团被赵佗隔断五岭自立。所以秦末诸侯类似项羽和刘邦等无后顾之忧得以顺利的和秦军斗争。

到各路诸侯在楚怀王的大旗下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下,秦朝的国祚进入了倒计时。当秦朝被灭,项羽烧杀抢掠一番后各路诸侯都到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了。如果仅仅分封六国,项羽还得在楚王门下不但项羽不乐意六国以外的诸侯也不乐意。其他诸侯也要地盘列土分疆传之子孙。

所以项羽越过楚怀王实施了分封,《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项羽深思熟虑后分封的结果

参与分封的是项羽和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刘邦、英布、张耳、共敖、吴苪、韩广、臧荼、司马卬、申阳、魏豹、赵歇、田都、田市、田安、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些诸侯分为三类:一类是平民起义领袖;第二是六国遗留的贵族或者王族;第三十原来秦朝投降加入起义军的官吏。


按照项羽的说法,这天下应该按照功劳来分。“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因为只有这样项羽才能因为战功分的更多的地域。说消灭秦朝的是我项羽和大家的功劳,所以我们要先分地称王然后才轮得到目前称王的旧王(像赵歇和田荣等人都只能分了很小地域甚至没有地盘)。


项羽这么分明显就是不安好心,他把原来的六国划分为更多的分数(因为诸侯太多)。原来的旧王手中的地盘都被划分出了大部分给了其他诸侯,这样六国的旧王和占据自己故土的新封的诸侯王就有了深刻的矛盾。这就是典型的两桃杀三士的套路。卧榻之旁启容他人酣睡,彼此都看着不顺眼。而有些功臣比如齐国的田荣和赵国的陈馀都没有地盘,虽然他们也处于高位但是心里也很不满。所以矛盾重重才有利于诸侯之王项羽的左右逢源。

当然项羽不要六国富庶的旧地比如关中、河北等地也是有道理的。那是人家原来其他旧国的土地,六国遗民心向故国的情分犹在。况且六国贵族也会激烈的反对,即使自己占据了更好的地方也站不住脚。还不如自己以家乡会稽为核心的包括南阳郡、泗水郡、会稽郡十郡,占得地盘最广也很富庶(按功劳划分地盘,他的是诸侯之王功劳最大所以地盘最广)。一方面兼备了西楚的故地,赢得子弟兵的拥戴;另外一方面也占据河南大部的富庶之地满足了粮饷保证。境内辖区物产丰饶,河水充沛(长江、黄河都是下游平缓富庶)。

至于说汉王刘邦的地盘虽然是天府之国比较富庶,但是从后来的刘备以及五代的前后蜀国来看地盘封闭地形复杂。周边都是高山峻岭,很容易被困死成为割据势力。所里历史上蜀汉才会有数次北伐,妄图冲破地理环境的桎梏但是却失败了。

所以说谁说项羽只是一个莽夫,在这么多原因的基础上划分诸侯可谓面面俱到。绝对不止什么衣锦还乡这点考虑,所以项羽是被低估的霸王。


小结:


虽然项羽打算的挺好,但是历史大势还是选择了大一统的潮流。计划赶不上变化,坚持大一统的刘邦最终顺应历史潮流战胜了坚持分封的项羽。刘邦延续了自从秦朝来的大一统的局面,建立了国祚超过四百年的大汉。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项羽并不是把最差的地盘分给自己,其他更好的地方,项羽也想要,但是确实是不能要。

首先,项羽是以楚怀王的名义分封众诸侯的,他自己仅仅是一个楚国上将军。他统帅的四十万人,除了五万是楚人,其他都是各个诸侯的军队,他的实力和威望并不能使他随意的剥夺或分封天下诸侯的地盘。

其次,当时最好的地盘是关中,关中沃野千里,是强秦一统天下的坚实后盾。但是,巨鹿之战后,项羽坑杀秦人二十万人,使关中人人戴孝。项羽怎么敢把自己放在这种人人敌视的环境中,而且,他的嫡系部队都是楚人,如果让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生活中世代敌人的地盘,他们怎么会愿意呢?

