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為何只打了一仗就選擇撤軍?

liyanpengjia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日本在二戰時期曾經進攻過印度,只不過那是一次非常“搞笑“的進攻,雖然日軍出動的人數不少,有大約10萬人左右,出動的也多是精銳部隊,但是由於準備不足,不不是準備不足,而是準備非常地不足,導致日軍基本還沒有和印度方面的英印軍交手就全線敗退,傷痕累累地撤了回來。

事情還要說日軍的“超級指揮官”牟田口廉也,由於他的狂妄自大,葬送了數萬名“皇軍精銳”,也就是日本唯一一次進攻印度的戰役的失敗。

這件事情,具體還要從1944年說起,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已是日薄西山,在太平洋戰場上徹底失去了制海權,被美國人打的節節敗退;在中國戰場則長期與中國軍隊對峙,遲遲打不開局面。日本的盟友,難兄難弟的德國日子也過的很慘,在1944年基本被蘇軍趕出了蘇聯的領土,西線方面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對德國形成了兩面夾擊的局勢。

作為當時在緬甸的日軍最高指揮官的牟田口廉也,深感自身責任重大,有責任帶領緬甸的“皇軍“扭轉戰局,於是制定了進攻印度的計劃,企圖一鼓作氣打破僵局,奪取英國女王頭上的這顆“明珠”。由於之前日軍在東南亞打的太過於順利,尤其是馬來半島戰役,4萬多日軍在山下奉文的帶領下逼得新加坡的13萬英軍投降,使得牟田口廉也對英軍產生了嚴重的輕敵情緒。

當時日本緬甸方面軍的司令官為河邊正三,而日軍第15軍司令則為牟田口廉也。而這兩個人正是盧溝橋七七事變的元兇,當時河邊正三擔任旅團長,而牟田口廉也則是他的下級,任聯隊長。這兩個人面對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敗的局面,再次像賭徒一樣,試圖發動英帕爾戰役,改變日軍不利的局面。

而作為快輸紅眼的賭徒,顯然是不會去理智的考慮真實困難,事實上,日軍試圖進攻的英特爾位於印度東北部地區,當地不但處於崇山峻嶺之間,而且也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方,環境極為惡劣,而當時的日軍第15軍也沒有足夠的後勤,並不具備發動大規模戰役的條件。但是狂妄的某田口廉也卻認為:

沒有補給就不能打仗,那怎麼行?日本軍隊能夠忍受任何艱難困苦,糧食也可以從敵人那裡奪去”。

他完全沒有將困難和對手放在眼裡。1944年1月17日,日本大本營正式下達了進攻英特爾的命令。日本第15軍在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的率領下,兵分三路,共計84000多人開始的向印度的進攻。在這支隊伍裡,還有由印度降兵組成的“印度國民軍”。

然而,這次日軍面對的不再是東南亞戰場一觸即潰的英國殖民軍隊,而是由英國名將、英國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率領的英軍第14集團軍。面對日寇的進攻,蒙巴頓採用了極為正確的戰略,他首先將部隊撤至英帕爾附近高地,極大的增強了日軍進攻的距離,蒙巴頓充分利用盟軍的空中優勢和裝甲優勢,一步步後退,遲滯日軍的進攻,並將日本拖入了雨季。

到了雨季之後,雖然日本在前線節節勝利,但是日軍的補給卻極為困難,日軍士兵的口糧甚至下降到不足一兩,因為日軍的彈藥極為匱乏,面對補給充足、武裝到牙齒的英軍,完全被單方面屠殺。同時,日軍在極端疲憊之下,還得忍受極其惡劣的交通條件和恐怖的雨林氣候。

當時的日本士兵,高達3萬多人染上了瘧疾、霍亂、痢疾等疾病,而由於後勤補給困難,面對傷兵滿營,日軍卻根本沒有足夠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在英帕爾這個綠色的監獄,無數日軍士兵在飢餓和疾病之中死去。

然而面對日軍如此困境,牟田口廉也的回覆居然是:

