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最近豬肉價格上漲,讓很多生豬的養殖戶,賺了不少錢。也讓很多觀望的養殖者進入了這一行業,隨著生豬規模化養殖進程加快,大規模養殖戶數量逐漸增加,但小規模生豬養殖農戶仍佔較大比重,地位不可忽視。

目前,年出欄在1頭到49頭的生豬養殖農戶依然佔90%以上。絕大多數的養殖農戶的養殖時間大部分較短,筆者調查,養殖農戶養殖年限在1-5年之間的佔比最大,所佔比例為50%,而養殖年限在15年以上的農戶只有7.3%。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對於我們小養殖農戶將養殖生豬所得收入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這也相應的增加了這些養殖農戶的壓力。如果當季生豬沒有較大的疫病發生,且銷售價格較高時,養殖農戶可以保持甚至提高整個家庭的生活水平,反之,一旦有較大規模的疫病發生,或者銷售價格低迷時,這些農戶家庭的日常生活很可能就此沒有了保障。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一些農業院校的專家研究,近10年來,有超過一半的地區發生過重大疫情,可見重大疫情發生的概率比較高。此外,養殖規模小的養殖農戶佔多數,養殖收入不高,沒有多餘的成本聘請專業的獸醫也是大多數養殖農戶沒有專業獸醫的主要原因。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養殖時間短的農戶大多處於剛開始養殖的階段,這部分農戶往往經驗較少,對於生豬疫病防控的基本知識並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對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養殖過程中會有防控措施不完善的情況發生,進而提高疫病發生的幾率,一旦這些經驗低的農戶的養殖場發生疫病,其應對也會相對遲緩,導致疫病的擴散。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據統計,生豬養殖成本在1600元,而防疫治療費用為15.82元。養殖農戶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對生豬疫病防控的投入非常少,養殖農戶對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養殖農戶的生豬養殖模式為自繁自育的養殖農戶佔75%。當地重大疫情發生概率較高,但次數較少。重大疫情指發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動物疫病突然發生,迅速傳播,給養殖業生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動物疫病。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研究還指出,我國近5年發生的生豬疫病主要有8種,分別為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豬囊蟲病,豬炭疽病,豬丹毒,豬肺疫以及布魯氏菌病。從發病數來看,近五年豬丹毒以及豬肺疫發病情況最為嚴重,平均每年均在3萬起左右,炭疽和布魯氏菌病發病數非常少,平均每年不到15頭。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從死亡數來看,豬丹毒及豬肺疫的死亡數仍最多,平均每年死亡5000到7000頭,死亡數最少的是豬囊蟲病及布魯氏菌病,平均每年死亡不足1頭。這表明生豬養殖戶在加大對這兩種疫病的防控,併成功降低了死亡數。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豬產業穩定發展,規模化進程逐漸加快,生豬疫病的發病率隨之提高,我國生豬疫病防控體系逐漸完善,但養殖農戶生豬疫病防控的現狀仍不容樂觀,具體表現為:

1、養殖農戶自身對疫病防控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於養殖農戶防控意識薄弱,養殖農戶在養殖過程中,對生豬的防疫不重視,不能按時進行清掃和消毒,無法保證生豬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導致生豬患病。進行疫苗免疫時,不能在正確的時間,選擇應該接種的疫苗,為生豬進行適量的注射。很容易導致生豬對細菌或者病毒的抵抗力弱,增加疫病發病率。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2、生豬養殖農戶不能及時意識到疫病爆發所帶來的損失

這容易延誤治療時間,並且在使用獸藥時,不遵醫囑,隨意使用,不僅無法治療疫病,反而會造成疫病的蔓延,令更多的生豬患病,造成更大的損失。另一方面,防疫部門對於生豬養殖農戶的疫病防控重要性的宣傳力度不夠,無法令生豬養殖農戶對疫病防控的意識有所提高。也有可能相關防疫部門對疫病防控的相關信息宣傳力度很大,但是養殖農戶對其不以為然,不認為疫病防控對於生豬養殖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導致疫病發生概率提高。

豬病疫苗,到底要打哪些,專家5年的研究,給新手養豬戶的建議!

養豬最怕的是疾病帶來的麻煩,很多養豬戶最怕聽到各種疾病的出現,尤其是傳染性強的疾病,這讓養豬戶頭疼不已。數據統計得出,生豬發病概率較大的為非洲豬瘟、豬口蹄疫、豬瘟及高致病藍耳病,死亡最多的豬丹毒,豬肺疫以及目前流行的非洲豬瘟,養豬戶可以針對性選擇豬病疫苗,不要盲目。

專家研究的內容,給了我們一些參考,對於廣大的新手散戶養豬戶來說,我們還是首先需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從種豬的選擇、良好的豬舍環境、科學的飼料餵養以及基礎的防疫工作等幾方面入手,加強常見豬疾病的預防力度,針對性打預防針,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養豬產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