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方言,東北話,四川話,陝西話,山東話等等這些話都比較容易懂,但是閩南話,廣東話卻很難懂?

何桂賢


現代漢語是四個音,兒廣東話和閩南話是八個音。八音盒就是這麼來的。


王鈺43829834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懷疑了一下,四川話真的比較容易聽懂嘛?東北話、陝西話、山東話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但是四川話聽起來就是很費勁啊!

不得不承認的是,閩南話和廣東話確實很難聽懂,第一次去廣州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他們說的是粵語還是英語,搞得自己一臉懵。

東北話、四川話、陝西話、山東話通俗易懂,接下來我們一個個的分析。

1、東北話

大家都知道,東北話和普通話是非常的相近的,隨著東北小品演員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東北方言被人所模仿著。東北話的聲音是委婉中帶有高亢的音色,給人一種豪放的感覺,更加的平易近人,所以,一直被大眾所認可。

2、四川話

在我的印象中四川有點不太好懂,但是相比於閩南話和廣東話來說,那就容易多了。其實四川話的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所以和普通話相比起來,還是有點差異的。

3、陝西話

雖然沒有去過陝西,但是聽到的陝西話倒是不少,畢竟,擁有一個陝西的舍友就解決了。更何況還是看《武林外傳》長大的/陝西作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可見可別的字眼和名句,聽起來比較的難懂,但是正常來說的一些方言,還是可以聽懂的,只要你掌握了陝西人說話的饒舌音,那基本上你就能聽懂他們說話了。

4、山東話

說起山東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渤的“吃海鮮,哈(喝)啤酒”,山東話哪怕你某一個詞聽不懂的話,你也大概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是啥,就是這麼通俗易懂 ,真是沒辦法!尤其是山東膠東半島的城市,說話發音和東北的大連話相當接近,一般人都能夠聽得懂。

說完通俗易懂的四個地方,閩南語和廣東話也配擁有姓名啊!

1、閩南語

閩南語的難度指數曾被評為9分,可見這方言是多麼的難懂啊!講閩南語最多的地方還屬臺灣啦!小蘿莉覺得沒有語言天賦的人,一輩子也學不會閩南語。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2、廣東話

廣東話的難度指數要比閩南話還要高,可謂是9.5分啊!真想說一句,還想讓中國人都會說廣東話嘛!簡直比英語都要難的耶!廣東話不僅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這又給廣東話增添了難度,在廣州的公交車上都是先用廣東話再用普通話進行報站的,有些廣東人包括香港人甚至聽不懂普通話,這足以說明廣東話和普通話的差別之大,而且廣東人很保護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們都會盡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不得不說廣東人的語言保護意識還是蠻強的,這些只是我自己的觀點哦~小蘿莉趕去學廣東話啦!可謂是:會說廣東話,獨自走天下!


小蘿莉推文


為什麼長江以北地區的話基本相似,能夠互相交流,而長江以南的話互通性差,但是,長江以南的方言,一種方言在一個大面積區域裡都能夠雷同,比如湖南話和江西話就有一個大面積互通區,互相能夠大部分聽懂,可以間接的交流。

雲南,貴州,四川話差別有,互相可以交流。

杭州話和蘇南話雷同,可以間接交流,上海話有著濃重的蘇南成份,杭州,蘇洲,鹽城,楊洲,無錫,鎮江,都能夠交流。

越向南,語言交流的互通性越差,互相交流的範圍越小。許多的人搞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是互相交流少,語言的同化性差造成的,南方山嶽阻隔,把這裡的人們阻隔在一個一個的山溝溝裡,文化落後,形成了一個一個的語言孤島,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今天。

今天南方地區發達起來,但是語言的代代相傳使這種現象遺傳下來,潮汕人說話,廣州人聽不懂,唯獨客家人說話好懂,潮汕人和廣州人都能間接的聽懂。

在今後的人們交流中,許多的小語種語言會被淘汰掉,怎麼做語言保護都沒有用,小語種語言以後說的人會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消失。

