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被迫輟學修鞋55歲終成行業龍頭

13歲被迫輟學修鞋55歲終成行業龍頭

13歲被迫輟學修鞋55歲終成行業龍頭
13歲被迫輟學修鞋55歲終成行業龍頭13歲被迫輟學修鞋55歲終成行業龍頭

「人的一生,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企業,最難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從昔日輟學辛苦操勞的小小修鞋匠,幾經奮鬥終成為年銷售額突破 600 億元的正泰集團掌門人。南存輝用他的聰明智慧和永不滿足的創新精神譜寫了一段壯美的歷史,把民營企業帶進了現代化的程序。

1963 年,南存輝出生於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的一個農村家庭。從六七歲起,他就挑著米糠,提著雞蛋上街賣。

13 歲那年,南存輝的父親在一次勞動中意外受傷,臥床不起。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南存輝毅然輟學做起了修鞋匠。

他每日挑工具箱早出晚歸,一干就是三年。一個寒冷的冬天,補鞋的錐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輝的手指中,然而他立馬咬牙拔出錐子,堅持為客人把鞋補好。

「那時搞小攤小販經常受到打擊,碰到打辦(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就要拼命逃,你逃不掉,抓住後就會被沒收東西,甚至蹲牢房。」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段修鞋的經歷是南存輝開始創業的真正前奏。儘管略顯沉重,卻充滿了未知的張力。

《大創業家》| 南存輝把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生存之道上個世紀 80 年代初,溫州掀起一陣低壓電器創業潮。 1984 年,南存輝說服家人,拿著父親幾間老屋抵押貸款的 5 萬元,與朋友合作創辦正泰的前身小工廠一一樂清縣求精開關廠,開始了他在電器事業裡的艱難跋涉。

與溫州老闆們普遍的家族經營相比,南存輝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自正泰成立之日起,他就堅信質量才是企業發展的金鑰匙。

80 年代中後期,由於缺乏生產電器的相關標準,溫州銷售出去的電器產品發生了嚴重的質量問題,各地電力工程事故頻發。為了發展,許多廠家偷工減料生產偽劣產品,而南存輝卻以此為機遇,決定把產品質量作為生存之道。

他「三顧茅廬」,用誠心打動了上海 3 位技術專家,請他們加盟。一位專家曾經試探地問過南存輝:如果要發財,你不會比別人差。如果要創牌子,那你就要耐得住寂寞。南存輝沒有被誘惑捲走,他的想法很簡單:我不能圖財害命。

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求精開關很快在眾多電器雜牌中打響了「質量過硬」的美名,成為樂清市首批獲得國家機電部頒發的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感謝分享》| 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一種明智1991 年,在與朋友合作創辦的「求精開關廠」解體後,南存輝吸收弟弟、妹夫等家族成員入股,組建了典型的家族企業一一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南存輝個人佔股 60% 以上。其後,他又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資金與美商合資創辦了柳市鎮歷史上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

到 1993 年,正泰的年銷售收入達到五千多萬元。鋒芒初露的南存輝意識到,正泰要想繼續做大,必須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於是,南存輝充分利用正泰這張牌,走聯合的資本擴張之路。他先後將當地 38 家企業納入正泰旗下,於 1994 年 2 月組建了低壓電器行業第一家企業集團。正泰股東一下子增加到數十個,而南存輝個人股權則被稀釋至 40% 左右。

在摸索中他漸漸發現,家族企業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無法更多更好地吸納和利用優秀外來人才,而人才又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到 1998 年,幾經思考的南存輝突破阻力,毅然決定弱化南氏家族的股權絕對數,對家族控制的集團公司核心層(即低壓電器主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把家族核心利益讓出來,並在集團內推行股權配送制度,將最優良的資本配送給企業最為優秀的人才。

對外誠信經營,對內關愛員工。南存輝坦言:正泰就是要打造「科技千萬富翁」。在正泰,最受尊敬的是科技人員,收入最高的也是科技人員。

就這樣,正泰的股東由原來的 10 個迅速擴充到了 118 位,致使南存輝在正泰的股份嚴重稀釋到不足 20% 。

2001 年,被許多人稱為民營企業上市元年,南存輝卻公開表示,家族未來在企業的股份,只要有 5% 就可以了。為何如此堅定?南存輝的答案是:因為我從聯合中受益。每個人都是獅子,每個人又都是羚羊。人生很多時候要懂得放下,要懂得惜緣。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一種明智。

