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顺心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事事顺心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有的人霉运连连,好事见他绕道走,而有的人心想事成,遇事如有神助。生活中,你如果会观察,就会发现事事顺利的人,都有以下的共性:

第一,做人有爱心。

处事待人接物,都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有这样的态度非常好。为什么?慢慢的,把自我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师长一直说,念念为人着想。

第二, 对人宽心。

人家做得不妥当的地方,不要计较。“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文化已经断了好几代了,大家现在不是很懂这些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人告诉他,我们不应该去责怪别人。我们应该想: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的教诲,有没有入我们的心?入了我们的心,我们就在道中,没有入心叫知识。积累的知识越多,但没去改心,没有转变心态,没去力行,那会像《弟子规》说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第三,帮人耐心。

帮助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得要设身处地,你得要善巧方便,以他能接受的方法来协助他。

第四, 说话细心。

像《常礼举要》里面有提到的,说话以前要能够感觉到周围的人事状况,“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最近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结果我们还在那里“哎呀,我最近好得不得了啊”,讲着讲着, 人家就很难受了。这个心柔不柔软可以感觉得到。

第五, 做事专心。

专注,才能把事情做好,才有定力。不能坐在椅子上做事情的时候,脑子都在想其他的事,这个就是没有尽忠职守。我们应该做事的时候心都定不下来,这就对不起领导啊,对不起工作了。

第六,逆境要忍心。

逆来顺受,也是考验人肚量要大。

第七,烦恼要清心。

遇见烦恼,先要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

第八,修学要有恒心。

修学绝非一蹴可就、一日之功,最忌急躁、急于求成。所以修学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去学。而且用心要在当下,人一想还要多久、还要多久,他那个烦恼、恐惧就起来了。就像爬山,今天你去爬九华山,怎么爬?大家去爬过九华山没有?山很高哦。假如你一看,哇, 这么高,你脚就软了。你假如只看着前面这一台阶,是吧,你都不去烦恼“哇,怎么这么高,怎么这么多”,你都不去想这个,安住在当下,尽心尽力做好每一分钟,走好每一步。可能当你走到的时候,“啊,怎么到了, 怎么一点都不累?”因为你就没想累,它就不累嘛。你一直想“好累哦, 好累哦”,它就累给你看嘛。所以有恒心,“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 不怕千万事。”

第九,时时要观心。

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在道中。都有这样的心境观照自己,事事是好事,都是来成就我的;人人是好人,都是来帮助我, 都是来给我发考卷,让我能知道自己的状况。那你就感谢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那就没有坏事了。

这样,“ 事事”就能“顺心”了。


摘自《4500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后裔的》(蔡礼旭著)


事事顺心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