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讲究多,这些“客套话”寓意多,最好早了解,不然容易闹笑话

笔者生活在农村,虽然长时间居住在村里,但是对于现在农村变化也是颇有感叹,村里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是越来越好,人们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每天人们早出晚归,都在为生活所奔波劳碌着,而对于很多城市里朋友,近些年也比较关注农村的一点一滴,不光是因为农村发展好了,对于农村传统还有习俗也颇感兴趣。

谈到农村习俗,这不得不说农村一些讲究,这和农村群众那种骨子里的朴实有很大关系,比如在说话上就有很多讲究,一个村子的村民基本都互相彼此熟悉,见面也都互相打招呼,可这打招呼该怎么说也是很有讲究的,这也最能体现农村人热情好客的一面,如果你没有去过农村,一定要好好看看,尤其接下来笔者要说的这些“客套话”,如果你不懂得是什么意思,可能还会闹出笑话。

农村讲究多,这些“客套话”寓意多,最好早了解,不然容易闹笑话


第一句:都到这了,喝碗水吧!

如果你去亲戚朋友家去串门,偶然在他们村里看到认识的人,难免对方会谦让的说道“都这了,喝碗水吧!”,这句话也是对方出于礼貌发出的邀请,当然对方也知道你根本不会到他们家里去喝水,如果你以为真的是对方特别热情恰好自己确实渴了,并且接受了对方的邀请,那么恰恰说明你是一个不礼貌的人,如果自己真的口渴宁可自己花钱买也不应该去接受别人的邀请,这是一种很特表达方式。

农村讲究多,这些“客套话”寓意多,最好早了解,不然容易闹笑话


第二句:“不用了,不用了”

在农村,谁家都有个难处,但是很多人又不好意思开口去找别人帮忙,就比方说,有的人正在房顶往上面搬玉米,恰好你来了看到了这一切,你非常主动的去帮忙,但是往往对方会说“不用了,不用了”这样非常谦让的话,其实这句话对方是欣然接受了你的帮助,并不是说不需要帮忙,这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

农村讲究多,这些“客套话”寓意多,最好早了解,不然容易闹笑话


第三句:“吃了吗?坐下吃点”

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朋友之间见面时候除了互相问候,另外最常见的就是“您吃了吗?”或者说“吃了吗?坐下吃点”,这也是对方非常礼貌的问候,并且也是关心的语气,当然并没有想让你坐下吃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委婉的拒绝你坐下吃饭,当然如果你说没吃呢,别人当然会表示让你坐下跟着吃。

农村讲究多,这些“客套话”寓意多,最好早了解,不然容易闹笑话


第四句:“人到这了就行,还拿什么东西呀”

在农村,这走亲访友再普遍不过了,不管是求人办事,还是去看望亲朋好友,这礼品总归是少不了的,而对方一般也都是看你所拿的礼品说什么话,拿得多并且贵重,笑容自然不一样,并且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到这了就行,还拿什么东西呀”,这也是一句非常明显的客套话,实则就是感谢你的礼品,那么你如果空手来的,当然对方的画风就不一样的,这会令对方觉得你的不够重视就来做客。另外在临走的时候对方也会表示“别都留下,多少拿走点”等等之类的话,也是一种谦让和客套的话。

农村讲究多,这些“客套话”寓意多,最好早了解,不然容易闹笑话


第五句:“来了就行,别磕了”

笔者生活在山东,我们这边还保留着到过年的时候给长辈磕头的习俗,意思就是拜年的意思,小辈要在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初六之前尤其在除夕这几个小时里,小辈要挨家挨户给长辈磕头,作为长辈也会非常有礼貌的说道“来了就行,别磕了”,其实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当然这也不是说不让你磕了,而只是一种长辈对于小辈的安慰。

在农村这礼数当然少不了,所以对于这些“客套话”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农村必须要明白是什么意思,免得闹出笑话,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是虚伪的一种表现,实则不然,这只是我们农村群众很朴实的生活方式,即便会闹出什么一些笑话,对方也不会责怪。

对此这些农村特有的“客套话”,你们当地也有吗?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