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封面圖|《無問西東》


:馮叔,我之前在一家著名的大企業工作,最近辭職了,從一線城市回到家鄉創業。這種轉換,讓我感覺落差很大。我讀您的書,知道您最初是在體制內工作,然後去海南創業。我猜想在那個年代,這種身份轉換,您也需要面對這種落差。您能給我一點經驗或者說建議嗎?


馮叔:其實每個人都在不斷地進行著角色的轉換。你之前在大企業工作,有一個角色;現在創業了,又有一個角色。以前等著別人給你派活,現在得自己找活幹;以前等著領工資,現在給別人發工資,這都是轉換。


人生的轉換、角色的轉換,其實不容易,很多事都會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有兩點很重要。


第一,態度要積極。


我剛到海南的時候,有一次走在街上,有個人跟我說,「你怎麼混成現在這樣?看著就跟落魄書生一樣,沒錢,又不能幹什麼事。」


我說,「不對,我看自己,一看就是能掙大錢的。雖然現在確實還沒有掙到錢,但是我認為我肯定能掙錢。」


我們當時有很積極的態度。面對轉換,態度積極,你會發現一切皆有可能。其實要完成任何一個角色轉換,都需要積極的態度。哪怕是正常的公司裁員,很多公司淘汰掉的都是態度不積極的人,留下的人都是特別積極的。


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士兵突擊》丨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我們公司曾經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員工,手頭的事越難,他越興奮。


我們曾經要在海南辦一張執照。當時拿執照非常困難。而且臨近過年了,都覺得年前可能拿不到,這要耽誤事。他跟我說,「馮哥,這事你不用管了,我去辦」。其實他誰也不認識,跑去給打字員買吃的,陪打字員聊天,然後這個打字員給他幫忙,又找到了其他人,最後愣是在年前把執照打印好拿了回來。


現在我們招聘員工,特別是中高層的員工,最重要的就是看態度。態度積極,就會有能力,暫時沒有他也會想辦法有。


「沒有飛機火箭的時候,有人特別想飛起來,他就天天研究,沒準哪天就飛起來了」。

所以一定是先有很積極的人生態度,然後才能辦成很多事。如果只是在那哀嘆、埋怨,那就完蛋了。就像我們那個員工,如果抱怨,覺得「要放假了,海南話我也聽不懂」,那這執照他肯定辦不下來。態度積極一點,會發現,其實就這麼點事。


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闖關東》丨心態好了,事就小了


第二,價值觀很重要。


價值觀決定了你在轉換的時候如何做選擇。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困難特別多,誘惑也特別多。可能有 100 個理由去學壞,但是為什麼走正道呢?那就是價值觀。


舉個例子,曾經有一個領導幹部,這個人後來因為貪腐被槍斃了。我們當時有一個生意要跟他做,我和王功權跟他約著在一個酒店裡見面。


我們到了以後,他手下告訴我們說,領導在車上,讓我們到車裡去談。我們開始以為領導譜大,去了以後,他又說不在車上談,待會到郊區換個地方談。這車就開到了城鄉結合部,然後停下來,手下的人都走了,就留這個領導和我們談。


領導只說了一件事,要我們打一筆錢到某個銀行賬戶。我們當時有點懵,就回來了。回來以後我們一合計,覺得這事不對,他不像好人。我們就放棄了這筆生意,這個事不做了。


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北平無戰事》丨生意可以不做,價值觀必須堅守


不做這事之後,我們也沒有更多地去想。後來在新聞上看到這個人被判了死刑。這時我們才慶幸,當時我們堅持原則是對的,否則把我們自己也都搭進去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得有一個警覺,必須堅持做好人的價值觀,必須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斷。這樣的話,走到哪,碰到複雜的事,都能夠立刻作出判斷,回到好人的出發點,就能避開危險。


如果說當時我們的價值觀就是隻要能掙錢,把事辦了就行,可以不擇手段,我們可能就配合這個人,把錢給他了,那麼今天可能我們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一定也跟著進去了。


所以說,價值觀決定了一個人和別人的區別,決定了一個公司在處理每件事情的時候跟別人的區別。久而久之,這個公司的特點就出來了。


湖畔大學每期學員的第一堂課都是馬雲講,內容都是講「使命、願景、價值觀」。所有的湖畔同學記住最重要的就是這件事情:正確的價值觀可以讓你走得更長遠。


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大江大河》丨正確的價值觀可以讓人走得更長遠


:我其實還有一個感覺到落差很大的地方。以前在大城市,在大企業工作,每次回到家鄉的時候,感覺大家關係都挺好。現在回去創業了,同樣是這些朋友,卻發現很難獲得幫助,甚至還遇到很多麻煩。您怎麼看這個事?


馮叔:我繼續拿當年的事情來舉例子。剛也提到了,我剛下海做生意的時候,有段時間很落魄,連一張回北京的火車票都買不起,於是我就向一個機關裡的幹部去借錢。大家都認為這個幹部是好人,我當然也認為他是好人。


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這些好人一定會在這個時候幫你。遺憾的是,我見到他,他不僅不願意借錢,而且躲著我。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他認為我是壞人。


我走投無路的時候,碰上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還不知道我已經落魄了。因為之前在那個單位我是負責人,我收到過舉報信,舉報這個人是壞人。所以這個時候見到他,我心中也覺得他是個壞人,不太想搭理他。


但是因為實在是落魄,沒有辦法,所以順便提了一下,說「你能不能給我借點錢?」沒想到這個人很痛快,說,「你明天來拿吧」。第二天下午他借給我 300 塊錢。我想寫個借條,他說「不用了」。我說,「還是寫吧」。他說,「行,那你就寫吧,以後我沒飯吃的時候我再找你。」


馮侖:人往往是先有態度後有能力

《功夫》丨危難時肯伸出援手的是一個所謂的壞人


後來我經常想起這個事,為什麼這個大家公認的「壞人」,不僅沒有歧視我,而且還能幫助我?而那些所謂的標準的「好人」,卻在關鍵時候袖手旁觀,甚至加害於我?


這顛覆了我之前的簡單的是非概念,對人開始有更深的認識。之後做生意的過程中,看到更多的人在利害面前的嘴臉、心態、做事方法,於是越來越能看得透。從另一面去看人,從底下去看人,就能看得更寬廣。這樣的話,解決問題就有辦法了。


所以,面對那樣的情況,第一,你得有心理準備。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主流價值觀所認為的某些好人不一定仍然能像以前一樣對你好。第二,你得理解,當別人不幫你的時候,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大家在這個社會上才能找到各自生存的道路。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