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市場下滑原因及解決

智能手機三季度市場態勢

11月1日,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佈了2019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市場兩年來首次增長。報告中稱,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9年第三季度增長了1%,擺脫了連續兩年的下降。其中,全球總出貨量為3.524億部,去年同期為3.489億部,同比增長1%,雖然增長幅度不大,但這是近兩年來首次實現增長。

就在10月30日,Canalys公佈的中國智能手機出貨也在2019年第三季度出現回暖。出貨量從第二季度的9760萬臺微增至9780萬臺。其中,華為(包括榮耀)出貨量為415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42.4%,年增長率達66%。這是華為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

小米手機市場下滑原因及解決

在華為的強勢表現之下,其餘四大手機廠商OPPO、vivo、小米和蘋果的總市場份額僅為50%,出現了持續縮水的情況,這一數據低於2019年第二季度的54%和2018年第三季度的64%。

此外,該報告數據還顯示,vivo出貨量達到1750萬部,超過出貨1700萬部的OPPO排名第二。

小米第三季度僅出貨880萬臺,但仍居第四位。小米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出貨量同比下滑達到33%,國內份額從去年的13.1%嚴重萎縮至9%。

而歸功於9月份iPhone 11的推出,蘋果依靠出貨510萬臺保住第五的位置。

明顯看出,小米手機的國內市場情況很不樂觀。為什麼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出現這樣的衰退呢?

這裡首先是大形勢的原因,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都在下滑

一方面因為這幾年全球經濟出現較大困難,也影響了手機消費,而且智能手機也恰好處在4G向5G的過渡區間。國際市場兩年來都在衰退,今年三季度這才首次出現增長。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三季度也是僅比二季度略增20萬部,增長0.2個百分點。

華為(特別是榮耀)及Oppo、Vivo的擠壓

榮耀在中低端市場攻城掠地,不但給小米帶來巨大壓力,也給Oppo、Vivo很大壓力,所以這兩家與榮耀、小米展開了正面廝殺。不只是產品線的直接競爭,還有線上渠道的激烈競爭。

小米手機市場下滑原因及解決

實體名單事件迫使華為把更多精力放在國內市場增長上,華為搶佔了Oppo、Vivo的部分線下市場,從而擠壓Oppo、Vivo大舉進入線上市場求補償。前幾年Oppo、Vivo主要靠線下市場,真正和小米在一根跑道上競爭的實力選手只有榮耀一個,而現在是有實力的選手全都參與到線上這個賽道的競賽了。

電商的基本規律,線上渠道的防禦力基本為0,或者說不存在互聯網手機品牌的護城河,任何一個有實力的對手要侵入這個市場來分一杯羹都沒有太大障礙。

最重要的還是小米自身問題

首先,小米碰到的困境千萬不要用任何主觀理由去開脫,外部因素不是決定小米手機命運的根本,命運永遠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任何一個廠商產品能賣得好,只能說他們更被消費者接受。

極致性價比本身是雙刃劍。產品競爭,最終是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需求,而不是無限低價。價格過低,可能就會削弱為消費者服務的能力。相信小米也已看到這個問題,提升產品價位的戰略還在實施中,還沒有看到成效。而這提高產品定位,涉及到太多因素,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足夠乾貨,是不可能支撐高價位的。

小米自身營銷策略問題:

  1. 小米生態圈模式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粉絲(米粉)粘性很重要。但是粉絲經濟註定不是永久牢固的,沒有持續的優質產品,一切都是浮雲。粉絲經濟也需要服務意識、信譽和產品質量。
  2. 之前經常遭受詬病的飢餓營銷策略是不是存在?或許部分也是由於產業鏈問題造成缺貨,但是終歸是影響了信譽。大家處在同一條賽道上的時候,產品的優劣已經不是競爭力的最主要部分了,供貨能力也成為競爭力的核心部分之一。不要說小米的手機產品相比對手沒有優勢,就算在有一點點優勢時,憑小米的供貨能力,能在友商追上之前撈到多少銷量?

原來小米營銷主要依賴於線上渠道,現在其它廠商也進入線上渠道。而小米如進軍線下渠道要面臨二個困難,一是經驗,而是小米手機產品的低利潤導致難給於渠道商足夠的吸引力。

供貨能力差、沒有足夠強健的線下實體渠道去制衡對手,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小米以互聯網企業自居導致的。堅守在線上市場這跟跑道上,不去另外一根跑道比,但是對手仍會來搶佔你的賽道,這就是市場。

自身核心能力不夠,自研芯片等進展不順。生態戰略註定了很難傾力於技術研發,技術是智能手機的核心,沒有核心技術的任何手機廠商未來註定做不大。記得有人說過最終手機市場可能只剩下3-4家廠商的預測,這很殘忍,但是很可能這就是未來。

小米手機市場下滑原因及解決

國內市場產品競爭力不夠,印度等國際市場狀況還不錯,但產品同樣處於低端,也要考慮長遠、未雨綢繆

在國內銷量日益萎縮的情況下,國外成了小米的主要增長點。當季,小米在印度市場份額為26%,連續九個季度位列第一。上半年,小米海外市場收入已經佔到總收入的40%,隨著下半年國內份額繼續下滑,未來國外市場收入佔比可能會超過50%。

OPPO及其子品牌realme在印度市場出貨量飆升,已搶走了不少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

機會在哪

首先要全力消除小米粉絲營銷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做到不讓市場認為在搞飢餓營銷。加強供應鏈協同,提高供應鏈掌控能力,提升產品生產的穩定性。

務必加強核心技術、核心能力的研究。儘管小米整體上是以生態方式拓展業務,但是智能手機卻永遠脫離不了核心技術的支撐。而智能手機又是小米生態的一個最重要入口之一,不可或缺。就如澎湃處理器,儘管第一代碰到了困難,但是絕對不能放棄,還是要加大投入,務必持續推動未來能實現核心芯片的自產。其實華為的海思芯片也是十年之功,剛開始推出時也是問題多多、壓力山大,堅持不懈才最終成功。打造核心技術,是小米手機的未來之本。

小米手機市場下滑原因及解決

最後是市場戰略的不斷優化。極致性價比,將限制一個公司的持續發展。地球上不存在質量和功能好,價格和成本卻低的道理。持續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和豐富產品功能,是需要盈利來保障的。因此要調整刻意以低價來打市場的策略,還需以合理的利潤空間,才可確保推出更優質的產品,這才是市場之道。

一句話,米粉們也在與時俱進,需要更好的產品,更需要更多呵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