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吗?为什么?

firesteal


关于项羽,自古以来赞美他的声音就连绵不绝,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他在跟刘邦的斗争中展现出君子风度,比如鸿门宴,刘邦跑过去给项羽请罪,范增就告诫项羽借机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并没有听从。后来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当人质,口头上说要煮了他逼刘邦就范,刘邦不在乎,项羽最后还是放过了刘父。

除了君子风度,就是项羽视死如归的气势,项羽兵败以后,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他选择自刎,不仅自刎,还让同乡拿自己头颅去领赏,的确是大丈夫作为。

如果从一个旁观者角度看待项羽,他的确是一个英雄。但是如果置身楚汉争霸局中,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项羽是英雄不假,但他是一个局部的英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英雄。

项羽的英雄行为完全是他自我意识的反应,是任性妄为的英雄主义。一方面,项羽的确有一些义举,另一方面,他又残暴弑杀,比如坑杀几十万战俘,绝对惨无人道,杀子婴杀义帝也是毫不手软。项羽的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这里,对于最重要的兵马,项羽也是区别对待,对于自己的同乡,项羽爱护有加,对于其他兵将,项羽表现的浑不在意。同样是给项羽卖命,为什么待遇差别那么大呢。正因为如此,许多有才能的人纷纷脱离项羽,比如韩信、英布等等,底层士兵也是得过且过,因为给项羽卖命不值得。最可惜的是,项羽身边最亲密的谋士,被他尊称亚父的范增也遭到他的猜忌,最后孤独出走,病死路上。这样的项羽,他不失败谁失败呢。

项羽到死的时候,他也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是在怨天尤人,说这一切是老天不让他成功,是自己太倒霉。在项羽的自我意识里,自己侠肝义胆,天生神勇,应该是天之骄子,应该是天下共主,怎么就被刘邦一个小人打败了呢,他内心一万个不服气,又觉得是老天跟他作对,活着也是耻辱,所以自杀了。

跟项羽一比,刘邦大大不同。刘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有自知之明,另一个就是利益至上。刘邦是乡镇亭长出身,这个亭长还是他混到四五十岁才混来的,说白了,比小混混高级不了多少,跟项羽那样的贵族世家出身相比,简直低的不能再低了。

出身不好不说,刘邦本身也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刘邦就有一个好处,善于结交各种厉害人物,并且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他所用。像萧何、樊哙之类倒还好说,都是他的同乡,但是张良、韩信这样的厉害人物怎么都愿意受他驱使呢。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他有自知之明,他自己各方面能力欠缺,所以他从来不逞强,而是将这些事交给手下能人去办,如果意见相左,他都会虚心接受能人的意见。就比如说韩信,曾经在刘邦危难之际问他要一个假齐王的封号,刘邦气得要命,但是张良稍微一提醒,他立马就反应过来,说要给韩信真的齐王坐坐,这等低姿态,在大王里面也是没谁了。实际上那些能人除了权力金钱之外,也都是渴望得到肯定得到信任的,刘邦作为大王经常姿态比他们都低,他们心理就会得到极大满足,所以会尽心尽力的卖命。

当然了,刘邦作为大王,可以对部下做出各种让步,根本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刘邦草根出身,无根无基,为了稳固壮大自己的势力,他只能对那些厉害人物委曲求全。几十年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生活,刘邦基本的脸面羞耻心什么的早就磨砺没了,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人才愿意团结在刘邦周围,共同对付项羽。

然而,刘邦利益至上的原则曾经帮他发展壮大,击败项羽,在他当了皇帝以后,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弊端就显现了,很多异姓王或者为了追逐个人利益,或者为了自保,开始反叛刘邦,比较典型就是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等等,后来取代燕王的卢绾居然也反了。要知道,卢绾跟刘邦不仅是同乡邻里,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兄弟,这可把刘邦气个够呛,还没来得及剿灭卢绾,刘邦就病死了。

可以说,自从称帝以后,刘邦就没有省心过,他一个又一个的剿灭异姓王,估计当年跟项羽打他都没有这么心累过,他为了讨伐韩王信,还跟冒顿单于交战,搞了个白登之围,差点没被困死。这时候刘邦年纪已经很大了,想想当年项羽面对四面楚歌的情景,恐怕心里一点都不会好过。

刘邦没想到对付完项羽还只是个开始,后来一个一个铲除异姓王,最后汉家的天下才算得上是稳固。刘邦跟项羽不一样,他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就算后面征讨异姓王搞得他心力憔悴,甚至有时候陷入绝境,但是他也不是一个会去自杀的人。也许在某些危急时刻,他也想到了死,但绝不会自我解决,从小到大,刘邦遭遇的磨难太多了,不挣扎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认输的。

刘邦也许会理解当时项羽自杀的心情,但是他绝不会做出自杀的事情来,实际上他就是一个打不死锤不烂煮不熟的铜豌豆,坚强着呢。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可以做皇帝,而项羽只能以失败告终。


一览众河小


关于刘邦是不是临终前才明白,项羽为何选择自刎?我认为不是临终前,而是刘邦早就明白项羽为何会自刎,甚至有可能项羽没有自刎前他就知道项羽会自刎。

因为虽然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但刘邦太了解项羽了。他了解项羽的胆气和英勇、仁爱和义气、重信誉和有气节,这些是项羽的优点,也是他致命的缺点,何况他本身又有一定的缺点,自负、暴躁。优点的致命,再加上本身的缺点,无疑是雪上加霜!