第三,项羽并不是楚国的最高统帅,他之上还有楚怀王。如果项羽王关中,那他的基本盘楚地恐怕就全部归楚怀王所有了。到时候,楚怀王再令天下诸侯讨伐项羽,项羽怎么办?他手下的士兵说不定就都投降楚怀王了。

最后,项羽其实看到了关中的潜力,他分封了三个被秦人痛恨的降将为王,而且把刘邦分封到巴蜀,正是让他们四个人互相牵制,阻止或者延缓原秦国地盘的再现。

项羽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分封诸侯后,立刻回楚国打垮了楚怀王和支持楚怀王的势力,自己全取梁楚九郡。只是他没有料到,刘邦比他更快的打败了秦地三王,一统了秦国故地,出关与他争夺天下。


风雨的学习号


写项羽受各路诸侯、楚怀王掣肘的说法都是不太靠谱的,这个要从项羽的性格说起。他本身就是一个直来直去、敢爱敢恨的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不服就打,打服为止。刚起义时诸侯对项羽百般不服,各种小心思,坐山观虎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都等着别人斗残了,自己下山摘果实。谁知项羽太能打了,不管有没有猪队友援助,不管敌我双方比例悬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披靡,猪队友都傻了眼,后悔当初没跟项羽跑个腿,好歹有个从龙之功。大破秦军后,诸侯没有不服的,项羽坐营中,各路诸侯拜见,入辕门时全都“膝行向前,莫敢仰视”。什么意思?诸侯入见时估计小腿都是哆嗦的,跪着进辕门,一路跪过去,不敢抬头看。项羽没有要求诸侯跪着,是诸侯心里害怕、后悔,有请罪的意思。这个时候你要说项羽对楚怀王、诸侯心存忧虑,鬼才信。项羽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分封诸侯完全是看自己心情,就是这么随意、任性,或者说他也想不到那么多、那么远。在他眼里,何险之有,也从不考虑防守。当然,他也有这个资本和气魄。把自己封在吴楚,最大的原因是一种乡土观念,讲究衣锦还乡,自己的老家所在,自己又是楚人。他要是有战略眼光,能深谋远虑,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故事了。


钟离大叔


项羽分封诸侯时,是将最富庶的地方留给了自己作为封地,由于自负,并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地缘战略。

秦末时期,爆发了反秦的农民大起义,旧六国贵族势力趁势重新崛起。西楚霸王项羽在各路诸侯国的协同下,推翻了秦朝。
项羽分封诸侯


推翻暴秦后,项羽分封天下,给各路诸侯分封诸侯国领地,当然,项羽也给自己分封了一大块领地。

然而,从地缘战略上来说,项羽的地盘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的领地除了东部是大海以外,其他三个方向都被其他诸侯国所环抱,很容易导致多面冲突,多线作战,多树敌人。

那么,项羽为何将这块地缘战略很差的地盘留给自己呢?

一、项羽虚荣,打败秦朝后,想衣锦还乡
西楚霸王项羽


秦军扫荡六国,一统天下,六国领地遭受战火洗礼,六国人民疾苦,一片狼藉,唯有三秦之地的秦国免遭战火摧残,当时算是最为富庶的地方了。但是项羽记恨秦帝国,一把火将阿房宫烧了,还将咸阳宫全部洗劫,秦国成了一片哀地。项羽也就只能出走秦地,去别的地方给自己划分领地。

去哪呢?项羽想到了要回自己的西楚之地,并对左右人说,发达了不回故乡,就如同晚上穿好看的衣裳走路一般,没有人知道。当时有个将领听到项羽的这句话后,说道,都说楚国人都是“沐猴而冠”,确实是这样,项羽听到后,恼羞成怒,杀了这名将领。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划分这样的领地给自己就是为了让江东父老看看自己出息的样子。

