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浩劫"

俄罗斯的各种型号武装直升机里,外观上最接近传统构型的就是米-28"浩劫"了。由于和"阿帕奇"几乎同时诞生,因此也被戏谑为"阿帕奇斯基"。虽然苏联时期米里设计局的米-28在竞标中败给了卡莫夫的卡-50,不过苏联解体后米-28迅速走向了市场,并诞生出拥有夜间作战能力的重大改进型米-28N。目前俄罗斯已经装备了多个米-28N作战单位,并成功出口到了伊拉克等国。那么米-28N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值得称赞呢?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米-24的使用经验给苏联武装直升机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对其"老东家"米里设计局,在米-28的设计阶段非常强调生存能力。米-28在座舱、发动机舱等关键部位敷设了钛合金装甲,两名机组成员的座椅周围甚至安装了全方位钛合金护板,飞行员称之为"钛合金澡盆"。光是用于防护的钛合金总重就达到了350公斤,是全世界武装直升机中钛合金用量最多的,同时也是唯一一款对飞行员采用了全装甲防护结构的武装直升机!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米-28高强的生存能力不光仰仗着钛合金。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米-28在座舱观察窗安装了全新型防弹玻璃,前向厚度为50mm、侧向38mm,可分别抵御12.7mm和7.62mm口径高射机枪子弹的直射。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同时,这种防弹玻璃不仅能减小电磁波的散射,还能增强微光的通透率,使得飞行员夜间或恶劣气候环境下依靠单兵夜视仪就能完成飞行,无需打开主动探测设备,从而降低了自身信号被地方捕捉的风险。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米-28N冠名以"夜间猎人"的绰号。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直升机要想飞行,旋翼是必不可少的,增强旋翼系统的可靠性与抗打击能力同样是武装直升机生存能力设计的重中之重。米-28在主旋翼的桨毂应用了钛合金结构,为此甚至不惜降低旋翼分配功率。桨毂与桨叶之间的连接用弹性橡胶——金属结构代替了故障率较高的机械铰接,并且无需润滑。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主旋翼的5片桨叶采用了蜂窝结构,并用凯夫拉纤维作为增强体,可防御轻武器的射击。米-28的传动系统即使在丧失滑油润滑的情况下依然能坚持飞行半小时左右,足以使得受损直升机脱离前线并返回到安全阵地了。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起初米-28安装了两台VK-2500型涡轴发动机,然而这款发动机大量使用了产自乌克兰的零部件,俄乌关系恶化后俄罗斯使用完全国产化型号来代替。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米-28发动机舱的布设位置令人拍案叫绝,两台发动机之间用主减速器隔开,避免了被"一窝端"进而丧失动力的可能。发动机进气口装有导流机构,可避免吸入异物,具备良好的机场适应性。米-28的机内油箱通过填充耐燃泡沫和惰性气体保护,当受到弹片侵入后可自行封闭,避免了泄露的可能。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信息化时代,武装直升机的电子对抗能力成为了提升生存性的重中之重。米-28N在小翼的翼梢分别挂载一座紫外烟导弹告警装置,并拥有干扰能力。前机身两侧还各有一个定向能红外对抗系统,通过高能级能量流破坏敌方红外制导防空导弹的导引头。米-28N在机体内部同时整合了2组32枚红外热焰弹和金属铂条发射器,分别用于干扰红外成像和雷达制导防空导弹。

飞行的钛合金澡盆!闻名于帝国坟场的传奇武直—米-28

飞行员在操纵飞机的同时兼任指挥官,座舱显示系统整合了激光、雷达、红外等告警信息,高性能机载计算机可在屏幕上显示出目标的威胁程度,以便飞行员做出判断并提前采取机动规避。可以认为米-28N的生存性是全世界武装直升机中当之无愧的王者。2016年全新型的米-28NM正式亮相,新一代"浩劫"将展翅于世界的天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