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成中超放開外援政策嗎?如果放開,你覺得每場比賽上幾個外援為宜?

邊城醉釣


增加外援人數,有三大好處:

一、可以提高中超聯賽的整體水平,有利於中超聯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提高自己的商業價值,為中超俱樂部最終盈利打基礎。

二、能夠提升中超聯賽的整體技戰術水平,促進國內球員踢球水平的提高。

三、可以增加外援之間的競爭,調動外援的積極性。

至於上場人數,考慮到中超球隊還要參加亞冠聯賽,目前還是以四人為宜。至於是不是3+1則不限制,根據自己球隊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
但增加外援人數的同時要有


配套措施。

一、要限薪,必須要徹底摒棄金元足球,要制定合適的薪資結構表,要把中超聯賽喜歡引進大牌球員的習慣徹底扭轉過來。

二、要允許俱樂部組織自己的青訓球員踢低級別職業聯賽,要保證我們自己的青訓球員有晉升職業聯賽的路徑。

三、要適度擴軍,在增加中超聯賽外援人數的同時,還要擴大國內球員的保有量,帶動國內球員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增加球員的比賽密度,做到通過聯賽拉昇球員的體能。
總之,搞好聯賽是一盤大棋,要綜合考慮。而只有徹底搞好聯賽,國足水平才會有真正提升!


中超快評


我是贊成中超放開外援限制的,外援數量上球隊註冊6人次,上場4人次和亞冠接軌。如果要打造有競爭力的聯賽,就離不開高水平外援的推動,近兩年中超球隊在亞冠上的成績已有下滑趨勢,其實外援水平沒變,只是本土球員和日韓相比差距在拉大。

目前中超的本土球員,只要實力還可以的,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壓力,因為中國的好球員實在太少。特別是前兩年的U23政策,只要相對優秀一點的U23球員,轉會費、簽字費,工資等都是天價,這種與身價嚴重不符的,在中超算普遍現象,其實就是典型的“溫水煮青蛙”。這些球員可能在國內賽場踢得風生水起,但到了亞冠或國際賽場,對抗不足,基本功不紮實,技術變形等等都會暴露無遺。



強如中國本土金靴武磊,在西班牙保級球隊連主力都踢不上,本賽季西甲還未破進球荒。而隔壁日韓的孫興慜、久保健英等早已坐穩了各自俱樂部主力位置甚至是球隊核心。當然並不是說放開外援限制馬上本土球員能力馬上就能提高,足球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年累月的系統工程。但是如果我們的國內球員能長期在高水平外援身邊踢球甚至和他們競爭上場機會,絕對是好事,畢竟壓力就是動力。


為什麼這兩年“出口轉內銷”的球員那麼多,因為他們知道國內生存空間大,競爭壓力小年薪都是幾千萬起步,所以失去了去國外學習的動力。如果放開外援限制同樣的身價俱樂部可以請高質量的外援了,他們還會回來嗎?比如號稱“曼城名宿”的胡睿寶回恆大的年薪3000萬,可真實水平值這個價嗎?

號稱亞洲第一聯賽的中超。因為大量高水平外援和世界名帥的加入,提高了中超的曝光度以及關注度。其中,聯賽的觀賞性、上座率,也是亞洲其它聯賽所無法比擬的。如果再放開外援的政策,多引入一些像奧斯卡、保利尼奧、胡爾克等這樣高水平的球員,其實這和去五大聯賽踢球是一樣的性質。當然現在中超職業聯盟的成立肯定會很好的處理好俱樂部市場化運營、外援政策、球隊薪資結構等方面的問題,球迷們當然希望中超成為世界第六大聯賽,聯賽水平上去了國家隊水平肯定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阿牛305760510


並不贊成中超開放外援政策,這對本就如履薄冰的中國足球將是又一次重擊。

根據今日國內記者從青島黃海投資人王澤楷處得到的消息,足協或將於11月底出臺政策,將實行6外援政策,每場可以出場4外援。如果這一政策真的實行,中國足球在未來將只能在歸化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中超的格局已經很明顯,外援把持各隊的進攻體系已經成為了過去近10年的大勢。受此影響,國足在洲際比賽上,成為了徹底的防守大隊,而只有盾的球隊要取勝何其艱難。如果進一步擴大外援的人數,並放鬆上場限制,毫無懸念,外援開始主持俱樂部各條線將成為新的大勢,國內球員通過聯賽獲得鍛鍊和提升的機會將變得更小。

其實,CBA的嘗試就已經在外援方面給予了中國體育警示。雙外援單場6人次的策略讓外援幾乎主導了聯盟,北京的王朝,四川的黑馬登頂都是外援興邦的典範,而這些所謂的成功對於中國籃球的幫助有目共睹,就是浮雲。為此,CBA已經在控制外援對於聯賽的影響,因為,那條所謂的“外援提升聯賽質量,幫助中國球員成長”的政策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

當然,更多的使用外援對於中國足球大肆歸化球員,讓其成為國家隊的主體的策略是很有利的。或許多年後,中國足球可以以此再次殺入世界盃,甚至取得更好的成績,但那樣的國足是否被國人所認同很有待商榷。