二、项羽将封地是否富庶作为自己的领地,并没有考虑到地缘战略。
刘邦


项羽给自己划分领地时,并非单单只是保留有原楚国领地,他还将之前六国的富庶领地划进了自己的地盘,像魏国东部的大片富庶之地,尽归项羽地盘,而项羽一直提防的刘邦,被踢到了贫瘠的巴蜀之地。

项羽领地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富饶之地,人口密集、经济富足、农业发达,哪怕从现在来看,项羽地盘也是位于富庶的江浙之地、广袤的平原地带,项羽将这些领地划给自己,也不难理解了。

三、项羽过于自负,自认天下无敌,没人能打败他,并不在乎地缘战略。
韩信


项羽当初不学一人敌,只学万人敌,就已经展现了项羽自负的一面。项羽有万人不敌之勇,从项家军起事开始,在项羽的率领下,项家军一路过关斩将,在巨鹿击败了秦军主力,倾覆了秦朝,立下了盖世奇功,项羽膨胀到了极点,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没有谁再能够与他项家军抗衡。在分封天下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地缘战略的层面,把自己的地盘置于四战之地。

最终祸起萧墙,项羽分封的诸侯国反叛项羽,汉王刘邦、九江王英布等诸侯王从各个方向向项羽发起挑战,万人不敌的项羽在韩信的步步为营之下节节败退,最终被刘邦军团从西楚领地之外进行合围,项羽最终殒命。


月夜读春秋


项羽并不是有勇无谋的粗人,况且即使项羽粗鄙失策,还有范增这么一个经历过战国、秦末烽烟的老油条指点。从项羽分封诸侯来看,就知道项羽独占彭城(徐州)完全是占据了当时天下的最佳位置,或者说这也是项羽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谈到此,不妨从敖仓的位置说起,再引申看待项羽为何定都彭城。

当年楚汉争霸,刘邦的谋士认为项羽最为失策的一个原因即是没有控制敖仓。敖仓的位置大约位于今日的荥阳地区,地当黄河与济水分流之处,为战国至秦汉时期东、西方运输物资的水运咽喉。秦朝统一六国后,它的矛头开始转向了北方匈奴。为此,秦始皇需要调集足够的物资运抵阴山前线。虽然关中、巴蜀号称“陆海”,但仅依靠关中八百里之地与肥沃的成都平原是难以满足北方大军的军需供应的。当然,秦始皇之所以如此着急地需要粮食,也是为了支撑他在关中大兴土木修陵建宫。所以,秦始皇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关东(先秦时崤山以东称为“关东”,崤山以西称为“关西”)。为此,秦始皇曾五次出巡,有三次就是到山东地区,也就是齐国故地巡视。除了寻仙问药之外,齐国旧地的产粮地黄、垂、琅琊也是他重点视察的目的地。此外,战国时代齐国的邻居鲁国所在沂水、泗水流域也是一个盛产五谷、桑、麻、六畜的地方。



战国时期的鸿沟系统,可以与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相连直通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

前文已述,敖仓地当秦帝国的东西运输物资的水运咽喉。秦时山东诸郡的粮食经水路两道运往关中。但是无论是水运还是陆运都必须集中在荥阳东北的敖山之下,然后再溯黄河而上,转入渭水,抵达长安。事实上,成就敖仓如此重要地位的还有一个名为鸿沟的运输网。可以说,项羽的封国基本囊括了鸿沟运输网(魏惠王时期开凿,又称浪荡渠)。



楚汉战争中的战事基本围绕着鸿沟展开

在中国古代,大江南北有四条十分重要的河流——黄河、济水、淮河、长江,此为古人所说的四渎。这四条河流都是自西而东独流入海的,而中国则无一条自然河流贯穿南北。此外,黄河(黄河与济水可归于一个水道系统)、长江、淮河彼此又不相通。所以,古人若要进行南北航运,则需要将此四大河道进行联通,而复杂的鸿沟系统则恰好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在交通欠发达的古代,控制了交通运输网意味着什么,结论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为何项羽与凭借敖仓之粟的刘邦打了四年而不落下风的一个重要原因,亦是当彭越破坏项羽的水运粮道后导致项羽落败的原因之一。此外,虽然项羽封国大多位于平原地带,但是项羽选择的都城彭城却有山脉凭借。同时,彭城附近水流众多,亦可凭借鸿沟系统迅速将兵力转入到前线。


大福读史


项羽要私心重 把诸侯召集一起杀就完了,分封诸侯找麻烦吗,鸿门宴项羽自己就能把刘邦收拾。项羽分封诸侯是因为明白一个道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分封制是当时的主流认知。

【原文】

文王曰:“树敛若何而天下归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 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 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白话】

文王问太公道:“该制定什么办法才能使天下归心呢?”

