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明史》贊曰: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

明光宗朱常洛不一樣的太子經歷

明朝萬曆年間,整個朝廷曾因太子之位的空缺而動盪不已,太子之位由誰繼承,是朱常洛還是三皇子朱常洵?朱常洛是太后宮女王氏所生,因為生母地位的底下備受冷落不被萬曆皇帝所重視。說到這就不免想到了一些小說的橋段,可偏偏朱常洛的出生就是這種俗套的橋段,當年萬曆皇帝去太后的慈寧宮請安,不想一時興起,看上了一個小宮女並臨幸了她,這個宮女就是後來明光宗朱常洛的母親王氏。但是萬曆皇帝並沒有在意這個宮女,很快就遺忘了。萬曆皇帝本想賴掉這件事,但沒想到王氏懷孕了,沒辦法萬曆只好給了王氏名分,後來王氏就生下了一位皇子---朱常洛,但是萬曆皇帝對這個兒子並不喜歡,所以朱常洛從小也被自己的親爹嫌棄,連王都沒封。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明光宗朱常洛

而鄭貴妃所生三皇子朱常洵為萬曆帝所偏愛,萬曆皇帝希望立朱常洵為太子。古代皇朝通常都是以“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規矩來立太子的,可萬曆皇帝總以各種藉口拖延,直至皇太后施加壓力,才在被逼無奈之下於萬曆二十九年冊立朱常洛為皇太子,同時也封常洵為福王,藩國洛陽。直至福王離開北京赴洛陽就國才真正確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福王朱常洵

誰才是梃擊案的幕後黑手?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立下過這樣一個規矩:凡是地方官員無法給出合理裁決的案件,當事人無論身份高低,無論案情大小都有權直接向皇帝遞交訴狀,皇帝有義務協助當事人重新審理案情。就是這個規矩卻差點害死了他的第十一代孫朱常洛,因為那個拿木棒打算行刺朱常洛的人,就是因為誤燒了人家的柴火堆,又對地方官的判罰不服才有機會來到京城的。

梃擊案的過程大致如下:萬曆四十三年五月申時(下午三時到五時),張差等人在太監劉成的帶領下,從厚載門進入皇城,之後張差一人再從東華門進入宮城。酉時(下午五時到七時),張差闖進了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慶宮,慈慶宮的守衛十分鬆散,守門的也只有兩個太監。張差乘此機會手持木棍將守門太監打傷,內侍見此大聲呼救,宮人們聽到呼救聲急忙趕出,一太監藏在左門後,一太監從後面試圖抓住兇器,張差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抓獲,交與東華門指揮。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對於張差梃擊太子宮之事,朝堂上一時間爭論不斷。支持鄭貴妃傾向福王為太子的臣僚認為是張差瘋癲所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認為是陷害太子的陰謀。經刑部十三司會審,查明張差系京畿一帶白蓮教的一支紅封教的成員,其首領為馬三道、李守才,他們與鄭貴妃宮內的太監龐保、劉成勾結,派張差打入宮內,梃擊太子宮。此案的發生,震驚了宮內和朝野,梃擊案牽連到鄭貴妃在所難免。萬曆皇帝極力調解皇太子與鄭貴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責鄭貴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變態度,由“張差所為,必有主使”改變為“此事只在張差身上結局足矣”。此外,萬曆皇帝又召見群臣,表示懷念皇太子的保護人皇太后,以示自己立太子的誠意。他明令除懲治張差等人外,“不許波及無辜人”,以解脫鄭貴妃。此案結局,張差磔死,馬三道、李守才發遠方戍守,太監龐保、劉成在內廷擊斃,梃擊案掀起的軒然大波暫時平息。

張差梃擊案背後主使是不是鄭貴妃並無定論,也有人懷疑是朱常洛自導自演的一出苦肉計,目的是藉此機會陷害鄭貴妃。當然梃擊案真相究竟是什麼樣恐怕已經無人知曉了。梃擊案也成為了晚明三大疑案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