《英倫對決》| 正泰在國際競爭中贏得自主權2004 年,正泰名列全國民營企業 500 強第 4 位,成為中國低壓電器龍頭企業。其主導產品高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通信設備多達 5000 多個品種。

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搏殺和對手的咄咄逼人,孤獨前行的南存輝帶領他的團隊,毅然頂住了壓力。如果拿武俠小說的套路來打比方,南存輝顯然不屬於那種招招凌厲的外家拳法,卻是內力深厚、一劍封喉的武林高手。對南存輝來說,「正泰」就是自己的「孩子」,需要呵護有加。為了這個孩子,他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

溫州本土著名經濟學家馬津龍曾坦言:南存輝也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揹負著沉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情結,一直以來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有時候我也不知道這對他到底是好是壞。

2007 年,正泰第一次站在原告席上。而此前,施耐德已在中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起訴正泰 20 多次。其中,施耐德在法國本土對正泰的起訴,被當地判為「濫用知識產權」。在最初決定起訴施耐德的時候,許多人為南存輝捏了一把汗。南存輝卻是出奇地冷靜:中國民營企業需要克服心理弱勢,既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也要敢於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既要敢於接招,又要勇於出招,維護自主創新的成果,在國際競爭中贏得自主權。

敢於跟跨國巨頭叫板,南存輝的底氣來自堅持不懈的技術創新。正泰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 10% 用於研發,高端設備研發費用甚至高達 50% 左右。 2009 年 4 月,該專利侵權案在浙江省高院的主持下達成一系列全球和解,正泰獲賠 1.575 億元,令當日到場的國內外媒體記者一片譁然。

有評論人士認為,南存輝以攻破跨國巨頭的技術壁壘為突破點,挑戰了現有的商業秩序和遊戲規則,改變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形象。

正泰形成了低壓電器+光伏新能源的雙輪驅動格局南存輝很早就有一個著名的「開水理論」:把一壺水燒到 99 度,只差 1 度就要開了,若突然心血來潮覺得另一壺水更好,把這邊擱下不燒了跑到那邊另起爐灶,新的一壺還沒燒開,原來那壺也涼了。

2006 年,正泰開始佈局新能源產業。「電器大王」再次成為國內輿論的焦點。從傳統電器到新能源,南存輝的「華麗轉身」,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在南存輝看來。圍繞「電」的主軸,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進行產業鏈大整合,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這與正泰一貫提倡的專業化思想完全吻合。

2016 年,正泰集團將培育了 10 年的新能源資產作價約 94 億元注入上市公司,形成了「低壓電器+光伏新能源」的雙輪驅動格局。正泰新能源迅速形成了全產業鏈集成優勢,是分佈式光伏行業唯一一傢俱備核心部件全自產自營能力的領先企業。

如今,正泰集團設有北美、歐洲、亞太三大全球研發中心、 14 家國際子公司、為 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與服務。在巴基斯坦,正泰的變壓器佔據 70% 的市場份額。

關於全球化戰略思維,南存輝坦言:做人做事,要時時刻刻心存敬畏。如果覺得天下本事我最大,那可能就是失敗開始的時候。我一直強調,兼併收購要吃得下,還要消化得了。正泰不為併購而併購,不為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我在照亮別人的時候,也是在照亮自己

生活中,南存輝是個極其簡樸的人。在他看來,「一個人佔有財富的多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他對社會貢獻的大小。電影《阿凡達》裡有一句臺詞,我很認同,人的能量都是借來的,最終都是要還的。我現在思考的,是怎樣把借來的能量還給社會。」在正泰 35 年的發展歷程中,南存輝沒有借勢搞垮競爭對手,也沒有趁機逼垮同行,而是以市場和產品為基礎,幫扶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並先後數次為社會捐款。

南存輝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和尚,晚上化緣返回,要路過一個黑暗的弄堂。一天晚上,老和尚突然發現有人提著燈籠走來。走近了卻發現提燈籠的是個盲人。老和尚詫異地問:盲人何需照明?盲人回答:以前夜晚走此路經常被人撞到,自從我打了燈籠,再也無人撞我。我在照亮別人的時候,也是在照亮自己。老和尚幡然醒悟:我到處求佛,原來您就是佛。

「做企業跟爬山很像,開始做的時候認為很簡單,結果當你越爬越高的時候,就是企業越做越大的時候,碰到困難的時候,越爬越覺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不能回頭。所以當你上了這個舞臺,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要不斷去攀登、去跨越,這大概就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