太公回答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 下。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们共同享用的,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免除人们的死亡,解决人们的苦难,消除人们的祸患,解救人们的危 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道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 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式子


我是【今古言堂】,这个问题我来答。

项羽作为秦末起义军的领袖,在带领各路伐秦起义军推翻秦朝的统治后。由于当时各路起义军中,除了少部分像刘邦这样的草根阶级以外,大多数都是秦灭六国后的六国遗族,这些人都具有很强的复国诉求。

尽管项羽是起义军中最强的那一支,但并不具有完全压制这些复国势力的能力,更何况还有着刘邦这个威胁的存在。

为此,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过程中,把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刘邦封到了当时远离中原地区的巴蜀及汉中地区,同时在刘邦的北面封了当时秦国三名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占据秦国关中地区作为监视刘邦的力量。并在刘邦的东南面分封了自己的部下英布、吴芮和共敖。寄希望于他们能够从北面和东面,帮助他看住刘邦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之后他将其他诸侯大都削弱,打散分封在黄河以北的地区,使得这些诸侯国的势力犬牙交错,难以对项羽形成威胁。从他的这些布局完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实际上已经占据了自己起家的根据地,楚国吴越故地,并拥有了秦末最为繁华富足的中原地区,有钱、有粮又有人,怎么会是地缘最差的地方?这分明是块地缘最好的地盘!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观点,可以关注我!


今古言堂


项羽分给自已的土地可不是最差的,反而是当时天下最好的。

秦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 ,除了反秦,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复国,恢复原来被秦国灭亡的东方六国:韩、赵、魏、燕、齐、楚。

事实上在反秦的过程中,东方六国纷纷复辟,陈胜吴广首先起度,建立“张楚政权”,开启了天下反秦的序幕。

原魏国宁陵君魏咎被陈胜部下拥立为魏王,魏国复国;

田儋以自己是齐王后裔,在齐地自立为齐王,齐国复国;

陈胜部将武臣平定赵地后,自立为赵王,赵国复国;

项梁和项羽在会稽郡起兵,随后不久,拥立楚国后裔熊心为楚怀王,楚国复国;

张良在项梁的帮助下,立原韩国后裔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韩国复国;

赵王武臣派部将韩广向北攻取燕地,然后效仿武臣,在当地民众支持下,自立为燕王,燕国复国。



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后,率领天下反秦义军进入秦国都城咸阳,秦国灭亡。项羽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决定分封十八路诸侯:

1、原六国复辟已成即成事实,反秦的义军基本上全是原来六国的民众及贵族,那个时候大家的一致愿意是回到秦灭六国前的政治秩序,包括项羽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要分封。

2、反秦义军众多,根本不止原来的六国,如果不分封其它的诸侯,那这些人肯定不会罢休,为了暂时稳定人心,所以要分封。

3、项羽是对秦朝有着深仇大恨的人,他比较痛恨秦朝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而且在当时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是郡县制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所以要分封。



4、当时的项羽虽然是反秦义军的首领,是最强的诸侯,但其它的诸侯并不是项羽的嫡系部队,表面上臣服项羽,内心并不服从,如果不分封,其它诸侯联合起来对抗项羽,项羽未必有胜算,因此项羽决定先分封再图天下,所以要分封。

既然要分封,那就得分土地,项羽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把自已封在西楚,首先你得了解一下项羽的封地是哪里?

