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喜欢写诗的人?是不是有些人会视为不正常?

梦想成真174110516


喜欢写诗的人,因为长期酝酿诗句,做事时总不能专心,另外诗人有些清高,又挣不了几个钱,所以在别人眼里,觉的诗人不正常有些怪异。


达家海鹰


你怎么看待喜欢写诗的人?是不是会有些人视为不正常?

我是学英语专业的英语老师,而且还自认为英语学的比多数同学都好。但是,也许是小时候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水浒》《三国演义》,等的影响,也受当年经典歌曲和音乐的影响,我又特别喜欢写一些格律不算规则的古典类诗词。所以,我喜欢借用陈毅元帅的一句话“自嘲”:对学英语的人来说,我是“诗人”,对诗人来说我是英语专业资深人士。我也时常用这样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懂格律不懂韵,只把文墨付心情。惊然回望来时路,也得废纸三两斤。这么多年来以应景感受写下的“诗词”也真的有上百首了。

其实,写写诗词是一种抒发内心感受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那时一种犹如“内急”时产生的由内自外必须“宣泄”的感受,是不能“硬挤”出来的情感,而是触景生情一吐为快的“需要”。当“诗意”在内心突然“聚集”时,“诗词”自然而然“抒胸而出”。所以,我也很喜欢跟一些喜欢写写“诗词”,尤其古典诗词的人交往。我觉得这些人真的见不得,要知道在当今社会能够“继承”古典诗词的人实属不易,很多人连现场汉语都学不好。所以,能“写写”古诗的人都是一种有“情怀”的人群,不能用“不正常”看待,尤其他们在“写一首诗句”时完全是一种“应景而发”的能力,那种在特定情景下突然有感而发的“写作能力”,没有一点文学语文功底沉淀是做不到的。

在此,我以自己今天周末突然有感而发的一首“诗作”结尾。这两天单位开始做工资晋级选拔,我单位符合进一级工资的人有10人,但是只有3个名额,也就是10:3的淘汰率。我比对了一下自己的条件可能进3的条件不足,所以心情有点郁闷,于是开车跑到市郊区河边一个废弃的古渡口散心。本来没有什么“诗意”(只有郁闷),但是,看到古渡口路边那棵高大的老榕树,想想这么多年头来它就这么静静地立在渡口边供人们遮阴纳凉与世无争,当时还清风阵阵扑面而来,于是,突然内心受感动,“诗兴”也打发,随口就吟诵“诗词”一首:

一丫翠榕津头开,

百年芳华风入怀。

只守江尾风景在,

不看船头利往来。

这就是借诗抒胸,相当应景表达此时心情。



左岸青扁桃


《致不正常的诗人们》

2019..11..3..于海南

《一》

賊眼溜溜看情花,

也去青楼访酒家。

一枝秃笔八行字,

写尽风流吹胡笳。

《二》

不屑世俗风流话,

独把心思嫁琵琶。

酒中知有多少事,

愁肠寸结唯有他。

《三》

人来人往平常事,

入尔眼里有偏差。

过往春秋月圆缺,

落你笔下都是花。

《四》

文怀笔墨涂天真,

一字一词人笑癫。

学来人间不入仕,

却去江南题秋深。

踏歌清流寻诗意,

吐谈风月逗人心。

满街叫卖豆腐脑,

他卖风骚穷一生。


用户51182697922李思


平日戴安全帽,主要工作是搬砖。只要喝不醉,绝对不会讲自己能诌几句。偶有不顺,诌以下几句自我安慰。

名身事外谢时名,闲眼泯心看世情。

人机莫若天机巧,争心似浪沙滩平。

朦胧昨日似前世,今朝颠倒如梦醒。

莲心惠质应自晓,难与屠狗争分明。

劲风不助无蓬舟,随浪逐流或西东。

几回乌升月桂落,人间南潮又北冥。

岁月如催难千日,花落春深泥作红。

有耳莫入是非语,半傻半痴半作聋。

行事知机少乱为,人微言轻闲酒杯。

项王难逃垓下亡,始皇霸业留空城。

侥幸赢得不足幸,饶人一分少短命。

纷争无休尽在心,且忍便是尽太平。

前人植树后人荫,强横张扬一死休。

日升月替尽过隙,江水东逝绳难留。

滕王高曲名万古,且少一字也是空。

用词用典用韵也足以自夸,意境心境亦非俗流。

但是,绝对不会与熟人交流。

年轻时便看透了这一点,写了几句,现在只记得个大概。

诗以言志,歌以咏情,但是

诗,是感情在心灵上造成的爱的伤口,

歌,更是泣血的心灵呜噎。

诗人与歌者,

在历史有彪炳千秋的光辉,

与他们邻居看来,

那不过是一场笑话。

有时候,真的相信一语成谶。这几句写在二十五年前,不过从不喜欢发表,原作比这长,有好事者发了,但我忘了。不过用三十年时间实现了自己的说法,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自己和别人眼中的笑话。