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許多的地區語言被自然淘汰,淘汰了多少,至今無人知道。


寶樹白石


我國的漢語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官話方言包括東北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蘭銀官話等多個官話片區,在這些官話片區中,還有一些小片區。官話方言是漢語方言中最大的方言,也稱為“北方方言”。

吳方言主要分佈於江浙及安徽東部地區的古代吳地;湘方言主要集中在湖南的湘江和資江流域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客家方言主要分佈於贛閩粵三省交界處和廣西部分地區;粵方言主要集中於廣東、港澳和廣西部分地區,閩方言主要集中於福建及廣東東部。這些南方各地不同的漢語方言也叫南方方言。

由於現在的普通話的基礎來源於官話方言(北方方言)今天的人們在聽西南官話、記錄官話、東北官話等官話時,只要細聽,幾乎都能聽懂。東北話、山東話、陝西話、四川話都屬於官話方言的分支,這些方言之間除了個別漢字發音不同或聲調有高低差別外,各地官話發音幾乎相同。因此,能聽懂普通話的人,對於官話方言的聽辨障礙不大。

而南方的吳語、湘語、閩語、粵語、客家話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多次中原漢人南遷,把中原雅言帶到南方與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結合產生的結果。我們發現,凡是說話難懂的地區都在東南沿海到華南沿海和江西、湖南一帶,這一帶在先秦時期都是百越民族聚居地,而百越民族不但部落不同,語言也有很大差別。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原漢人到達南方後,南方各地百越語言和漢語融合形成了吳語、贛語、湘語、閩語、客家話等方言,屬於漢字的百越發音。於是,南方方言中出現了各不相通的方言。作為母語為北方方言的人們,也就聽不懂南方方言了。而母語為南方方言的同胞,因為普通話屬於國家推廣的標準國語,他們聽得懂普通話,也就能聽得懂作為普通話基礎的官話方言了。


若愚趣談


先說說粵語和閩南語的區別。

1、聲母

聲母的數量不同。閩南語比粵語的聲母數量多四個,粵語有十九個聲母,閩南語有十五個聲母。

2、韻母

粵語由九個韻腹和八個韻尾組成共五十九的韻母。閩南語有八十七個韻母,極大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有很突出的文白異讀現象。

3、音調

粵語九聲六調: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閩南語七聲八調:陰平、陰去、陽平、陽去、陰入、陽入。

4、詞彙

粵語和閩南語都有自己獨特的詞彙,是普通話裡所沒有的。粵語的詞彙分為漢字詞、粵語詞和外來詞。漢字詞:最常用,佔詞彙的大部分,如“時間”;粵語詞:粵語專有詞彙,如“得閒”;外來詞:指由外國語言組成的詞,粵語吸收較多外來詞 。

如粵語日常用語中的“士多”表示英文中的“store”。同一個字詞,粵語的含義比普通話更廣,詞性更活。粵語慣用單音節詞,但大部分現代漢語為雙音節詞。另外,粵語在口語和書面語都保留很多古詞、古語。

5、使用地區不同

閩南語分佈在福建、海南的大部分地區、廣東動東部潮汕地區、雷州半島部分地區、浙江溫州部分地區、廣西少數地區和臺灣大部分漢人居住區。

粵語在中國嶺南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如馬來西亞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聖誕島,美國紐約、三藩市,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處廣泛流行。

閩南語保留了相當成分的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語言的語音、詞彙,被海內外語言學者稱為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閩南語的發展,對保護、弘揚中國古代語言遺產,研究中國其他語種以及古代閩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積極的作用。



智圓行方1230


華夏文明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也就是秦晉豫三地交匯處一帶。

北方自古屬於華夏族群的發源地,自然而然形成了大一統最先進的文化文明,逐漸向四周傳播擴散。

但由於長江阻隔,以及長江以南丘陵之地在古代那個交通水平上方言很難擴展。所以南方保留的百越原住民口音非常完整。

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句吳、于越等等眾多越族支系 ,《呂氏春秋》統稱這些越族諸部為"百越"。