项羽的封地在当时算是最大的,包括南阳郡、陈郡、砀郡、泗水郡、东郡、 薛郡、郯郡、 东阳郡、鄣郡、会稽郡共十个郡,是天下面积最大的封地, 西到今天的河南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东到今天的浙江、上海、江苏沿海,北至山东的济宁到临沂一点,南到浙江的温州一带。

这个封地可以是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地盘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原因:



1、本来是关中到洛阳一带是当时天下的中心,也是最富庶的地方,但关中之地虽富饶,被项羽一把火烧了,项羽又纵容手下抢掠,关中沦为一片废墟;

2、刘邦的巴蜀之地,虽有秦国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是粮食产区,同时巴蜀之地也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地处偏远,又不是政治、经济中心,看着大,没有人愿意待在那;

3、项羽的封地横跨东西,纵横南北,是当时天下的中心地带,到达哪一个地方都比较近,交通便利,同时又是当时的经济及人口中心,黄河与长江都在其境内,经济算发达的了。同时也方便控制各路诸侯。

4、项羽的封地大部分是原楚国势力范围,并且项羽是在会稽起兵的,有百姓的支持基础。另外项羽是江苏宿迁人,封地也包括了他的家乡,项羽可以衣锦还乡。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项羽与各路诸侯灭秦以后,分封领地!要说项羽分的差,这就要看是从那个角度来辨别了!可以说项羽分封诸侯的这件事情,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都有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是这样说呢?小编娓娓道来!



一,从项羽角度来分析

从表面来看,项羽也是极为聪明!分封诸侯的领地,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占尽先机!首先从地盘大小来说,项羽势力当时可谓是如日中天!他的表面只有楚地一块,但是实际掌控面积,占据当时全国的国土面积一半以上!这个不细讲,有空可以查阅一下资料!其次,就是项羽所能控制的领地都是沃野千里,经济价值是最好最高的!其次立足点是消弱各诸侯国的实力!方便其掌握各个诸侯国!这里可能才是项羽失败的原因!题外话,项羽,史书评价说项羽这是为以后当皇帝做准备!或者就是高尚情操,大家已经灭秦,各自回家好生生活,谁不听话我修理谁!这无从考证!但绝对是他一大败笔!这为后代历代兵家打下了经验基础!



二,从刘邦角度来看

从表面来看,刘邦分得三秦之地,经济,人口,战将,兵力,各个方面都不如项羽!在当时可谓是一头都不站!按照时局分析,也就坐吃山空,养老等死了!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敢和项羽争天下!也可谓是压了身家性命,不成功则成仁的地步!题外话,韩信背水一战胜了!刘邦才是大的背水一战,最后也胜了!依靠的不是别的,正好就是地理和人和!地理是先机,而人和是后天形成!



1人和至关重要!

刘邦得三秦之地以后,我们都知道他约法三章等一系列政治主张!与民无争,建立了与社会大众的人和基础,其次就是韩信的横空出世!可以说韩信奠定了最后刘邦的胜利基础!但是这盘大棋是刘邦萧何张良等人所下!这个是刘邦过人之处!后天培养人和!并且成功了!如果说从概率学来讲,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当时对刘邦可以说是极为不利的!当时各个比他强劲有实力!本来实力就弱,能这么打出来确实是非常不易!



2,天赐重中之重的地理优势

前文小编提出过,说项羽分封,影响后世历代兵家!给他们打了基础,就在这里!对我国地理有所了解的人知道!中国东西走向的地理环境,北至燕山,往下到太行山,再往下走就是大别山!这几个地方以东可以说基本都是平原地区,而以西这可就基本都是山区!



我们这时来看看刘邦所在之地,那就是三秦之地!也是以前更早秦国的发祥地状况!三秦之地的关中平原,正好被六盘山,陕北黄土高原,秦岭所包围!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三面都是险地,想攻进来就绝非易事!因为你的大部队要是从三秦之地的除了东边的三个方向打过来!那么补给线很容易被切断不说,另外就是大军跋山涉水成本实在太大,不划算,风险太大!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吧!



