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一)博物館重金求「字」

2016年,河南安陽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對外發布了一則【重金求字】的懸賞:

  • 破譯一個未釋讀的甲骨文,獎勵10萬元,
  • 對爭議很大的甲骨文,做出「李菊福」的新解釋,獎勵5萬元。

不管你是民科還是官科,都可以參與釋讀,只要你遞交釋讀論文,並通過專家委員會的審核,就能拿豐厚大獎,圓你「學霸夢」。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2018年,經過專家委員會評審獲獎論文「出爐」,獲得一等獎十萬元獎金的是學者蔣玉斌,就是下圖這位青年才俊: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員蔣玉斌

蔣玉斌釋讀出來的甲骨文是一個「蠢」字,論文名字叫做《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

該論文已經發表在復旦大學學報上。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論文截圖,引自注1

那麼,為什麼這篇論文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同,這個甲骨文「蠢」字的學術意義在哪裡?

可能沒有經過相關學術訓練的人,讀這篇論文有點吃力,那麼下文,我就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解讀一下。


(二)蔣學者證「屯」釋「蠢」

既然蔣學者釋讀是甲骨文的「蠢」,那也就說明在這之前,在甲骨文中沒有發現「蠢」。

我們來看2013年出版的《字源》一書,所收錄的「蠢」字,最早只能追溯到東漢成書的《說文》中的「古文」: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2

這個字其實是「蠢」的一種異體——從「」從「屯」,如果有些偏旁無法顯示看下圖: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說文》中所謂的「古文」其實是「戰國文字」,很大一部分來自西漢時期發現的《孔壁書》(不懂自行百度),這是歷史上首次發現「出土文獻」。

歷史上出土的一些戰國古文字,經過漢、唐、宋等歷代學者的整理集結成書,如:《汗簡》和《古文四聲韻》、《集篆古文韻海》等,從而流傳了下來。

今天一般把這些字叫做「傳抄古文字」,以區別清末以來的出土文字:甲骨文、金文等等。

除了《說文》中從「」從「屯」的「蠢」字,在傳抄古文字中,「蠢」字還有以下幾種寫法:【注3】

  • 從「戈」從「春」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字形出自宋代《集篆古文韻海》

  • 從「屯」從「日」從「蟲」的「蠢」字(也就是「蠢」的初文):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字形出自《古文四聲韻·三體陰符經》

  • 還有一種似乎是訛變字體,不知道該怎麼隸定為楷書: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字形出自《集篆古文韻海》

  • 在戰國陶文中,有一個從「春」從「心」的「惷」,在戰國、秦漢文獻中通假過「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4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5

綜上所述:目前「蠢」字最早只能追溯戰國時代,有四種寫法(不算訛變字形)。

搞清楚這個,我們再回這篇論文。

蔣玉斌發現甲骨文的「黃組卜辭」中有這樣一個未釋字,暫且稱作【A】,字形如下圖: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甲骨學中的「某組卜辭」也就是以「貞人斷代法」,「黃」是貞人的名字,目前斷代為第五期:

大一點字形看得比價清楚: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蔣玉斌通過歸納卜辭用法發現,【A】字大多數在方國名、地名之前,而這些方國和地名都是商王將要征伐的對象: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1

而且這個【A】字與甲骨文的「屯」字形上十分相近,如下圖的比較: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甲骨文的「屯」是於省吾先生釋讀出來的: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葉玉森、董作賓等人將【A】字釋為「矛」或「茅」,李學勤先生釋為「禺」,在卜辭中通「遇」。

連劭名、朱岐祥等人認為【A】字就是「屯」的初文: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蔣玉斌也認為【A】字就是「屯」,說簡單一點,二者的區別就是一個「空心」,一個「實心」,不同的人書寫方法不一樣而已。

我將甲骨文的「屯」字用黑筆填實,字形確實相似: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蔣玉斌同時認為西周金文中的「屯」字跟「A」字字形相同,字形演變有跡可循: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春」從「屯」從「日」,「屯」也是聲符,「古無捲舌音」,屯、春古音相同,為舌頭音。