正因为他了解项羽的仁爱和义气,鸿门宴中他才会安然无恙,吕后和孩子在楚营才会安然无事,他的父亲刘老太公才会平安归来,但这一切刘邦却认为项羽有妇人之仁。如果有同样的机会,项羽早就死了好几次了。

他也了解项羽的英勇,肯定能料想到项羽能突破十面埋伏,到达乌江边,但刘邦也了解项羽的自尊、自负和气节,是不肯过江东的。

所以说,刘邦早就明白项羽为何会自刎,不必等到临终前。

至于项羽为何会选择自刎,看他自己怎么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段话出自于《史记》,这说明了一下四点:

一、项羽归咎于天而不自省,说明他已经认命了,已经无意面对现实了,既然无心也就无力改变现状了。

二、“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这是悲凉的孤独感和失败感!八千子弟不能共荣,只能同死!

三、以项羽极强的自尊心,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这也是他脆弱的一面,跟常败的刘邦相比,心理不够强大。

四、感觉愧对于江东父老,愧对于心。走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只能走鬼门关了。

综上所述,就是项羽为何自刎原因。这些连我们都能看出来,身为帝王的刘邦会看不出来吗?何必要等到临终前才明白呢?

不过刘邦临终前会和项羽一样有孤独感,但孤独感又是不同的。一个是诛杀兄弟、功臣的孤家寡人孤独感,一个是兄弟离散多战死的形单影只孤独感......


问礼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暴秦无道,历经二世而亡,秦末起义军中出了两位非常杰出的首领,项羽和刘邦。

本是推翻秦朝义军的同路人,最终却兵戎相见。项羽兵败,最终在垓下被围,突围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扼腕感叹,项羽本可东山再起,为何自绝前程。而作为当事人的刘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发现了当年的秘密。

楚汉相争,胜负未定

楚汉之争,是两大霸主之争,霸王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人们依然尊重他,后人对项羽也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世人认为项羽的勇猛古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媲美。

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为人奸诈,而且还很好色;而楚霸王项羽为人光明磊落,而且非常义气,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回想楚汉战争的四年,刘邦真的很艰难,从一开始便屡战屡败,有两个场景让他无法平静。

一、鸿门宴事关生死存亡的危机,正向刘邦逼近,刘邦却茫然不知。

与当时作客于刘邦军中的张良曾有生死之交的项伯,不忍心看到好友丧身于玉石俱焚的兵劫之中,于深夜暗入敌方军营,刘邦置酒相待,把樽祝寿,极尽殷勤;又与项伯约定,将自己唯一的爱女许配项伯之子。

在做了足够的铺垫之后,刘邦才向这位刚缔结了婚姻之约的“亲家翁”转入正题:“我进入关中,一土一木不敢妄动,统计吏民户口,封存官府库存,只为等待项将军前来处置。

分遣兵将,驻守函谷关,只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入,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日夜盼望项将军早日到来,岂敢有二心!恳请项伯兄代向项将军致意,我决无背叛自立之心。  

项伯连夜返回军营,把刘邦的话转告项羽,并真切地劝解:“如果没有刘邦先破关中,你能轻易入关?现在他立有大功而你却要出兵进攻,这是违背道义的。

不如借他前来解释的机会,以礼相待,重修旧好。”或许项羽本来就不愿意与刘邦由盟友变为仇敌,或许项羽认为刘邦的解释合情合理,他同意了项伯的意见,传令暂缓进攻。

但谋士范增却力主借机杀刘邦以除后患,项羽又处于矛盾的心态之中。  

次日清晨,刘邦率张良、樊哙等心腹人物,仅以卫士百人随行,前来项羽驻地鸿门,拜见项羽,化解危机。

二人相见,刘邦立即解释:“我与将军同心合力以攻秦,将军血战黄河以北,我转战黄河以南,我自己都未料到能先入关中,得以与将军在此重逢。

由于小人传言挑拨,造成了将军与我之间的隔阂。我面见将军,表明心意,一切听凭裁处。”