日本自古就是草食民族,在茂密的叢林裡,前線官兵居然報告缺乏食物,在他看來是極不可思議的行為,他也一再要求日軍繼續進攻。直到7月份,日軍才終於下達了退卻的命令。

但是,當日軍最終沿著“白骨道路”退回緬甸之時,據日本官方自己的公報,參與英帕爾戰役的日軍86000多人,3萬多人戰死,傷病死則為42000多人。也就是說,英帕爾戰役,日軍的死亡率高達84%。而且,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印度傀儡軍和當地的壯丁。

可以說,正是因為牟田口廉也不切實際的作戰思路,在日軍嚴重缺乏補給,沒有充分準備叢林環境作戰的情況下,貿然發動了對印度的進攻;同時,他也沒有掌握印度方面英軍的情報,並不知道英國人在馬來半島戰敗後早已痛定思痛,積極備戰,還是輕視了對手,造成了日軍的慘重傷亡。

不但印度沒拿下,日軍在緬甸的主力軍也基本被打光。後來中國遠征軍從印度反攻緬甸的時候,日軍也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

這就是日軍唯一一次進攻印度的全部經過,當他們遭遇英印軍的時候,基本已經只剩下半條命了,還能和對方打一仗已經是付出了武士道般自殺的勇氣,至於要繼續打下去早已不可能,所以就只能撤了。


老威觀史


這就是1944年爆發的英帕爾戰役,這一戰充分體現了日軍的狂妄自大和忽視後勤的毛病。

在印度駐紮有一個英軍第11集團軍群,直接阻擊日軍的就是,斯利姆將軍率領的英軍第14集團軍,英軍達到什麼程度,舉一個例子,英印第4軍,光是直屬炮兵,就有5個炮兵團,這還不算,那些師屬炮兵。一個師屬炮兵也有5個炮兵團。

比如英印第17師的編制是,皇家第129野戰炮團,印度第1野戰炮團,第82反坦克炮兵團,第21山炮團和第29炮兵團。下面1個軍直屬5個炮兵團,1個師也直屬5個炮兵團,可以想象,整個英國第14集團軍的炮兵實力有多恐怖了。

而且駐紮印度的英美航空兵也全力支援作戰。其中在2個月時間,英國空軍出動超過3萬架次,進行運輸和對地支援。美國航空隊為英軍撤離了43000名非戰鬥人員和13000多名傷員運來大批武器和人員。

在6月22日反攻的時候,英軍1000輛坦克裝甲車輛突入英帕爾平原,場面非常壯闊。那麼,日軍進攻部隊呢?就是第15師團,第31師團和第33師團。就只攜帶了1—2周口糧、1.5—2個基數的彈藥。

就3個師團,這點彈藥,就要去印度打英軍第11集團軍群,可見日軍之狂妄了。(英國第11集團軍群所屬,第14集團軍所轄兵力最多時達1百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最大的集團軍,日軍3個師團帶著2個基數彈藥,就要去滅第14集團軍的百萬大軍,結果自己被滅了)。

戰役在1944年4月爆發,打到最後,英軍以旅為單位,坦克和鐵絲網建成起一處處環形工事,內部則是若干炮兵團提供火力支持。在天空當中,則是成群結隊的英美空軍戰機。

從4月打到7月,英軍越打越多,火力越打越強,日軍早就彈盡糧絕,開始撤退,英軍發動追擊。到8月,迎來了緬甸的雨季,日軍在翻越印度和緬甸邊境山區河流的時候,在雨季當中損失巨大。3個師團就撤回來7門山炮,有的師團最後只剩下了600支步槍。

此戰,日軍戰鬥和非戰鬥傷亡65000人(戰鬥傷亡3.1萬人),英印軍傷亡17587人。從此,日軍再也不敢進犯印度。


深度軍事


因為日本最初是沒有要攻打印度的。從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就可以看得出來,而大東亞共榮圈裡面根本沒有印度。

那日本唯一一次攻打印度,是因為軸心國的德國要求日本攻打英美荷在亞洲的根據地,牽制同盟國的兵力位歐洲戰場減輕壓力,當然也不乏日本的野心膨脹!

