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藏品確實是真的,但它在你手裡就沒人認

馬未都說:我可以告訴你,它(藏品)確實是真的,可問題是它在

你手裡就沒人認。

那東西是真的,怎麼會沒有人認?奇怪!

東西不是在你的手裡麼?你是什麼人,不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麼?因為要的是“流傳有序”的東西,而“流傳有序”的東西才是真東西。

你想想,在你手裡能“流傳有序”嗎?何況,“珍貴的藝術品,只能是有身份和有地位的貴人把玩的。即使老百姓手中有,也是假的。”試問,你個平頭百姓,怎麼會有值好幾億的東西呢?

馬未都說:藏品確實是真的,但它在你手裡就沒人認

這是什麼邏輯?!

馬未都說:因為不相信嘛!社會不是一個科學機器,社會學和科學之間是有差距的。社會學是聚集了所有人的情感因素的,而科學是不帶有情感成分的。

這裡有點小小的誤差:不是“所有人”的“情感因素”,而是代表利益集團的“小數人”的“情感因素”。準確地說,這“小數人”驅使手中的資金,驅使手中的專家,驅使手中的拍賣公司,驅使手中的與論媒體,強姦“所有人的情感因素”,用“小數人”的“情感因素”取而代之。這就是當今文物界的社會學。因此,對於大顯於世的中國文物,一概否定。對任何出於普通人之手的文物,一概喊假。而真的在哪裡?

哈哈,在我手裡!

馬未都說:藏品確實是真的,但它在你手裡就沒人認

於是乎,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真真假假難解難分。……

場面一片混亂。

混亂是好事,有人就需要混亂。因為,便於亂中取事,便於亂中取利。

於是,“磚家”來了。先把“你的”東西說成假的,再把“你的”變成我的,再把“你的”炒作包裝,再把“你的”變成人民幣。好傢伙,眨眼之間,三百元的假貨變成價值三百萬元的國寶!馬未都說,當今所有造假無人去管,還會有誰管你古代藝術品造假?所以,此時的“磚家”不乘機在目鑑與科學鑑定合二為一之時大撈一把,更待何時?(好在鑑假、說假不會“毒”死人,又沒法律約束,只是良心壞了。良心值幾個錢? )

於是,拍賣公司高招迭出。先是數百倍、數千倍、數萬倍地放大藏品價值,以便收取前期費用。“磚家”為其搖旗吶喊,拍假、假拍層出不窮。進而,來一個介紹 “私下交易”,連什麼場租費、什麼圖錄費、什麼人員僱傭費統統省掉,前期費用還是一分不少,來個“吃淨食”。

於是,諸多媒體專欄,尋寶、鑑寶、一錘定音,紛紛粉墨登場。芸芸眾生懷抱一片赤誠從全國各地趕來,最好先經受三個小時高溫的考驗,再給你一個囫圇吞棗的結論。藏家不怕累,媒體不花錢,專家不負責,節目做成了。哈哈,娛樂性節目嘛!

馬未都說:藏品確實是真的,但它在你手裡就沒人認

於是,鑑定公司、評級公司,給錢就評,要什麼有什麼,反正不負責任,反正沒有人信。馬未都說,現在所謂的鑑定,不是科學要給你下一個定論,是社會學要給你下一個定論。今天的鑑定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社會學而不是科學。比如那件東西,我拿著出現,就跟他拿著出現完全不一樣,對不對?

利益集團麾下的媒體、專家、拍賣公司、評級公司統一目標、統一措施、統一口徑,織成一張誆騙大網,騙你普通藏家沒商量!當我們的體制和機制將科學都變成了社會學時,還有道理可講嗎?啊,沒有藏品倒乾淨,有了藏品被這騙那騙,怎經得如此折騰!悲哀,這是普通老百姓的悲哀!

監管不力,小數人乘機獲利,致使文物受損、文化受損、人民受損、國家受損。馬未都說,現在, 國外的收藏家都笑得合不攏嘴!默默地感謝中國的“磚家”!原因:過去是去中國搶!費用還大。現在因為沒有法律約束力,專家業務不精、良心不正。從而使中國的古代文物被當成造假藝術品堂而皇之的從海關運出。。。。。

中國書法協會劉明證實:在西氣東輸的江蘇地段,曾發現280多座漢墓。由於史書中記載,長江流域沒有青銅器。所以漢墓中青銅器出現後,被一些專家輕易否定。這些稀世珍寶 90%被外商買走,流到國外市場。怎麼辦?有良心的中國人該怎麼辦?“科技鑑定是今後藝術品鑑定的必由之路。”馬未都先生如是說。

“今後”,到底是什麼時候?三年、五年,還是十年、八年?我們等得起嗎?事實上,文物界有良心的中國人已經在奮起,巳經在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