率直的项羽,听了刘邦这番似乎出自肺腑的表白,信以为真,甚至对自己一度想攻灭刘邦产生了一丝歉疚之情。   

酒宴开始了。项羽、范增、刘邦、张良四人,依据宾主之礼入席。樽盏交错,笑言相向,却总有一股杀气横压在宴席间——老谋深算的范增,多次目视项羽,让他下令诛杀刘邦,项羽心中已解除了对刘邦的敌意,故意假作不知;

范增一时情急,连举所佩玉三次,暗示项羽,必须痛下决断,项羽仍默然不应。

范增出招楚将项庄,命令他以舞剑助兴的名义,伺机在酒席间刺杀刘邦。项庄入帐,拔剑起舞,满含杀机的目光,不时瞟向刘邦。

剑花如涛,杀气骤至。心中忐忑的项伯,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借“对舞助兴”之名,也入席舞剑。

他故意以自己的身体封闭住项庄指向刘邦的剑路,项庄一时无法得手。张良对席间情势,了然于胸,连忙离席,招呼随侍帐外的猛将樊哙,伺机救援刘邦。

刘邦有了这位“守护神”,才觉得稍微放心。

随后,刘邦、樊哙借口离席,仅带四人取捷径返回霸上军营;留下张良一人虚与周旋。

二、彭城惨败   

汉王二年(前205)三月,刘邦利用项羽亲率主力出征田齐、后方空虚之机,亲率汉军主力,出兵东伐。刘邦此次出兵的声势颇大,汉军以及裹胁的“五诸侯” 联军共有五十六万人。

四月间,刘邦及其盟友的军队,三路并进,兵锋直指楚都彭城。由于楚军主力随项羽伐齐,汉军基本未经苦战,就顺利地攻占了彭城。

当时,项羽的都城虽然暂时失陷,但主力军队未曾受损,刘邦却错以为大局已定,根本没有对项羽的回兵反扑作出防范,只知道“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尽显得意忘形之相。

项羽闻报,令诸将继续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回师突袭。

从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而言,项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项羽的用兵方略,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围歼战而不是击溃战而展开的。

这固然表现出项羽蔑视对手的气魄,更重要的是项羽对双方实际战斗力的对比,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战事完全按照项羽的意图展开。

彭城一场恶战,项羽大展神威,自晨至日中,大破汉军。汉军被杀十余万人,溃不成军。楚军又乘胜追击至灵璧东面的睢水岸边,汉军被迫跳下睢水,淹死的尸体遮蔽了水面,睢水为之不流。汉王刘邦也被楚军重重包围,幸得一场大风,刮得窈冥昼晦,楚军大乱,刘邦才得以与数十骑遁去,免遭被俘的厄运。

刘邦准备回老家沛县携带家室一起逃命,不料项羽也派出军队追到沛县,搜捕汉王家眷。刘氏全家逃亡,被乱兵冲散。  

刘邦的父亲、妻子,却在逃亡的途中,被项羽部下所俘虏。

此后,他们以人质的身份,被项羽所扣押。

楚汉战争,虽然刘邦胜利了,但项羽就真的输了吗?人们依然尊重他,后人对项羽也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世人认为项羽的勇猛古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媲美。

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为人奸诈,而且还很好色。

如此说来,刘邦赢得了政治,却输掉了精神。十年帝位,征战不息    

刘邦登基之后,实在没有享受“天下太平”的安乐之福,一系列麻烦事,接踵而至,使得这位开国皇帝大有疲于应付的感觉。

在刘邦称帝的当年七月,燕王臧荼就率先起兵反汉了。刘邦不敢大意,亲自领兵平叛。用兵两月有余,才将臧荼俘获。刘邦封自己的好友卢绾为新任燕王,希望他能够镇抚地方,为自己分忧。

不料,后来卢绾的燕国也成为刘邦的一块心病。九月间,项羽的旧将利几起兵反抗。这次起兵的内幕,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又是刘邦亲自领兵平叛。

由此可见,这次叛乱声势和危害性必定不小。汉高帝六年(前201)十月,离刘邦称帝不过八个月,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诱捕了韩信;随后在“罪名”无法落实的情况之下,贬韩信为“淮阴侯”,限制居住在都城。

汉高帝七年(前200),刘邦亲率大军征讨韩王信和匈奴,匈奴首领冒顿巧设诱敌之计,以四十万精骑将刘邦所率的先头部队围困于白登山(今大同东),长达七日,刘邦面临着被俘的危险,史称“白登之围”。

幸得陈平巧设妙计,才侥幸逃脱。此后一直被视为汉家之羞。 

 

汉高帝八年(前199),刘邦再度亲率大军在东垣(后改名为真定,今河北正定)讨伐韩王信余部。此战刘邦尽管以优势兵力而获得胜利,但是似乎汉军伤亡很重。

汉高帝十年(前197)九月,很得刘邦宠信的爱将陈豨,在遭受猜忌的背景之下,利用其出任代国相国、并且“监赵、代边兵”的军政实权,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