那一仗是英帕爾之戰!從緬甸的日本軍攻打印度的。當時他們是多線作戰,要應對緬甸本土,國民黨的遠東軍,還有英軍,英屬印度軍。日軍9萬軍傷亡6萬,英印本土作戰加上支援多傷亡4萬多。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也是出師不利,開始了戰略上的收縮。所以印度躲過一劫。如果沒有太多客觀原因印度會死的很慘


丘比特懶


日本是一個島國,不但小且資源極其貧乏,國家要發展,軍事要強大,人民要生活就必須不斷的擴張,不斷的發動侵略。但他們很囂張狂妄,基本上在整個二戰的時候,四處發動戰爭。


日本對中國做的那些事情,那就更不用說了。就連美國這樣的世界第一強國,也敢偷襲,可以說是非常囂張了。但是印度這個處於南亞大陸上國家卻沒有遭到日本很大的傷害,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本為何沒有攻下印度?


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日本為什麼要急於進攻印度。當時的東南亞諸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緬甸在內,全都是英國的殖民地。1942年,日本擊敗了中英聯軍,強勢佔領了緬甸。而當緬甸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後,英國在東南亞就只剩下印度這塊地盤了。為了保護僅存的帝國果實,英國所有駐守東南亞的部隊全體撤入印度。

1944年,隨著德國在庫爾斯克的失利,德國納粹在歐洲戰場陷入被動。希特勒要求日本攻打印度,牽制盟軍戰略部署。而此時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接連遭到美國打擊,為了扭轉戰局,日本出兵發動了“英帕爾戰役”。

這就是日本要急於進攻印度的歷史背景。

(日本軍的侵略)

從17世紀開始,印度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被喻為英女皇皇冠上的一個明珠。印度不斷地為英國貢獻了大量免費勞力,資源,人員,所以英國為了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殖民地,就開始與日本人交戰了。所以日本雖然攻打印度,其實是主要是與英國在交戰。這一點大家要必須弄清楚的,印度當時還沒有正規的軍隊,都是一些部落式的軍隊,單靠印度本土的這些軍隊是很難抵擋當時精銳的日軍的。

所以為了保住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英國拼了命地與日軍交戰。這是第一點也是小編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印度對於英國來說不容有失。

第二:日軍準備不足。日軍高層下達進攻命令後,並沒有交代任何的進攻方案,日軍組織了約10萬人馬進攻印度。除了戰略上準備不足外,日軍在戰備物資方面也準備得很不充分。日軍只攜帶了一個月的口糧,並且在行軍中趕著大量的豬牛羊等牲口,作為口糧不足時的補充。由於日軍根本沒很好評估過駐印英軍的戰鬥實力,他們的糧食很快出現問題,嚴重影響了日軍的戰鬥力。僅此一點,就犯了兵家大忌,所謂“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理了。

(英帕爾戰役)

第二,雙方指揮官差距太大。牟田口廉有“小東條”之稱,特別擅長以武士道精神鼓舞士兵英勇作戰。哪怕是在日軍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他依然能喊出“沒有補給也能打仗”的奇葩口號。感覺他比較適合當老闆,畫大餅和鼓勵士兵。其實他沒有做指揮官的真才實學,這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這樣的人當指揮官確實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反觀英軍方面,他們的指揮官是著名的蒙巴頓將軍,經驗豐富。在得知日軍已經渡過欽敦江時,他立即決定把欽敦江以西的所有防禦力量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並且在海上能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而且還有空軍支援轟炸,士氣高昂。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僅僅這一招,就讓日本軍隊陷入被動。

(牟田口廉舊照)

第三,日軍水土不服,染病嚴重。日軍到印度時遇上了雨季,隨著雨季的來臨,日軍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各種疾病,共計有3萬兵多名士兵染病,其中一大半喪失戰鬥能力。但英軍常年在這裡駐守,不僅沒有事情,反而利用雨季的特殊環境,對日本展開反擊,最後日本不得不撤退。就這樣十萬大軍的日本兵,在經過一場戰役之後,剩下的三萬人就匆忙撤退了。此戰後,日本已經日薄西山了,所以再沒有對印度進行過戰爭。


所以說,日軍各方面準備不足(糧草,疾病,戰術,武器),倉促進攻,對英軍的實力估計不足;而印度對於英國來說太過重要,不容有失,必須拼命抵抗。


鐵血龍魂


在二戰中,日本對三個地方都是打了一仗就撤兵的,不僅是印度,還有蘇聯,以及澳大利亞,都是打了一仗就退兵的。而日本退兵的原因,不是因為日本對這些地方不感興趣,而是日本失敗了。