诸葛亮的关中梦

我们知道三国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出祁山!目的就是直取长安,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三秦之地的地理优势!为什么,诸葛亮不东进灭吴以后再进兵中原,道理就在这里!因为东边都是平原地区比较多!虽然经济富庶,但是难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主力部队有限!我不跟你主力部队碰头!你守西边我打东边,声东击西,蚕食你!让你首尾不能兼顾!好吧!那你发动主力来攻三秦之地,那好我正好盼望你来,完后派一直偏师骚扰你后方大本营!打你的补给或者总部!这样的地理优势不言而喻!诸葛亮深知这一点,所以老是要攻取长安!



毛主席的英明与伟大

毛主席当时也是采用了这个原则!主要就是以围绕三秦来做!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就可以看出,从瑞金这个地方开始,当时国民党对井冈山,瑞金等革命根据地可谓是围追堵截,就是因为没有战略纵深,而且飞机大炮都好运输,整天骚扰打击红军!但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陕北黄土高坡,情况就没那么严重了!就是因为都是崇山峻岭的,辎重难以搬运,游击队打的国民党也是闻风而逃!这里也可以稍微讲一下,为啥说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就是插在敌人后背上的一把尖刀!因为,后来革命根据地多都是在靠山而建!包括太行山,沂蒙山等,就是做到以逸待劳!我打你就打了,打不过我就进山化整为零和你打游击!虽然你兵多将广,钱多粮足!但是你就经不起折腾!平原地区,跟你会战时,就切你补给,口袋战,围为打援,打得国民党最后也是兵败如山倒!因为部队老打败仗,那就太丧失战斗力与士气了!



举了这两个例子,就是说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当然有人会说,三国邓艾奇袭江油灭蜀成功!或者说蒋介石也曾在西安安营扎寨!但是这个就要看决策者的能力和出发点了!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但要说他们明不明白,那就不好讲了!从古代兵家来看,凡是占据三秦之地从而出发的,不论成功与否,都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这个大家可以查阅一下史料证据!



后记

项羽分封诸侯表面看占尽优势!但是给刘邦留得了一线生机!刘邦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资本!先站地理,后养人和,最后凭借两点优势,等到韩信为他创造了天时,从而问鼎中原,登基称帝!不可不说是一连串的因果所致!而项羽这一分封诸侯的举措,却又为后世兵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历史没有如果!到是飞雨轻烟吹若尘,一壶小酒道古今!一起论道分享各抒己见,也是一种快乐!



谢谢观赏,请看下集!


九哥脱口秀


公元前207年,项羽进入咸阳,将秦王宫的宝物抢夺一空,最后焚烧了阿方宫,同时密令部下杀死楚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将全国分成十八个王国,分封给诸侯、部将和降将为王。

这十八个王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对于自己的底盘,项羽选择了现在的江苏、安徽加上河南、山东一部,号称西楚,而项羽送控制的区域中,江苏为吴越等地,当时都是属于落后的地区,中原比较发达的河南和山东又只控制了一部分,从军事战略上将,项羽自己的地方也是很容易四面树敌,为何项羽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分封自己呢?

第一、项羽有富贵归故乡的心里,项羽是楚人,所以当事业有成之后,就像回到楚国风光一阵,这是项羽本身幼稚想心态作怪。

第二、项羽在秦地不得人心,项羽坑杀秦兵20万,部队进入咸阳后又抢夺宝物,烧了阿方宫,对秦国军民造成了不少的心里仇视,所以关中之地项羽不可留。

第三、项羽的根据地在楚,以8000子弟兵起兵,到现在成为西楚霸王,项羽的人气在楚地很多,有很多人拥护,群众基础牢固,所以项羽回到楚地。

第四、项羽对自己分封的是一个四战之地,但是同时也是可以扫平各方诸国的地方,无论是对那一个诸侯国出兵会非常方便,这样项羽就可以维持自己的霸业。

项羽没有想到刘邦最后回依靠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夺取关中,最后楚汉相争,一直持续4年,以项羽自己自刎乌江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