北部边境烽火顿起,形势相当危急。

刘邦不得不再度亲征平叛。此次平叛之战,大规模的战争就持续长达四个月;从陈豨起兵到被太尉周勃击杀,时间更是长达一年多。

无论从规模之大,还是战况之烈而言,在汉家开国之后的平叛之战中可能均是首屈一指的。汉朝廷几乎是以全力来镇压陈豨叛乱的。不仅刘邦“御驾亲征”,而且太尉周勃也统兵参战。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正月,皇帝亲征平叛尚未归来,京城传出了令天下人更为吃惊的消息:贬居长安的淮阴侯韩信,暗中与陈豨勾结,准备在关中发起叛乱,幸亏被他的属官秘密举报,吕后与丞相萧何巧设妙计,诱韩信入宫,在长乐宫的钟室加以诛杀。  同年三月,刘邦与吕皇后密切配合,对另一位功臣诸侯王彭越实施了突袭掩捕、定罪废王、流放入蜀、中途携归、指令属官再度告发谋反、枭首洛阳、诛夷三族、醢其肉遍赐诸侯的残酷手段,灭其族,废其国。酿成了韩信受诛之后的又一场惨祸!  

同年五月,针对着乘秦末战乱之机、占据岭南三郡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的割据行为,刘邦深知以汉家朝廷的国力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南征,又不能承认其割据事实为合法,于是派出能言善辩的陆贾,出使南越,盛称汉家德高力强,凭借着一番令人信服的利害分析,折服了恃强不羁的赵佗。

赵佗接受了汉朝廷颁授的“南越王”封号,承诺了“和集百越”的使命。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只好强撑病体亲征平叛。乱事已经爆发,刘邦不得不以老病之身亲征。

此役大约历时三个月,刘邦本人还曾中箭受伤,总算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发生的燕王卢绾叛乱,更是让刘邦怒不可遏。因为,刘邦与卢绾曾经是关系最为亲密的朋友。

卢绾是丰人,与刘邦同乡同里。卢绾的父亲与刘邦的父亲就是好朋友,最为令人称绝的是,刘邦、卢绾同日出生,为此,邻居们牵羊送酒致贺两家。刘邦、卢绾两人自小到大,始终是好朋友。

刘邦为布衣百姓之时,卢绾就追随左右。及刘邦起兵沛县之时,卢绾就参与其中。

跟随刘邦入汉中时,卢绾为将军。在刘邦出关中东击项羽时,卢绾已经官至太尉。最亲近的朋友居然背叛自己,使得刘邦大感意外,倍感怒火攻心!刘邦的老病之躯,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了。  

对于晚年的刘邦而言,除了忧虑国事,最令他苦恼的又是“家事艰难”。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回想自己的一生,为了权力和荣华富贵,战斗无数,到头来又怎样呢,吕后盯上了大汉的江山,待他死后刘氏江山将会不保,但是已经无力阻止。

既然无力阻止,那就毅然赴死。

也许他明白了自己的老对手项羽在乌江河畔,当时明明有机会坐船逃生,为什么却选择了自杀,因为作为一个英雄,就要英雄般的离去。




岳飞的飞


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中,项羽战败后,来到乌江,本来有一老伯划了船来,告诉项羽,江东还有疆域千里,人民数十万。过了江后,可以从头来过。

但项羽觉得自己没有脸见江东父老,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了老伯,然后自刎了。

那么,一世霸王项羽究竟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了结生命呢?有书君分析,应该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一种对贵族精神的恪守。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然而在刘邦和项羽的帝王之争中,刘邦虽是最后赢家,被人们所称道的却是项羽。因为项羽让人感受到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壮。

唐人胡曾有《乌江》诗云: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年项羽虽然兵败但他是有条件从乌江东渡的。他选择自杀,是因为“耻于”逃向东吴再起兵。

项羽身上体现了传统贵族阶级的典型性格特征。做事光明磊落,讲究规则。

比如在垓下,项羽对刘邦说,“咱俩打了这么多年了,还没决出个高低,有本事你还是跟我单挑吧,别让老百姓跟着受苦了。”

堂堂正正地提出挑战,坦坦荡荡的接受输赢,没有一点投机取巧的算计。项羽的这种性格,体现了一种贵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即贵族本色。

再比如,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历来都被认为是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其实,这里面体现了项羽的贵族教养。在他看来,暗算前来赔礼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

项羽贵族精神的再一个突出表现,便是崇尚人身尊严,讲求气节。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当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时,他说:当初我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出来,如今他们一个都没生还,只剩我一个人,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父老?即使别人不说什么,我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呀!

