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服務設計、交互設計、產品設計及其相關專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畢竟發展前景廣闊,就業市場稀缺,且薪酬非常可觀。

智聯招聘發出的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到2019年,5G相關崗位的平均月薪超過40%的年增長率,明明白白地表示“風口”、“飛速崛起”並不只是空口白牙說說而已。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世界名校相關專業的薪資水平

摺合人民幣5W/月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作為伴隨著5G時代崛起的眾多專業中相當主流的一個,康石石寫過不少服務設計相關的文章。但由於這個新興專業在國內高等教育領域可謂是一片空白,時至今日也還是會有學生來問服務設計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服務設計的定義代表什麼,不知道服務設計可以應用於什麼領域,也不知道服務設計的具體表現形式和未來發展前景,乃至於將其與交互設計混為一談。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最近收到的讀者私信


服務設計針對的是產品或者生活流程服務體驗的設計以及優化,覆蓋的領域非常廣,包括但不限於金融服務、運輸、餐飲、零售、醫療、互聯網等行業。且隨著消費升級、消費習慣由商品型消費轉向服務型消費和體驗型消費,很多行業和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服務設計相關的職位缺口,只是人才供給,始終未能跟上。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to


到底什麼是服務設計?上述為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對於服務設計的定義,是設計人員專注於創建最佳的服務體驗的過程。服務設計通常的涉及到系統和流程的設計,更加宏觀,要求設計者考慮問題更加全面。

如果還是不太懂服務設計具體如何體現,康石石以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企業——星巴克入手,來跟大家聊一下服務設計的五項設計原則,和如何實現在具體操作中。希望能對大家理解這個正處在風口上的專業有所幫助: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圖為在《服務設計思考》這本書中,作者提出服務設計的五項原則,分別是:


  • 以用戶為中心,服務應該站在用戶視角,以用戶的體驗為中心去做;
  • 共創,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應該參與到服務設計過程中;
  • 順序性,服務應該被視覺化為一系列相互關聯、有次序的行動;
  • 服務實物化,無形的服務有形化;
  • 系統化,全局化的考慮整體環境。


01. User-centred,以用戶為中心


以用戶為中心是任何企業都會看中的原則。消費者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早已被滿足的情況下,服務體驗已經成為用戶對企業無形中的要求。

像康石石東家,漢藝18屆的學員L同學,作品集中的公交站設計項目就是圍繞著用戶體驗設計的,打動了QS藝術設計類排名第一的RCA,拿下了MA服務設計的offer。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L同學作品集截選


說回星巴克,星巴克(Starbucks)的店名源於美國19世紀,一個文學地位很高但並不大眾化的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長篇小說《白鯨記》(Mody Dick)中捕鯨船上大副的名字。logo設計靈感來源於16世紀斯堪的納維亞海妖的木刻畫,想體現“星巴克咖啡像海妖的歌聲一樣誘人”。貼合它的定位,為星巴克的店名和logo都賦予了具有一定文學素養、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用戶才能get的含義。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基本所有星巴克在店面的環境佈置上,都在貼合自己的品牌主題同時,具有一定的美學品味。從咖啡豆的選擇、到原木色的桌椅、背景音樂的選擇,都是經過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在產品的設計上,更是不斷的迭代更新,如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萬聖節,推出了符合節日氣息的“不給咖啡就搗蛋系列”。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此外,星巴克的環保理念,如:自己帶杯子可以享受優惠,餐紙/紙託多使用再生紙,回收材料做的飲料杯等又體現了滿足目標用戶的精神需求這一理念,在用戶的消費過程中,潛在地成為了環保者。

