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王家卫曾说:“香港二十年才出一个刘德华。

也有人说:“刘德华,唱不过张学友,演不过梁朝伟。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年近60岁,至今仍一直活跃在演艺圈的刘德华,早已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又不可复制的完美偶像。

在他身上,“偶像”这个词,在精神层面上像戴着闪闪发亮的光环,让仰望的人,心存敬佩与敬畏。

被封神的是大众心目中的“刘德华”,但40年如一日,他乐此不疲地去履行这个完美偶像的义务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01 劳模刘德华

“勤劳”是刘德华身上最具标志性标签之一。

《新快报》评论:他是娱乐圈公认的劳模,他的勤奋与敬业在业界有口皆碑。《法制晚报》评论:他的人生轨迹反映了一代香港人脚踏实地的开拓精神。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而对于大众把他比作“劳模”,刘德华自认:“我绝对是一个勤劳的人,别人讲我勤劳我会很开心。

并表示,歌唱得好不好,戏演得好不好,这个人帅不帅都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勤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共同的标准。

刘德华说的这些话,或许会让今天部分有“护崽心态”的粉丝误解:看,超级偶像也是这么说的,歌唱不好戏演砸了没关系,我们的爱豆都这么努力了,就不要再苛责了!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显然,这个“努力”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今天的粉丝对喜爱的偶像有极大的宽容度,很多粉丝认为,类似偶像淋雨拍戏、带病演出,就是“非常努力”了,但他们忽略了结果。

而在刘德华看来,所有的“勤劳努力”,却只有一个评判标准,那就是“结果”:是不是能更好地完成作品。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早期唱歌,有一次演出,歌曲后半部分原本应该是升半个调,结果他升到一个调,后面全程不在调上。懊恼是懊恼,但回去还是拼命练,再次演出,竟然把上次的八个记者再次请来。

也许观众有很大的宽容度,但不断让自己业务精进、做出好作品,这却是作为艺人的自觉。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作为艺人,作品是最好的名片。

劳模刘德华,并非只是一个响亮的名号。

40年的演艺生涯,电影、电视剧、音乐、演唱会等等,交出来的成绩单,让同时期的艺人自叹不如。根据目前网络数据,统计如下: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最忙碌的时候,一年放假一个月,两个星期陪父母,两个星期陪女朋友。2017年年初在泰国拍广告,坠马摔伤。修养200多天后,拄拐复工宣传《拆弹专家》,这成为他从业四十多年中最长的假期。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2018年底红磡演唱会因个人身体问题而终止,近期已有2020年2月有12场演唱会的安排,其中7场是补开2018年那暂停的几场。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刘德华曾经说过,开演唱会是又累又不赚钱的工作,很多时候还要倒贴,但这是一个难得的和歌迷交流的机会,所以还是要开的。

以刘德华会代表的香港艺人,他们的勤劳,不仅表现在事业高峰期高产量又保质的产出,还在于不断延长的艺术生命周期。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对比同时期的内地和台湾艺人,鲜少有在他们这个年纪还一直这么活跃于演艺圈的。对此,著名娱评人黄佟佟曾提出了一个观点:

并不因为他们比这两个地方的艺人强,而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更为迫切的商业性和更为传统的梨园性

香港艺人把自己以及自己从事的演艺事业,当成一门生意。既然是做生意,那就要讲究门面、讲究声誉。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2018年底,刘德华红磡演唱会最后几场停演,不是“退票”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明星社会美誉度、背后赞助商的信任、幕后几百上千人舞伴的努力、粉丝千里迢迢奔来的成本……如今2020年的补场安排,更是说明了艺人对商业信誉度的珍视。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另一方面,香港艺人依然有梨园的传统,他们并不把跑场子视为屈辱,而是把观众奉为衣食父母。

在粉丝狂热的呐喊里,感受自我生命力强大激情的绽放,这或许是他们豪言壮志说要唱到80岁的吸引力所在。

02 高情商刘德华

关于刘德华的“高情商”,坊间传闻也追溯到80年代。

当时的刘德华,刚结束无线艺员的培训,还没有拍剧的机会。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那时候的无线电台,大楼简陋,上下班时间,电梯经常人满为患。

刘德华每次乘电梯,关门前总要先按住开门键,探头往外看一眼,只要电梯未满,不管外边是台长还是清洁工,他都会耐心等待。即使电梯满载,他也会向外面等待的人打一声招呼,再关门。