这段话充分反映了项羽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的道德责任感和重情守义的贵族品质。对于刘邦来说可以变通,权宜的事,在项羽的眼中就是苟且偷生,那是为他所不耻的。

这种对于传统道德品质的恪守,虽然看起来有些迂腐,却颇有中世纪时西方的骑士风——为了名节而放弃生命。

二、一种众叛亲离时的悲凉。

除了对贵族精神的执着恪守,有书君觉得,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导致的众叛亲离也是他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刘邦的圆融通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不听别人的话,而且特别爱显摆。他做得最不得人心的事,就是屠城。攻下一座城以后,基本不留活口,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

他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谁都知道这样会失去民心,但谁劝他也不听。

韩生出来劝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项羽还一门心思回他的老家去。他说:“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认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走,没人看见,所以没啥用处。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叫衣锦还乡。

项羽最终也没有采用韩生的计策。于是韩生讥讽项羽目光短浅,愚蠢,如同沐猴而冠。项羽听说后,非常生气,就把韩生煮了,然后按原计划衣锦还乡了。

项羽不光对下属很苛刻,动辄就发怒,而且为人吝啬,舍不得给立功的将士加官晋爵、赏赐财物。本来就刻好的官印,他放在手中反复玩弄,官印都磨损了,也不舍得颁授下去。攻城所得的财物,堆积如山,也不肯赏赐给士卒。慢慢的,周围的人都被他伤透了心,离他而去了。

曾在他手下当过差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后来都跟他分崩离析,跟着刘邦跑了。只有范增忠心耿耿的辅佐他,却处处受项伯掣肘。而项羽本人对范增也并不十分信任。

由于失去人心,乌江边上的楚霸王其实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面对这样的窘境,项羽虽然仍未悔改,但心里的悲凉之感是可想而知的。

三、一种大势已去后的绝望。

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对项羽寄予了太多慨叹,是因为普遍认为,项羽是可以渡江并且东山再起的,他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当时楚汉形势,就会发现,即使项羽渡过长江,也已难挽大局。因为江东已不是昔日的江东,早就是刘邦的地盘了。

此时,项羽手下的残兵败将已没有多少,且人心涣散,想要重整旗鼓,在江南重新打天下显然是十分困难。这些项羽应该是了然于心的。

自从固陵战败后,项羽就连连败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看起来,他是想过渡江一搏的。

可叹的是,到了江边,本来是""欲东渡""的项羽,看到迎接他的却只是一舟一桨一亭长。

这乌江亭长,本意是救项羽,可是,项羽一见孤零零的一个小亭长,心又凉透了。

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明显是安慰之词。对于一向骄傲自负的项羽,这话成了压倒他自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综上所述,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性格悲剧。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人心背离,失去支持应该是他最终自杀的主要原因。

项羽的死虽然显得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也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惜。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首毛主席当年的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暴秦被推翻后。项刘二人争夺帝位,互相讨伐,战争打了数年,史称"楚汉相争"。

在这长达四年多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而刘邦屡败屡战,如打不死的小强,反而逐渐强盛。乌江自刎是项羽的最后一战,仅28人突围到乌江边。最后在乌江边自刎身亡。

首先,项羽最终未过江而拔剑自刎,可说是是一种性格上的悲剧。项羽出身贵族,骄傲、专断又妇人之仁,导致他最终灭亡。他的死尽管被后人讲的是慷慨激昂,李清照的那首诗更是出名,西楚霸王落得如此下场也让人唏嘘不已。

其次,垓下一战,确切的说是思想攻势取得了胜利,四面楚歌这一出戏真是妙计。这出戏如此精彩。彻底摧毁了项羽的心理防线。以至于项羽觉得自己老窝都被人家端了,我还能跑到哪里去?

“西楚霸王”,某种意义上认为是正人君子的代名词。在《史记》中,项羽不是皇帝,但司马迁给项羽用了《项羽本纪》。项羽在鸿门宴以君子风范放走了刘邦等人,兵败之时,心中不免叹惋自己一代英雄,输给了刘邦这样的小人,饮恨自刎。兵者,诡道也,项羽同志的君子之风实则为老派做法矣,却是放虎归山,丢了天下。

其三,爱人死了,多年的死忠都战死了,自己活着还有何意思。其实,项羽是江东人士。过了乌江就到了自己家乡了,回家,大多想到的词是衣锦还乡,而项羽同志想到自己兵败而归,当初起兵带八千江东子弟驰骋沙场,而如今孤身一人回乡,有何面目江东父老,因此自刎,未渡乌江。

最后,项羽也可能想到自己若被刘邦所擒,必然受辱而死,作为贵族出身的项羽自然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因此,自刎已是对项羽来说最好的选择了。

由此看来项羽江边自刎不仅仅是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也担心自己回江东,被刘邦追杀过去,自己反而害了江东父老,再加上虞姬死后,项羽觉得似乎已经一无所有了。