甲骨文「春」字有一種異體字,字中的「屯」,跟【A】字一樣,如下圖: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好,通過梳理字形演變,基本上可以確定:【A】字就是甲骨文的「屯」的字形之一。

如下圖「屯」的a、b兩種字形,b字形是於省吾先生釋讀出來的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那「屯」跟「蠢」字又是什麼關係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兩點:

第一,「春」從「屯」得聲,「蠢」從「舂」得聲 ,「屯、春、蠢」的上古音相同,有通假的條件。

第二,「蠢」的「愚蠢」之義是後起義,是假借義。「蠢」的本義是「蟲動」,在先秦古文中,「蠢」經常引申表示:不安分、不老實,圖謀不軌想造反的勢力,所謂的「蠢蠢欲動」也。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1

上文說過,蔣玉斌發現【A】字都是出現在商王將要征伐方國和地名前面: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A】字就是甲骨文的「屯」,從上述先秦文獻中的辭例可以推勘出:

「屯」在卜辭中就當「蠢蠢欲動」的「蠢」用,「屯某方」就是「蠢某方」,意思就是將要造反的方國: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1

在編號為「9」的卜辭中,【A(屯)】當作「屯兵駐紮」的意思來講: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1

所以,在上述甲骨卜辭中的「屯」字表示兩種意義

  • 「囤聚、聚集」,從本義「草木勃發」引申而來。
  • 假借表示「蠢動」。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廣雅.釋詁三》:「屯,聚也。」

《楚辭.離騷》:「屯餘車其千乘兮,齊玉軑而並馳。」

三國魏曹植〈七啟〉:「鳥集獸屯,然後會圍。」

同時,蔣玉斌還釋讀出下列西周金文字形——從「戈」從「屯」,本義為「切斷」,假借表示「蠢動」之「蠢」: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注1

西周金文中「戈」從「屯」的「蠢」,演變出上文說的傳抄古文字中的四種戰國字形。

那麼,整個「蠢」從甲骨文到楷書就完整了。

我們再來理一下演變過程:

  • 甲骨文「A」字就是的甲骨文「屯」,本義是「草木初生」,引申表示「叢聚、聚集、屯集」,假借表示「蠢動」。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 西周金文中假借從「戈」從「屯」的「(戈屯)」字來表示「蠢動」之「蠢」,「(戈屯)」的本義是「斬斷、割斷」,造字意圖是「用戈斷草」。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 到戰國時代,「(戈屯)」字演變出上文說的傳抄古文字中的幾種字形。因為「屯、春」古音相同,作為音符可以通用,「戈、栽(上部)」是同意偏旁,可以通用。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 在戰國時代,同時也出現了「蠢」的初文,也即從「屯、日、蟲」的字形,比「蠢」只少了一個「艹字頭」。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 從小篆開始,「蠢」字完全形成: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我們再將「蠢」字的古今文字演變脈絡補全,從商代甲骨文一直到今天的楷書:

咬文嚼字:價值十萬人民幣的「蠢」字

(三)結尾語

所以,蔣玉斌的論文就是將黃組卜辭中的「屯」字釋讀出來了,而這個「屯」字通假「蠢」最為常用。

也搞清楚西周金文的「戈屯」字也通假「蠢」,後來又演變成《說文》古文中的「戈春」字。

從「春」從二「蟲」的「蠢」是一個後起字,出現得比較晚,最早不早於戰國中晚期。

這個論文的學術意義就是:

搞清楚了甲骨文「屯」可以當「蠢」用,僅此而已。

可能你疑問,這不能吃,不能喝,不產生一分錢的經濟價值,有何用?

正如胡適先生所說:發現一個字的古義,與發現一顆恆星,都是一大功績。

學術就是學以致知,而非學以致用。

同時,這也是傳承我們的文化,三千年多年前的文字,我們仍然可以理解,這本來就是是一個奇蹟。

所以,重金求「蠢」,為往聖繼絕學,意義非凡!

----------------------------

參考文獻

  1. 蔣玉斌. (2018). 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60(05), 124-136+144.
  2. 李學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1170
  3. 徐在國(2006),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下1335.2
  4. 《甲金篆隸大字典》編寫組. (2010). 甲金篆隸大字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頁742
  5. 同注2,頁9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