是邻居以及熟人眼中读书无用的典型教材。

忿懑不平时,填了几句念奴娇。

怀璧抱璞,算乾坤苍茫,求识何处?欲待功成方肯退,何曰可得出路。岱宗山下,阳甫弱水,眠梦尽黄梁。缘何相误,卅年枉费辛苦。自有偏言明光,无路北阙,作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不便,只落穿结短褐。博骰斗盅,轻财戏谑,也作俗巷穷技。江清月白,清风浩然归去。

也算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放纵?

来世一遭,所遇乖舛,如今日薄西山,虽不敢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却也有“囿困涸辙,穷途之哭”的慨叹!“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洲”。自己也感叹人生,不过一场笑话。

所以,结论出来了,现实与梦想天壤之别。诗人有梦想,现实不许有梦想。现实二字,即现款与实利,没有他解。口袋中嗄嗄作响,放个屁也是文艺。

下辈子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苍茫,独怆然而涕下”的不世英雄们一块儿出世吧!


求真务实网


喜欢写诗是一种雅兴,文学功底比较深厚,一个诗人,在有生之年能创作出几百首诗就比较有成就感。写诗没有雅兴、根本就没有兴致写出精典之著。文化与天文地理、人文、物种、风俗习惯、政治、经济、飞禽走兽、植物、花草、建筑、山水等等。

律诗一般兴盛于唐朝初期,诗歌格律比较严,每八句二、四、六、八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每句五个字的叫五律,七个字的叫七律。不包括打游诗、自由诗、不用平仄,随便写。

写诗的人,一般比较浪漫,文化气息比较浓厚,与人交往云里雾里;鸟从口中出;蝶在笔下舞;墨撒江河鱼打挺,脚踏雪山红梅艳,手折翠柳满湖烟,眼赏荷花醉池塘,指缝溜走一尾鱼,等到来年酒席丰。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无法追求天下人有同样的看法,什么人爱什么人;英雄爱英雄;草包爱草包;幸福生活天天有!痛苦难熬无人知,千里遇知音,咫尺两茫茫。



用户春华74594408018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不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与瑰宝,后来的元曲也占有一席之地,从明至今,鲜有新出,尤其当下,重金钱轻文化,令人唏嘘不已,独守这一方净土,让中华文化能传承下去,方不辱使命。

《七绝》

华夏文明代代传,

唐风宋韵润心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万里之遥亦有缘。



0飞哥0


写诗的人也称诗人与常人一样,也不一常,诗人的灵敏度较高,他能触景生情,触物生情,心情起伏跌宕比常人高,比较带情绪化,一般诗人有些喜欢忧愁善感,爱恨情仇比常人深切,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他的立场比较坚定,认准的东西不会改变,他看事物有他独特的面,反映问题比机睿智,机灵,诗人之所以写诗,他是借诗"消愁",或借诗"助兴"他用诗来表达他心内心世界喜与忧,表达他对社会对生活爱与恨。





zdp查


读万卷书游文海,

阅史册探寻典故。

于文字里悟灵感,

在学习中获感悟。

乐于文章畅游历,

激赞叹史辞歌赋。

普古今演译千年,

书促进文明科普。

"书中自有黄金屋,"

勤学易寻得坦途。

"书中自有颜如玉",

诗词文章悦共舞。


z钟老二


写诗的人大都是性趣所致个人喜好,当然自身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还得靠一定的灵感,说写诗人不正常那他本身不正常,我年轻时接触过一些诗人,听过他她们的讲课,见过他们和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交谈,和一些农民干活劳动,大家看到很亲切怎么能说不正常呢,提法不对。至于写的好不好别人可以评论但不应指责不应讽刺,别人喜欢什么那纯粹是个人的事,吟诗作画和吹拉弹唱都是个人喜好,我们若喜欢看看人家的文章,不喜欢没关系。


艾谷137209


难道整天的打麻将抽烟喝酒找人说闲话就正常啦?或者没黑白天的赚钱是正常?人活一世不管你有多么的努力与辛劳,当你要离开人生时,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而能回味的也只有一生的过程与心情,那么拥有一生的诗情话意之回味和心情,还有能留在世上的诗词墨迹不好吗?到底是谁最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