说了这多的项羽,也该说说刘邦了,话说刘邦晚年在一场战役中不慎落马,幸运的是还活着,但皇后和皇子知道后,却打起了太子的主意。这一切的一切,刘邦看的很清楚,只是力不从心了,太多的局面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在那一刻,已经经历太多的刘邦好像懂得了当时项羽为何选择自刎。

心死则身也死了,哀莫大于心死。

真的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歷史苍穹


楚汉之争是一段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段中国古代历史,在这段历史里面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例如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心机极深的汉高祖刘邦,还有用兵如神力的韩信和能拔鼎的西楚霸王项羽等人。他们都是个人能力非常的优秀,甚至于可以神化一般的存在。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些人当中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他其实是一个极其富有英雄气质,且重情重义,为了自己的爱人宁可放弃整片江山的好男人,也是一条光明磊落、铁骨铮铮的好汉子。至于他的武功究竟如何如何高强,是否真的可以双手举起一个大鼎,这个就先不提了,我们重点来介绍一下他这个人的英雄气质,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的“骑士道”。

事情就发生在公元前202年,那天天上吹起的风很凉快也很凄凉,将项羽身上穿着的衣袍吹起又吹落,在项羽的身后,现在仅仅只剩下了数量为八百的西楚骑兵了,就这个兵马数量在刘邦的五千精锐面前,只有被屠杀的悲惨命运。

可是项羽并没有想过要放弃,他带着自己的八百骑兵进行了好几次的奋勇冲锋,虽然并没用什么用处,还因此而死了不少的西楚骑兵,但是这也却充分的表明了,项羽即使是知道注定要失败也要奋斗到底的决心。到后来,整个西楚的军队仅仅只剩下不到200个人了,这在刘邦的军队面前,简直就等于是失去了任何的威胁,结局也已经是注定了的,但是项羽的兵马依旧还是没有选择放弃,继续的跟刘邦所统领的军队进行对持着。

在最后的几名守卫的保护之下,项羽最终单骑逃离了刘邦五千精锐骑兵的追击,抵达到了乌江河边。这时候,本来有一个老伯划着船过来,告诉项羽,说只要你乘坐我的船,那么在汉军没有船只的情况下,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你被我渡过乌江,然后,我再带你回到江东,这样,你就可以东山再起了。

项羽听到了老伯所言,于是便犹豫了起来,因为事实正是如此,汉军虽然有对自己的追兵,但是这些人并不具备有船只,自己在老伯的帮助下过江回到江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且江东不仅疆域千里,还有人民数十万,自己完全可以回去重新来过,到时候集结力量在对付刘邦也不迟。

犹豫了良久以后,项羽摇了摇头拒绝了,为了表达对这位老伯的好意,他甚至于还将自己平时最为喜爱的坐骑送给了老伯,然后就自刎了。在项羽看来,他对不起江东父老对自己的期望,他是一个失败者,且还害死了从江东带过来的八千位兄弟,这些可都是有家室的人啊,自己还有什么脸面一个人活着回去呢?

或许面对同样的境地,刘邦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江东,然后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势力重新来过。可是项羽不同,他是一个做起事情来光明磊落,且又讲究规则的人,他拥有一种只有西方才有的“骑士道”,宁愿是自己死亡,也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名节,不会做出苟且偷生之类的事情,可能在一般人看来,项羽就是一根筋,根本就不懂得变通。但这也正是项羽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他最出名的地方。要不然,为什么项羽它作为了一个失败者,名气却比刘邦要高得多呢?

除了这件事以外,还有一件事也能够看得出项羽那独特、与众不同的高尚品质。在垓下的时候,项羽曾经对刘邦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们已经打了这么久了,一直以来都没有分出胜负,再这样下去,受苦的只能是老百姓和各自的士兵,要不然我们就单挑吧,这样不仅可以分出一个胜负,还能够不然我讲的这些人受苦。”

虽然之后刘邦拒绝了项羽的这个提议,但是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能够看得出项羽是一个能够堂堂正正的提出挑战,并且浩浩荡荡的接受输赢的人。他不会做出那些投机取巧的需要计谋的事情,他只需要光明磊落的打败敌人,然后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有的话,那么就请写在下方的评论区内,我们一起相互的探讨哦~!


猫眼观史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知道刘邦临终前经历了什么?