百越不同越族部落之間也是山嶺阻隔,所以都有自己的發音。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調,相互之間雞同鴨講的口音。

閩南話屬於閩越的口音,廣東話屬於南越的口音,不同越族當然是雞同鴨講了。


鳥言夷面


方言的形成是因為交通的閉塞,人員流動性不足,久而久之語音起了變化。在古代北方及中原地區 以平原為主,人們因交通便利,互動頻繁,所以就算有點口音 但不會影響交流!反觀南方等地因為丘陵山地較多,文化相對落後,信息閉塞,還有眾多少數民族,語言溝通環境造成語言的封閉性演化,最終形成只能在小範圍使用的語言。


發橘子6


中國漢文化博大精深,地大物博的眾多省份方言多不勝數,卻為何唯獨粵、閩難以聽懂。

我小時候也跟提問者想過同一個問題!不難發現為什麼以普通話為標準,只要是“中原地區”以及附近省份的方言認真細心聽是能夠聽得懂的。但是在中國的南方方言中,特別是嶺南地區(廣東話)和福建地區的方言(閩南語)就硬是聽不懂。可在近年我知道了原因,那究竟是什麼現代人未知的歷史事件造成今天的局勢?!

追本溯源要從中原雅音說起;中原雅音是秦朝末期所誕生的,中原雅音是古代中原地區規定漢族人共同使用的語言。


而後來中原雅音的變動和保留按照歷史順序可以分幾點:

1.秦始皇因為開拓百越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嶺南地區,於是派幾十萬大軍南下,第一批南遷的漢人把秦漢時期的雅音和漢文化帶到了嶺南地區。與一點當地少數民族語言融合形成了粵語。

2.晉朝末期進入五胡亂華的黑暗時期後,又一大批漢人躲避戰亂南遷,這第二批南遷的漢人把魏晉時期的雅音和漢文化帶到了閩越地區(福建)!這便是有名的衣冠南渡事件。

3.而在隋唐時期嶺南地區的漢族人口又進一步增加,粵語又受到隋唐時期的中原雅音影響,從而保留了“唐音”。

4.崖山海戰之後宋朝滅亡,元朝崛起。就在這時中原地區的中原雅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北方地區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中原雅音了!

5.到了清朝時期中國地圖板塊越來越大,改變後的中原雅音被滿清人繼續使用,成為了他們的官話!之後滿清人在“中原地區”的推廣和傳播下,官話便大同小異地分散在各地。今天的局勢基本定型。


嶺南地區和福建地區有天然的屏障隔絕,所以官話並沒有被推廣和傳播到。幸運地保留了古漢語的特徵!粵語的音韻系統非常接近“廣韻”記載中唐宋時期的音韻系統。粵語疊加了秦漢、魏晉、唐宋時期的雅音,而閩南話更多疊加了魏晉、唐宋時期的雅音,加上各自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語音疊加,就造成了今天粵閩互不相通的情況,但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中古漢語的雅音。

就這樣,造成了今天可以聽得懂東北話、四川話、陝西話、山東話等大同小異的官話區方言,卻怎麼也聽不懂粵方言和閩方言這種現象。


漢說


山西偏僻一些地方的方言,難度不次於閩南語。我老家山西農村,回過老家,和閩南語一樣聽不懂的。



直指見性


北方方言多多少少都帶有普通話在裡面,有些就算聽不懂,還能猜出來,但是遇到潮汕話或廣州話,尤其是潮汕話,聽起來就像外語,簡直見鬼,幾乎聽不出包括猜也不知道在講什麼,根據史料記載,這個潮汕話,有可能就是中國唐朝時語言。這麼古老的漢語,一成不變的傳到現在,難怪很多人聽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