时间久了,大家虽然叫不上他名字,却都认得这个“电梯工”。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后来,许鞍华导演的剧情片《投奔怒海》,临开拍却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周润发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个彬彬有礼的“电梯工”。

《投奔怒海》里的翻译官祖名,让刘德华获得第2届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的提名。

后来,刘德华一直说,自己的演戏生涯开始,最感谢的是周润发。但在大众看来,最该感谢的是他自己的高情商。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成为巨星后的刘德华,始终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行走于演艺界。

最近有网友发出了《唐人街探案3》剧组聚餐的照片,刘德华和王宝强的合影,又引发一波回忆杀。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15年前,冯小刚拍《天下无贼》,王宝强第一次见到刘德华,连着两次下跪。刘德华见状,也连忙跪下还礼。

一个有着“天王”头衔的大明星对一个无名小卒的下跪,不摆天王的架子,只是作为尊重。礼貌下跪去还礼,这是一个前辈对晚辈的尊重。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如果说,这种令人舒服的接人待物方式,就是高情商,那显然只是对“高情商”的浅层理解。

而情商,还包含了人在情绪控制、意志、挫折耐受力等方面的品质。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当被不断地否定时,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是“愤怒、委屈”,甚至有的人会长期、深深地被困囿在这样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但高情商的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刘德华当年写了首歌叫《情是那么笨》,为此被黄霑连续骂了三年,说“没见过写情歌写的这么笨的人,写得狗屁不通”。

后来刘德华为巫启贤写的《心酸的情歌》,获得第十七届十大中文金曲奖,这是他第一次以填词人的身份获奖。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演戏方面,一开始也是一直被吐槽“不会演戏”。陈可辛就曾公开说,“刘德华演技太一般了”。

十几年过去了,陈可辛终于认可刘德华的演技,并找了他拍《投名状》。

你说我做不到,那我就明天做到,后天做到,我能撑到我做到的那一天。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不仅是让别人舒服,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都舒服;不仅能与外界的和谐愉快地相处,更是对自我内心情绪的控制和韧性地锤炼。外界纷纷扰扰,我却能专注于“做好这件事”本身。

这才是刘德华真正的高情商。

03 偶像刘德华

上个世纪80年,香港歌手陈百强,有一首歌叫《偶像》。

歌词中写:

今天的他不错是偶像,每一分姿采,为万众仰望,可知他的心却是两样。有几多悲伤,有几多惊慌,天天心中都背负重量。每一分偏差,全受到注目,他的一生包括泪与汗,统统基于观众着想。

写的是作为偶像,台前光鲜艳丽,可为此而付出的辛苦和心酸,却只能自己吞进肚子。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偶像,对刘德华来说,既是他成功的方式,也是被符号化了。

1985年,刘德华拒绝TVB加签的要求,被雪藏了400多天。此后,刘德华遇到了《法外请》、《旺角卡门》,也才有了后来的多个影帝。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别人说他唱不过张学友、演不过梁朝伟,他便走出了一条影视歌多栖的道路。

到如今,他说的最多的是,“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

就像当初,他决定离开TVB,现在看来对他来说是最正确的选择;可是谁也无法说,当时留在电视台的梁朝伟,就不是正确的选择。

只能说,适合他们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他们都选择了最他们自己来说是对的道路。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选择这样的方式,刘德华成为了几个年代的人崇拜的偶像,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勤劳踏实、奋斗不息的品质,也看到了谦卑待人的人格,不断自我鞭策的源源动力。

他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榜样,而这么多年,他也乐此不疲地做着人们眼中的“完美偶像”。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鲁豫曾问他,当最终失去了饰演王家卫电影《春光乍泄》里张国荣演的那个角色时,会觉得遗憾吗?

他坚定地说:“不会,我相信我自己,我只会觉得他失去一个发现刘德华好的地方的机会。

看,偶像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用一种非常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已发生的事情。

刘德华再开演唱会,58岁红了40年的巨星,为何还这么拼?

偶像,是永远充满正能量,永远自信,永远能给仰望的人带来鼓励。他深谙自己身上被套上这样的光环,因此也按照这个标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无限地去靠近。

人生在世,身上总会背负各种各样的“包袱”。对他而言,偶像包袱即使某些方面束缚了他,但“偶像”仍是他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