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浮鬱南:“柴文化”詮釋鄉村振興“薪藝術”

從古至今,鄉村流傳著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排在第一位,在淳樸的農村裡,木柴是人們烹飪美味佳餚、維持日常生活的重要素材,是每家每戶的“標配”,是人們眼中的“金銀財寶”,更是農村生活的記憶載體。

雲浮鬱南:“柴文化”詮釋鄉村振興“薪藝術”

雲浮鬱南:“柴文化”詮釋鄉村振興“薪藝術”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擁有豐富的山林資源的通門人民,深知保護山林、合理利用木柴的重要性,且通門主要是以南藥(肉桂)產業為主,所以每家每戶都存放著許多桂木柴。然而,這些被村民們視為珍寶的木柴往往也衍生出許多問題——隨處堆放、參差不齊,不僅嚴重影響村裡的“顏值”,還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如何處理好柴草堆放問題、化腐朽為神奇,成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中之重。對此,鬱南縣通門鎮黨委集眾人之智慧,充分發動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落實柴草堆放“整齊”標準要求,對符合堆放標準的農戶由政府獎補鋅鐵皮作“頂蓋”,用“以獎代補”提高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創新了通門的“柴文化·薪藝術”。

雲浮鬱南:“柴文化”詮釋鄉村振興“薪藝術”

雲浮鬱南:“柴文化”詮釋鄉村振興“薪藝術”

我們驚喜於該鎮百賢村別出心裁地用磚頭作為柴堆的固定邊,統一長度、統一規格的木柴,猶如工廠機器裡的模型製造出來一般,整齊劃一的柴堆宛如精心製作的“千層糕”,贏得了參觀人員的紛紛稱讚。我們感嘆於羅沙村“堡壘”般的柴堆,堆放在庭院中訴說著往日靜好歲月的故事,默默地當著村民的“保衛員”。我們也感動於街坊村匠心獨運地把每家每戶的桂木運用到村標牌的構建中,打造出獨一無二、意義非凡的村標牌。還有荷木村的“城牆”柴堆、雙就村的“小山”柴堆等等。家家戶戶的木柴,經過主人的精心“打扮”後,融合自然之美,展現鄉村風情,成了家門口精美的藝術品,整整齊齊、井然有序,既美觀又實用,一改往日雜亂無章的現象。事實證明,只有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讓群眾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柴草堆放的問題才是根本之策。

雲浮鬱南:“柴文化”詮釋鄉村振興“薪藝術”

柴草堆出來的是一個整整齊齊的外形,是展示山區人民勤勞的一種載體,也是一種薪火相傳的文化,更是一種鄉愁的記憶。通門鎮的“柴文化”既能解決了村民亂堆亂放、沿線佔道、髒亂差等問題,又能潛移默化中也讓“村要整潔、戶要乾淨、人要勤勞、心要感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還能讓“薪藝術”成為一種新時尚。新時代的農村,需要挖掘越來越多像“柴文化·薪藝術”那樣的特色文化,為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增添色彩。


雲浮融媒中心

特約記者:葉錦生

通訊員:陳春能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