02. Co-creative,共創


此處的利益相關者,包括服務的提供者、服務的使用者、管理者等多方不同的利益相關群體,是前臺、後臺和支持系統的所有相關人進行一起創造的過程。

不同角色的人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發揮各自的職能,可以幫助設計體驗過程更加的完整,兼顧到的觸點更多。通過共創,整個服務流程會更加的流暢。如星巴克的用戶可以參與塗鴉咖啡杯,參與在線反饋、投票和選擇的平臺,包括背景音樂的備選方案,包括活動的定價等,這種共創同樣可以增加用戶的責任感和參與度,從而改善用戶的購買和服務體驗,增強用戶黏性。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圖源Pinterest


在整個星巴克的系統上,從最初的咖啡豆生產、到運輸、到銷售,再到回收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如將咖啡渣給一些生物公司,再從中提煉油等必需品,又用到咖啡豆運輸的車上,這一系列行動,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形成了一個系統閉環。


03. Sequencing,順序性


一段服務是有次序性的,是一連串動作的銜接,且服務的順序和用戶體驗直接掛鉤。如先服務後收費還是先收費後服務,對於用戶的心理預期和影響就是不同的;排隊時間的長短、服務的時間點也對用戶體驗有影響,對於每個用戶的服務時間節點的把控非常重要。突然的加快或減速都會給用戶心理造成懷疑和不舒適的感覺,如點單的速度和時間花費、等餐的時間、取餐時喚醒用戶的方式和次數這些小細節都非常重要。

一個好的服務設計要考慮用戶的舒適度,符合用戶的習慣及滿足多樣的用戶心理,把控每個環節的節奏,做好節奏控制、用戶的情緒控制,將用戶與服務的環節連接起來。排隊點單、瞭解商品、支付、取餐、就餐等一系列過程都是流暢的,讓用戶擁有選擇權和主導權,知道自己進行到哪個環節,以及下個環節是什麼,讓用戶有種主動權,而非被迫的服從。


04. Evidencing,證據化


服務不像產品那樣有實體,因此將無形的服務有形化,可以增加用戶的體驗感。如星巴克會不斷的推出各種馬克杯、不同卡面的紀念卡/儲值卡、衣服、咖啡壺、咖啡豆等周邊產品,將這些無形的服務以證據化的形式留存下來,讓用戶能切實的感覺到自己所享受的服務。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05. Holistic-系統化


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流程,任何一個環節的脫節都可能消弱用戶體驗。因此,一個好的服務設計要本著全局化的思維,儘可能的考慮到更多的因素。如果只專注於某一個環節的體驗,或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就容易造成服務的脫節。

所以同樣的,想要拿到世界名校服務設計offer,也不是單獨做一個產品、做一個交互環節、做一個單獨的點的用戶體驗的作品集就能做到的。如拿下米理服務設計&國家公派留學全額獎學金的L同學的作品集,就體現了這種更加全面的系統化原則。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L同學作品集截選


星巴克為什麼能夠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因為它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售賣給用戶的從來不單單是一杯咖啡。正如Jesper Kunde在《Corporate Religion》一書中寫到,“星巴克的成功在於,在消費者需求的重心由產品轉向服務,再由服務轉向體驗的時代,星巴克成功地創立了一種以創造‘星巴克體驗’為特點的‘咖啡宗教’。”

星巴克的成功可以說是當代整套服務設計最典型的案例之一,順應了時代和社會消費習慣的發展趨勢,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風向標。服務設計作為時代背景下的新興職業,可以預見地一定會受到時代發展的青睞,不僅在現在已經開始納入服務設計的金融服務、運輸、餐飲、醫療、互聯網等行業,還會進入更多涉及用戶體驗、系統設計的方方面面。


優化產品使用體驗,提升生活流程服務感受,是更多人對於未來的需求。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服務設計這個這兩年才興起的專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在準備藝術留學的同學的認可:


星巴克裡有月薪五萬的服務設計

康石石東家-漢藝國際教育2018屆部分服務設計offer


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去到海外學習服務設計,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服務設計師開始回饋社會,這個顯然能夠為所有行業帶來變革的專業的發展,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如果對想了解更多服務設計相關的信息,或想申請世界名校的服務設計相關專業,可頭條私信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