我们选最为主要的来加以说明一下:

1、刘邦临终前得了重病,另外身上还有箭伤,在他平叛英布的时候,被流箭给射中了。这个箭伤带来的疼痛,一直陪伴到他死。

2、废立太子的事情,让他心力憔悴。

本来一开始他是立了吕后的而儿子刘盈作为太子的,但是,后来他和戚夫人又有的儿子刘如意。戚夫人历来都是受刘邦宠爱的。他仗着刘邦的宠爱,要让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也想这样做。

但是,最终他没有做成。

这就导致了戚夫人和吕后之间矛盾重重,他的儿子刘如意也是生死未卜。刘邦临死之前,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这件事。

3,刘邦的好兄弟卢绾宣布反叛了,让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要知道卢绾是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他们是生死之交,一起上过学,一起同过窗,一起泡过妞,一起扛过枪。

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交情比较深,所以,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把功劳并不大的卢绾给封为了燕王。

可是,就是在刘邦快要死的时候,他唯一的好兄弟卢绾却背叛了他。

想想这几件事都集中在刘邦,这个将要死的人的身上,他的感受当然是别人理解不了的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理解了项羽的穷途末路。若是他是项羽的话,面临这种窘况,估计也不会选择逃生的。

要知道当时在乌江的项羽,也是面临很多曾经的兄弟都背叛了他,其中有一个留下姓名的叫做吕马童的人,他就是项羽的故交。

可是,在刘邦下命令,说若是谁把项羽给杀了之后,赏千金封万户侯。吕马童毫不犹豫的把剑指向了项羽。

而且还把项羽的头给割了下来,当然了项羽是主动让吕马童割自己的头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故交。

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还有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他最爱的女人虞姬也已经自杀了,对于他来说,这个世上已经没有值得他流连的东西了。

再加上跟随他的兄弟们,大部分都战死了,他又怎么能够忍辱偷生呢?

所以,刘邦临死前面临的状况,是和项羽是差不多的,真的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一个一个烂摊子。

用众叛亲离来形容他们当时的窘况,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好像只有自杀来的痛快了。

不过,刘邦知道自己快死了,别人事情他也管不了了。

所以,他先是下了一道命令,让樊哙先去燕国平叛卢绾。

就在樊哙出发没多久,他就听说樊哙要联合吕后杀了他的儿子刘如意。

刘邦也没有核实这件事的真伪,他就让陈平和周勃,去燕地把樊哙给杀了。正是陈平和周勃去燕国的路上,刘邦撒手人寰了。

所以,刘邦的死,也是和他当时的处境有关。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却在他快要死的时候,全部发生了。

最为主要的是,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他又无能为力,项羽自刎乌江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呀?

所以说刘邦在快要死的时候,才明白项羽为何会选择乌江自刎,而不是选择逃生。


历史中百科


从楚汉相争至宋朝相隔900多年,只有李清照真正的走进霸王心里,伟大的女词人用一首《夏日绝句》缅怀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整个诗词中表现出对项羽强烈的个人崇拜,把项羽在乌江自杀前的心里状态描写的栩栩如生,奈何江东父老情谊深,何必非要过江东?

项羽选择的是以死明志,他不愿意苟且,也不愿意屈服,他有他的倔强,他有他的坚持。相比李清照对项羽的推崇,并不是刻意贬低刘邦,毕竟历史属于胜利者。



可是从刘邦晚年的际遇来看,他真的明白项羽为何选择自杀?我完全不认同!

从秦王暴政,到楚汉相争,刘邦一辈子都在专营投机,这也是刘邦的优点。当然这里我不是抬高项羽的水平,作为义军最高光的领导人,项羽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肤浅

从古到今文学作品中,对项羽评价最多的就是:武勇,武力超群,勇气盖世,力拔山兮气盖兮!完全个人英雄主义,我能打,而且有战必胜,此时秦末义军四起,缺乏真正的精神领袖,于是在谋士范增、项梁合计,打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率领众人,而项羽就是一个最好的标杆,在灭秦的道路上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能打十个的拳头往往容易赢得别人的依靠和信赖。

等到楚汉对峙,忽略团队建设的项羽,搞的众叛亲离,人人自危,他的信念里还是秉承武力可以决定一切,头上霸王的光环成了他目中无人的累赘,结果最后中计被困垓下十面埋伏,此时的项羽是绝望的,兵败如山倒,虞美人殉情先离去,只剩下将军铁甲依然在。望着烟波浩渺的乌江水,他不会感慨三十年河西与河东,败就是败了,何必扭捏?与其苟且,不如壮烈,最终选择自杀。



纵观项羽一生,即使存在很多诟病,到死展现出的是不负美人不负卿的豪迈,坚挺不屈服的一生。

和项羽相对的刘邦是真正的赢家,从泗水亭长到大汉天子,以一个屌丝的身份成功逆袭。从闹革命起,他一直再看项羽的脸色行事,猥琐求生存。唯一在人心这方面刘邦要比项羽更具格局,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甚至大部分团队以前都是项羽的老班底,例如:韩信、张良、英布等人。在善于用人、经营团队中刘邦确实很慷慨、大度,也是在楚汉相争中最正确、最和事宜的选择,人才才是战略根本。

可到了晚年刘邦的际遇也是十面埋伏,从分封到诛杀异姓王,兄弟反叛,吕雉外戚势力崛起,心爱的戚夫人夜夜叹息,可怜的儿子刘如意又不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刘邦的心病,病到刘邦深处的痛。但是这些理还乱的事件中,刘邦都在积极努力改变结果,例如:诛杀韩信、废力太子、剿灭英布、彭越等。每一件事都是刘邦亲自操手,都有刘邦含沙射影的政治主观在里面。等到中箭病发弥留之际,刘邦还在考虑大汉未来的人事安排。

那么刘邦在临终时,确实山穷水尽,无能为力,只是刘邦更表现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命!