在攻打印度的時候,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當時的日本除了在東南亞戰場還能夠維持一定的穩定以外,在太平洋戰場、東亞戰場,日本都陷入了被動之中。雖然偶爾還能夠發動一些局部的攻勢,但是整體上的失敗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且日本的另外兩個盟國,整體的形式也不好,意大利已經投降盟國,而德國也正處於節節敗退之中。

1944年,日本為了減輕東亞戰場日軍的壓力,妄圖切斷中印公路,並掐斷盟軍的補給線,同時為了改善日本在印緬邊境處於防禦狀態的被動局勢,試圖開闢南亞的第四戰場。因此,從3月起,日本積極往印緬邊境增兵,最終以九萬大軍的兵力發動了英帕爾戰役,侵入了印度一側。

不過,儘管日軍來勢洶洶,但是卻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由於地形、氣候以及資源補給等因素,日軍在印緬邊境很快陷入不利的地位。到了7月份,在日軍已經死傷大半的情況下,日本不得不退出英帕爾地區,從而導致日本的目的全部都沒有實現,反而再也沒有力量發動新的攻勢了。從此以後,日本在東南亞的局面基本上已經被定格了。

退一步講,鑑於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的整體局面,就算日本在英帕爾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就算日本能夠攻入印度境內,日本最終的失敗也無法避免。尤其是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和東亞戰場失敗以後,日本在其他地方的存在,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蘇綻


因為沒打過

在日本與德國最初的計劃中,印度曾是日本的必取之地,日本設想在拿下印度之後,與德國會師中東,從而完成瓜分亞洲的大業。

在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出兵進攻英美位於東南亞的殖民地。從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的短短兩個月時間裡,7萬日軍愣是擊敗了13萬英軍,奪取了英屬馬來西亞,此戰被喻為大英帝國曆史上最大的恥辱。

而在三個月後,日本又佔領緬甸,英軍全部撤往印度。日本佔領緬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切斷了滇緬公路,斷絕中國與外界的聯繫。但此後美國則以印度為基地,將援華物資在印度裝機,再通過著名的駝峰航線飛躍喜馬拉雅山脈送抵中國,因此日本對於印度一直如鯁在喉。不過限於兵力有限,日本遲遲未能入侵印度。(駝峰航線示意圖)

到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潰敗,而德國在歐洲戰場上日子也不好過。為轉移盟軍的注意力,以及在德國的強烈要求下,日本決定進攻印度。

當時的印度尚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許多印度人希望藉助二戰驅逐英國人,於是在日本的支持下,1943年10月21日印度前國大黨主席錢德拉·鮑斯於在新加坡成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並且立即加入了日本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為日本侵略搖旗吶喊。

1944年3月8日,日本打著驅逐白人,幫助印度獨立的口號,在印緬集結了近10萬大軍,準備向印度發起進攻,史稱“英帕爾戰役”。不過對於這場戰爭,日軍的前期準備似乎並不走心。日本軍部竟然沒有給出這場戰役的具體戰略目標,而日軍此戰的總指揮官牟田口廉也,也不過只是第十五軍司令,級別並不高。(圖片左側的人就是牟田口廉也)

從日軍的準備來看,日本對於這場戰役顯然是過於自信了,這可能是由於英軍在東南亞的表現太過糟糕,導致日本十分輕視駐印英軍。

作為本次日軍的最高統帥,牟田口廉也對於此戰很有信心,此人原本駐守華北地區,當年的盧溝橋事變就是他挑起的。在太平洋戰事爆發後,他被調往馬來西亞,在1942年2月參與新加坡戰役。在進攻新加坡的行動中,日軍僅以5萬人就降服了10萬英軍,因此牟田口廉也認為英國不堪一擊。

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牟田口廉也曾誇口道:“關於此次作戰,我們已經詳細地討論過各個細節,並全部解決了。因此,成功應該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部下曾不斷地向他勸說,但牟田口廉也還是固執地只攜帶了2周的口糧就下令開拔了。