扣籃看臺


我個人認為如果中超放開外援就取消升降級,讓中超成為一項獨立賽事,在中超立足的全是豪門,中小俱樂部不去中超硬挺,不用勉強維持。

把中甲重視起來成為理性投資的俱樂部聯賽,與中乙、中丙等進行升降級。

中超雖取消升降級,但由於放開外援很有觀賞性,可以爭奪亞冠資格,參加亞冠比賽,因為都是豪門,又放開了外援,爭奪會很激烈,會有更多俱樂部輪流參與亞冠。

中甲可以限制外援,給更多本土球員展示的機會,

中超放開外援也要限制同時上場人數,在中超做替補踢不上比賽的可以去中甲歷練,中甲脫穎而出的球員可以去中超。

這樣一來,中甲球員只有努力才有機會踢中超,而能在中超立足的基本都是國內精英。

這樣做還有一個前提,中超俱樂部都是獨立自負盈虧的俱樂部,避免俱樂部高薪養好球員的現象出現。


巴山裡奧


中超聯賽應該疲除騁用外籍球員制。讓球場上重要位子由本國球員踢,這樣本土球員才能出新秀。


楊勇9711


我個人贊成放開外援政策,不要限制每場比賽的外援數量。可以參照歐洲足壇,隊內註冊球員只要有6人左右的本土球員就可以了。

1、儘快提升中超的競技水平和影響力,提高比賽的質量和觀賞性。

2、讓處於溫室中的本土球員加入到與外援的競爭當中去,這樣便於本土球員的快速成長,優勝劣汰是不變的法則。

3、吸引資本投入到中超聯賽,將聯賽的不規範性交給市場去矯正,不斷提升中超的商業價值。

4、隨著中超聯賽水平的提高,南美和歐洲的球員都會選擇到中國踢球,這樣會形成良性循環。

5、足球並不只是中國的,而是世界的,限制外援數量顯得太狹隘了。如果歐洲也這麼狹隘,還有會C羅和梅西嗎?

足球商業化是大勢所趨,我們不僅為了保護本土球員去限制外援在中超的出場,這樣做既不利於中超聯賽的發展,更不利於本土球員的發展,所以建議中超聯賽放開外援的限制,不限制外援數量。


丹丹聊足球


眾所周知目前中超的外援政策是3+1,其中一個是亞外。我們近鄰日本的J聯賽今年就放開了引援的數量,每場最多能上場5名外援,此舉是為了吸引優秀的外援加入到J聯賽的大家庭中。外援數量的增加,第一能提高本國聯賽的觀賞性,第二也能讓自己的聯賽在亞冠中有更強的競爭力。

而像我們的中超聯賽,一直喊著要成為全球的第六大聯賽,一邊又限制著外援,像日韓等國的球員在五大聯賽遍地開花的時候,我們就只能由武磊這根在西甲的獨苗而支撐著最後的臉面。

如果放開外援的政策,多引入一些像奧斯卡、保利尼奧、胡爾克等這樣高水平的球員,那麼中國球員每天都能跟高水平的外援同臺競技,這跟去五大聯賽踢球是一樣的性質。放開外援政策肯定會壓縮到本國球員的生存空間,這樣正好能增加成才率,也給中國球員能有更大的生存壓力而去不斷的提升自己。

目前在中國的本土球員,只要實力還可以的,基本沒有什麼競爭的壓力,因為中國的好球員實在太少。特別是前兩年的U23政策,只要相對優秀一點的U23球員,轉會費、簽字費,工資等都是天價,這種與身價嚴重不符的,在中超聯賽經常發生。如果有同等位置的外援來競爭,那麼就能促進一個良性循環的作用。

昨天下午,中甲最後一輪開打,已經確定衝超成功的青島黃海主場迎戰南通支雲。據黃海老闆透露,足協或將於11月底出臺政策,將實行6外援政策,每場可以出場4外援。

這個消息,可夠勁爆的。目前中超實行的外援政策是註冊4外援,每場比賽僅能上3外援。也就是說,在本賽季結束之後,中超所有球隊,都得補充外援。轉會市場上,勢必又將掀起一番大的的風雨。

足協,這是怎麼了?要知道,這幾個賽季,為了讓國內球員有更好的發展,出臺了U23政策,並開始“限制”外援。怎麼突然之間,就開了這個口子了呢?這,是大勢所趨。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日韓聯賽都已經逐步放開外援政策。而亞冠,也將逐步增加外援名額。同時,中國賽場上,今年也反生了變化,那就是以艾克森為代表的歸化外援的出現。這部分人,在聯賽的賽場上,如果都算內援的話,無疑將破壞聯賽的公平性。

外援名額增加到6人,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廣州恆大了。目前,恆大的外援有保利尼奧、塔利斯卡、樸志洙,加上已經歸化成功的阿蘭、高拉特、艾克森、阿洛伊西奧,這些完全夠用,還有盈餘。也就是說,恆大在賽季結束後,不用再買外援了。

不過,這個政策出臺後,對於國內球員,將是一個巨大的衝擊。一場比賽,三個換人名額:一個給U23(保證場上始終有一名該年齡段的球員),剩下的兩個,很多教練的第一選擇,估計就是外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