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謁董作賓墓:甲骨兩甲子,世間一彥堂

中新社臺北11月3日電 題:謁董作賓墓:甲骨兩甲子,世間一彥堂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

1899年,清末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偶然發現了殷墟甲骨文;120年後的今天,這一“漢字源頭”成為聯結兩岸中華傳統文化根脈的重要研究領域。

台湾写真: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

圖為董作賓墓園石像、蔣介石輓額及人物生平。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2017年,作為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甲骨文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甲骨發掘、研究歷經兩個甲子,雖經戰火亦未中斷,兩岸多位學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歷史文物陳列館主任黃銘崇近日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岸甲骨文研究領域的交流一直在進行,目前大陸研究甲骨的學者學生很多,甲骨學已屬顯學,臺灣專門研究甲骨的學者雖不多但各有建樹,兩岸可相互學習,實現互補。

甲骨學界的高峰,一般認為是“四堂五老”。“四堂”代指郭沫若(鼎堂)、董作賓(彥堂)、羅振玉(雪堂)和王國維(觀堂)四位早期甲骨學大家。其中,董作賓在1928年至1937年間,主持或參加了安陽殷墟15次發掘中的前7次和第9次,並於1933年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成為甲骨斷代學奠基之作。郭沫若亦曾公開表示,“卜辭研究,自羅、王而外,以董氏所獲為多。”

近日,記者前往位於臺北市南港區的董作賓墓園憑弔。墓園為傳統中式風格,主碑前立有兩座小石碑,一座刻以董作賓畫像,一座則是其生前書寫的甲骨文書法“依禮義為安宅,棄名利如土苴”。墓碑正後方,有蔣介石所書“績學貽徽”四字輓額以及臺靜農所撰人物生平,旁側還有一尊青銅色的董作賓石像。

由墓園西行不到一千米,是董作賓生前供職超過三十年的“中研院”史語所。1986年,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落成,當初由傅斯年、董作賓、李濟等人帶往臺灣的3萬多片甲骨中有逾2.5萬片收藏於此。

館中一隅正在舉辦“雷電八風——甲骨文天氣預測特展”,目前全世界僅存兩件的帶刻辭鹿頭骨之一赫然在列。2013年至今,陳列館已陸續舉辦“鑿破鴻蒙——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週年特展”“甲骨明星展”等多個甲骨文主題展覽,數十件甲骨精品向公眾展示。

黃銘崇認為,通過開放展覽,可以培養民眾的興趣、提高年輕學生學者研究甲骨文的熱情,未來還將繼續以不同主題展出館藏甲骨,並配合青銅器、石雕等,加深參觀者對殷墟的整體印象。

兩年前,一場名為“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在臺北舉行。策展人黃華安父子往返兩岸多地1.5萬餘公里,蒐集大量資料,重現了包括董作賓在內11位“民國大家”的兩岸遺蹟。

黃華安對中新社記者說,董作賓曾在戰亂中耗費十年心血,完成著作《殷歷譜》,胡適稱讚其“真可以說是做到了‘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境界”。史語所在四川李莊時期,董作賓常因庶務問題和傅斯年大吵,但都是白天拍桌子瞪眼,晚上徹夜長談。正是通過這些故事,展覽得以向公眾再現出一個有血有肉的甲骨學大師董作賓。

談及甲骨文研究的前景,黃銘崇說,推動甲骨學研究和把甲骨文當做一種研究材料是不同概念,如果能建立一個甲骨文資料庫和研究平臺,開放給包括古文字、跨文化、世界語言等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者共用,將更有助於甲骨文研究的發展。甲骨文研究的未來,仍需要兩岸共同努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