日軍的進攻分為南北兩路,南路進攻英帕爾,北路進攻另一個印緬邊境重鎮科希馬。英帕爾位於印緬邊境地帶,該城東面是曼尼普爾山脈,這條山脈是緬甸和印度的界山,也是抵禦日軍進攻的天然屏障。而深知英帕爾重要性的英軍在此地集結了15萬大軍,決心死守此地,誓言絕不會重蹈馬來戰役的覆轍。(日軍的進攻路線)

針對日軍來勢洶洶的進攻,英軍在戰爭初期故意收縮防線,誘敵深入,儘量拉長了日軍的補給線。等到日軍行進至英帕爾附近時,英軍開始反擊。

說實話,日軍的戰鬥力並不在英軍之下,但問題是,由於糧食準備不充分,日軍還沒有達到英帕爾就已經快把乾糧吃完了,前線部隊只好趕緊向緬甸大本營求援。但牟田口廉也真是個奇葩,他竟然回覆道:“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

由於主帥實在不靠譜,日軍只能嚴格限定單兵口糧,這大大遲滯了日軍的進攻。而在發現日軍糧食不足的情況後,英軍則繞到日軍身後,切斷了日軍的後路。雖然日軍很快便做出了反撲,但是終究沒能奪回失地 。此時的日軍是進退維谷,往前走拿不下英帕爾,而後路又遭到英軍攔截,若再不採取行動,日軍馬上就要被英軍包餃子了。

於是牟田口廉也下令改變進攻方向,他要求日軍繞到英帕爾北邊發起進攻,因為英帕爾北邊是開闊地帶,便於進攻。但改變進攻方向需要經過一段崎嶇的熱帶雨林,等到日軍走到英帕爾北邊的時候,日軍真的開始吃草了。

就在日軍在英帕爾城外吃草的時候,進攻科希馬的日軍也因為後勤問題被迫撤退。之後眼見時機成熟,英軍開始了反擊。到8月20日,日軍潰退至欽敦江邊,至9月初,日軍全部撤回緬甸,“英帕爾戰役”最終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此戰日本陣亡和失蹤人數達5.3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餓死的。

這一戰的失敗徹底打消了日本進攻印度的年頭,此後直到戰爭結束,日本人再也沒有入侵過印度。


千佛山車神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軍隊在緬甸浴血奮戰,切斷了日本進一步侵略印度的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自始至終,只勻出偏師一支,進入印度,很快為駐印英軍擊潰。

至於今日,印度與日本在外交上已成連橫之勢。再加上印度一直以來把中國作為假想敵,便開始炮製印日友好的歷史,宣揚日本並沒有侵略印度的意圖。回到1940年代,如果不是中國遠征軍血戰緬甸,遲滯並最終殲滅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日軍早就佔領印度腹地了。

大體,日本侵略印度的構想,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以後,日本策劃空襲珍珠港,席捲東南亞以後,陸軍繼續向西,與德軍在中東會師。這一階段日本在戰略上論證了入侵印度的可能性,但在具體行動方面,主要作戰區域在中南半島及其他東南亞島嶼。

第二階段大體是1942年開始,6月日本在中途島慘敗,之後在瓜達爾卡納爾島陷入膠著,向東在太平洋難有作為。日本希望從緬甸包抄印度,切斷中國的後援。在這一背景下,1942年8月,日本製定了入侵印度的完整計劃,並開始進行戰役準備。1942年底,中國開始集結兵力,準備第二次遠征緬甸印度,並於次年初慷慨誓師,進入緬甸。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第二次遠征軍連續重挫日軍,截止45年1月,以傷亡近9萬人的代價,擊破日軍主力,收復緬甸、滇西全境。

日本入侵印度的英帕爾戰役(1944年),只是大緬甸戰區中的插曲。日軍一線將領在緬甸無法打開局面的情況下突發奇想,以為印度應該是軟柿子。於是在沒有足夠物資準備的情況下,貿然西進,補給線崩潰之後,失敗成為潰壩,大量士兵因缺少給養藥物,死於後撤途中。從此,日本再無西進印度的條件。


在野武將


當時的日軍不論從兵力還是後勤補給上都不具備攻打印度的實力。日軍也沒有那麼的自不量力,他之所以會對印度發動進攻也不是真的想要進攻印度,而是對入印英軍的追擊,所以當日軍把英軍趕入印度叢林之後日軍便停止了追擊。