面对两种性质不同,本质却相同的死棋,刘邦甘心么?项羽甘心么?同样不甘心。两人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两人的性格才是影响选择的最根本原因。

我可以确信,在刘邦给项羽在垓下布置死局的时候,刘邦已经知道项羽必死,至于怎么个死法,他完全不在乎,成王败寇才是刘邦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当刘邦面对自己的政治死局,他不是无能为力,彻底放弃!如果不是意外中箭,刘邦能轻易撒手大权?即使在临死前刘邦会想到项羽,我觉得这家伙心里头还是嘲笑居多,项羽啊!一辈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他的人生字典里这个人不值得一提。

很多人都说刘邦是个小人,项羽是英雄,这种最直观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假如被困垓下的是刘邦,他有勇气选择自杀么?在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显得很有韧性,并不是用自己的意志来决定立场,那么他绝对会选择逃命!而项羽从强势到失势,他有他的骄傲和态度,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错误延续到别人身上,最终选择用死来诠释自己,这也是我们更喜欢项羽的主要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没有节操、没有家庭观念、没有爱情操守、没有情谊,唯利益至上得君主怎么会理解一个穷途末路的悲情人物?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我不是易中天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把握关键却又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这也是他取得楚汉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项羽失败之前,他就对战胜项羽有了十足的把握,否则也不会多次在大崩溃之后继续兴兵对楚作战。同理,项羽失败之前,他也已经预料到了项羽的最终归宿。

项羽的归宿从他的性格中便可以大体猜测出来——他是一个“自矜功伐……以力征经营天下”的中国最后的贵族。这就决定了:

1、项羽不注重放手让麾下将士独当一面,不注重培养部下的独立性,根本原因就是他认为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项羽本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将才,但是他属下的龙且、曹咎等人都在独自作战时惨败被杀。项羽让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十五日”,曹咎没有做到;项羽让龙且率军二十万救齐,龙且部队被韩信全歼。所以,项羽的自矜功伐决定他一旦时势,就将成为一位孤独的自恋者。

2、项羽一生“以力征经营天下”,他终生鲜用计谋和策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应该就是龙且被杀之后他派武涉前往游说齐王韩信,如果韩信被成功策反,则刘项之胜负难以断言。可惜,项羽终生只对刘邦用了这一计,这也正是因为项羽终生只愿凭“真本事”来决定胜负,而不愿用计谋;他不会用暂时的退却来换取长久的进攻。

3、项羽是最后的贵族,他死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精神便在中国历史上消失。楚汉相争临近最后阶段时,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原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的回答却是“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兵与刘邦之后随即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随后按照约定“乃引兵解而东归”,刘邦却随即起兵追击。项羽兵败,拒绝了东渡以图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知道自己必死之时,将价值“千金,邑万户”的躯体送给了“故人”吕马童。

这些都证明项羽是一个有操守,有原则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却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他是历史唯心主义者,他缺少“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刘邦对他的性格了如指掌,刘邦很清楚:只要项羽彻底战败一次,那就意味着项羽必死无疑而不会忍辱偷生以图卷土重来。


国史通论


刘邦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时,失败不可耻,胜利不光荣。刘邦就是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项羽,就是胜利走向失败的。这时,失败可耻,胜利光荣的。刘邦,从失败走向胜利,才有希望,前途,有美好的明天和未来。项羽,从胜利走向失败,没有希望,前途,没有明天和未来。失败走向成功,才会大有作为。成功走向失败,死路一条,一条死路,死。刘邦,卑鄙无耻小人,在多次失败中走向胜利,还成功当上皇帝。反之,项羽,英雄豪杰,打了很多胜仗,打了几个败仗,就英雄气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吻于核下,以死明志谢罪,解脱人生失败和痛苦,以死结束悲壮人生。核下大战对绝,刘邦取得全胜,项羽遭遏惨败,永远没有机会,时机翻盘取胜。项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有勇于谋,逞匹夫之勇,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自以为武功盖世,不听军师,谋士苦口良言相劝,把军师的话当耳边风,不尊重,不敬重军师就是对军师无礼,才遭至战场上一连串的失败。鸿门宴,项羽不听军师的良言苦口的肺腑之言,心慈手软,留下这个卑鄙无耻,言而无信的刘邦小人这一祸害,这一祸害,害死军师,害死项羽和美人老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