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成事不必在我

说起辛亥革命,大伙都知道孙中山,但有一部分人却不知道黄兴。因为现在的教材中对黄兴这个人的介绍确实少的可怜。可以说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对中国革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兴是湖南长沙人,小编的老乡。因为是老乡的缘故,所以,每次谈到辛亥革命我都会想起这个人,也一直都想写写他,只是关于他的史料,能够接触到的并不多。今天这篇文章写得肤浅一点,还请各位看官能够接受并原谅。

黄兴:成事不必在我

一、秀才造反的革命道路

黄兴出生在一个名门家族,从小都受着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于1896年考中秀才。由于对军事的爱好,他父亲也不惜重金聘请了日本教官给他讲授军事理论,带领其练习骑马、射击等,这为他后来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进行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黄兴都没有过反清的念头。他的反清革命意识产生于1903年俄国侵占中国东北,而清政府在这种侵略中却碌碌无为,这就激起了黄兴的革命意识,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使国家独立和富强,自此之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1904年他回到长沙后,联络志同道合的同志组建了华兴会,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同年9月,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但由于被叛徒出卖,起义未成,黄兴不得不逃往日本。

黄兴:成事不必在我

二、孙黄联手的革命情谊

在日本,黄兴结识了孙中山,两人一见如故。孙中山和黄兴,一个长于理论和宣传,一个长于组织和军事,可谓志同道合真同志、珠联璧合好搭档,人们常以“孙黄”并称。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两人并肩战斗,共同谱写了辛亥革命的伟大篇章。

黄兴是谦逊的。虽然他具备了做领袖、演主角的大部分条件,但他自愿担当配角。从孙黄认识开始,他就一直有着这样的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黄兴力推孙中山为总理,孙中山顺利当选。1907年,章太炎质疑孙中山经费分配不公而提出倒孙,改选黄兴为总理时,黄兴坚定的站在孙中山的一边,平息了这次内部的动荡;1909年,面对陶成章的再次“倒孙”,黄兴依然不为总理职位所动,拒绝召集会议,多方做思想工作,再次平息了“倒孙”风波。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也正是黄兴的鼎力帮助,孙中山出任了临时大总统。

这些事件都足见黄兴对孙中山的尊重与推崇,也反映了黄兴丝毫不顾个人利益,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

黄兴:成事不必在我

三、分道扬镳后的继续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前,孙黄就有一些分歧,但都以黄兴的让步而化解。孙黄的分道扬镳则是因为二次革命。这两个曾在一个战壕中的战友,因为对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上产生了分歧。面对孙中山的指责,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缝;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后,对于国民党的出路上两人再度出现分歧,黄兴没有再参加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但是当有人挑拨他组建政党与孙中山的革命党对立的时候,他却不为所动,说“党只有国民党,领袖唯有孙中山,其他不知也!”

这里我不想讨论孙黄的决策上孰是孰非,单纯从历次黄兴对孙中山的礼让来看,我对黄兴的人品是充满着崇敬的。

1915年蔡锷密电远在美国的黄兴准备发动讨袁运动,黄兴毫不犹豫的给与了蔡锷帮助,并多方联系国内人员协助孙中山,自己在国外四处奔波多方筹款,从而促成了“护国运动”的顺利开展。

1916年,黄兴回到上海,孙黄关系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只是这一时期的黄兴已经积劳成疾,不久就因病去世,孙中山亲自主持了他的丧礼。

黄兴:成事不必在我

纵观黄兴的一生,小编既敬佩又感觉到遗憾。敬佩的是其崇高的品德和为革命矢志不渝的精神,遗憾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本还想发几句感慨,却也无语凝噎,就此打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