當時日軍入侵緬甸的部隊只有十萬人,就這麼點部隊想要控制整個緬甸就非常困難了,還想要入侵印度的話根本就不可能辦得到。當時在緬甸的英軍也有近十萬人,再加上入緬作戰的遠征軍也有十萬人,從總兵力上看日軍並沒有優勢。當時日軍唯一的優勢就是駐仰光(緬甸)的軍用機場,那裡駐紮了約150架零式戰鬥機。這使得日軍在緬甸地區的戰鬥是有制空權的。但是,假如日軍進攻印度的話,這支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就達不到了。

其次,打仗是需要物資的,日軍沒有進攻印度的物資!當時日軍在緬甸的物資供應主要由日軍聯合艦隊負責,日軍聯合艦隊當時的主要目標是放在印尼與澳大利亞,所有的貨輪都是往澳洲運輸物資,日軍聯合艦隊根本騰不出力量來幫助駐緬日軍打仗。從日軍的彈藥供應量來看,在日軍入緬時期每人每天的彈藥供應量是150發子彈,到了1943年這個彈藥供應量就下降到了30發/天。所以,日軍根本就沒有物資入印度作戰。


優己


很多人並不知道 在二戰時日本某種程度上是爭取獨立的印度盟友 印度是感謝日本攻打的

1951年9月8日49個國家和日本簽署和平協定《舊金山和約》,當時印度就因為對《舊金山和約》中的限定日本主權和民族獨立條款不滿而拒絕簽署

原因就在於二戰時日本對爭取獨立的印度的支持:

1、1942年7月,印度國大黨向英國提出完全獨立要求;

2、1942年8月,國大黨中央委員會孟買會議通過推出印度決議;

3、1943年10月21日,在日本、德國的支持下,蘇巴斯·錢德拉·鮑斯成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並組建印度國民軍。

印度國民軍和日本第15集團軍攜手在阿薩姆邦、緬甸、孟加拉地區對英屬印度的科希馬和因帕爾進行保衛戰。

4、雖然蘇巴斯·錢德拉·鮑斯在1945年8月18日在臺北飛大連的飛機墜毀事故中死亡,但印度在尼赫魯總理之後的歷任總理對日本都保持友好關係。

題主說的應該是英帕爾之戰

1、英帕爾之戰是日本、自由印度攻打英屬印度之戰。英軍是陸軍第四軍團,15萬人,傷亡12603人;日本陸軍15軍8.6萬,自由印度軍6000人,戰死3.2萬,病死或餓死4.6萬,合計7.8萬死亡。是日本陸軍在二戰中單次戰役中死亡人數最高的戰役。

2、英帕爾之戰的失敗是牟田口廉也不切實際的作戰計劃導致的。英帕爾,成為日本至今作為“有勇無謀”的代名詞。

牟田口廉也作戰計劃的荒謬性:

A、英屬印度至少還有10個師兵力,日本在緬甸的15軍只有兩個師團,2個師團VS10個師,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B、緬甸基礎設施不足,加上雨季,導致日軍補給困難;因為瓜達康納爾島戰役膠著,大本營也無法抽調多餘兵力支援緬甸日軍;

C、1942年英軍就開始從緬甸西部進行試探性攻擊,不給日軍休整、補給的時間,讓日軍陷入被動;

D、為緩解補給輸送,牟田口廉也提出成吉思汗作戰計劃:用3萬頭牛羊來運送作戰物資,結果:讓緬甸人不滿、牛羊在行軍途中走時、趕著牛羊行軍速度緩慢、大群牛羊成為英國皇家空軍空襲的目標。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曾經打著一個響亮的口號: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但是在侵略中國的時候,也並沒有明確說明大東亞到底是指哪些地區?一直到了1940年的時候,日本明確指出,大東亞共榮圈包括了下面這些國家:

中國、朝鮮、日本、滿洲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印尼、新幾內亞等大洋洲,及澳洲、新西蘭、印度及西伯利亞東部等地為大東亞之範圍。

日本有這麼大的野心,當然也有著相匹配的實力。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面,就攻打著東南亞絕大部分的國家。截止到1942年年底的時候,基本上整個東南亞,也就只有印度地區,日本只是派遣了一小部分的兵力。甚至正如題目所說,僅僅只是打了一仗,便立刻敗走。

其實印度之所以能夠活躍在世界舞臺上,還要拜它的殖民者英國所賜。英國曾經帶領印度兩次踏上中國領土,經過英國幾十年的殖民下,印度也自然而然的把英國當作他們背後最大的後盾。其實不僅僅是印度,英國作為日不落王國,在當時殖民了基本上整個東南亞地區。


所以說日本要建立自己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他的敵人不僅僅是東南亞地區的各個國家,還有這些國家背後的主人——英國。英國作為一個老牌的王國,在歐洲地區也享有著舉足若輕的地位。而希特勒試圖統一歐洲的聲音,自然免不了與英國的碰撞。

為了減輕自己在英國的壓力,同時也是更好的達成他們所謂的法西斯陣營。希特勒攢動的日本,前去攻打印度。印度本來就是自己攻打目標之一,自然而然的作為順水人情答應了下來。但是這個時候,戰爭已經來到了1944年,日本早就沒有了剛開始時候的囂張跋扈。

由於之前幾年的作戰,英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大部分兵力,基本上都縮在了印度地區。以及一部分中國遠征軍,也是被日本攔腰截斷在了印度。而印度和日本發生的這場戰爭,其實名字叫做英帕爾戰役。雙方最高指揮將領,分別是牟田口廉與蒙巴頓。牟田口廉雖然有著小東條的稱呼,可惜並沒有東條英機的智慧。


在1944年的3月8日,牟田口廉帶領著10萬人的部隊,趕著一大批的活牛、活羊,跨過了印度與緬甸的邊界,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為了抵擋日軍的進攻,蒙巴頓立刻在欽敦江建立起了防禦戰線,並且提前佔領了英特爾地區。在先天優勢上面,就給了日軍一定的打擊。

因此當時的日軍部隊,不僅要背靠欽敦江作戰,而且他的後勤補給線也有著非常大的問題。因為當時緬甸與印度交界處都是山嶺地區,日本又沒有在印度擁有補給點,因此所有的補給必須全部來自不可靠的叢林補給線。再加上盟軍飛機時不時的轟炸,日本補給一直是斷斷續續。

再加上當時雨季馬上來臨,原先乾枯的河床即將變得洶湧,所以日軍必須在雨季來臨之前,將這場戰役打下來。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日軍的進攻勢頭非常的兇猛,甚至一度兵分兩路包圍了英帕爾地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蒙巴頓不得不向美國空軍求助。在美軍的幫助下,英印聯軍終於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


由於長時間緊張的作戰環境,再加上斷斷續續的後勤補給,日軍部隊的戰鬥力開始急劇下降。原來的口糧從目前的六兩,最後降到甚至連半兩都不到。反觀英印聯軍,不但毫不擔心補給線的問題,甚至時不時的還能抽上香菸喝上甜酒。

在多方的幫助下面,英印聯軍把整場戰役拖到了雨季。原本就泥濘不堪的叢林,在雨水的沖刷下,走路都已經成了問題,更不要說用來作戰了。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基本上沒有太多抵抗力了, 原來10萬多的日本部隊,也漸漸被衝散為四五萬一支。雖然日本本來的目的就是分兵包抄,但是沒想到分開之後就再也無法合起來。

然而這些還不是摧毀日本最後的稻草,由於雨季的來臨,軍隊內部爆發了瘧疾、霍亂、流感等眾多疾病。最多的時候,日本內部有將近3萬人感染疾病。患有疾病的士兵根本沒有力氣提起武器,再加上沒有足夠的食物補充,一個個都餓得骨瘦嶙峋。


作為最高司令官的牟田口廉,也認為打下去並沒有什麼希望了,準備全線撤軍。在1944年的7月2日凌晨,日本東京大本營往前線發出命令,本次作戰停止全軍撤退。而且為了顧及到面子問題,竟然給這次退戰冠以“退卻作戰”的名義,實在是可笑。

日本此次作戰之所以沒有勝利,完全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佔據任何一點。此次大規模的作戰沒有佔據任何腳跟,太平洋戰場中已經讓日本焦頭爛額,中國戰場當中也無法抽身,後來也就乾脆放棄了對印度的進攻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