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有一句深得宝爸宝妈们赞同的名言说,"婴幼儿就是一种外星生物",这话不假,小小软软的宝宝从还不会讲话开始,就已经学会了"作妖"。他们一天能哭哭闹闹十几次,把爸妈们累得够呛,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学会了简单地说话,却常常"傲娇"起来,非得让你猜心思,猜不中了就哭闹,一不顺心家里就天翻地覆,充斥着娃那高分贝的"歌声"。

想着孩子长大了,上学了,经历过学校的教育,总会好好"说人话"了吧,可也是做爸妈的"痴心妄想",小家伙们长大了,懂得多了,反倒加倍"作妖"了。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做爸妈的,从孩子小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你们究竟哪儿来的那么多委屈?

孩子情绪的"恶性循环"是如何养成的

在讨论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之前,请各位家长先回忆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与陌生的成年人交流的,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发现,其实在成年人之间的交流中,"恶性循环法则"是非常明显的。

所谓的"恶性循环法则",就是我们应该在第一次交谈的十分钟之内,保持有礼貌的态度,尊重对方的喜好,尽量让双方的聊天过程愉快而轻松,否则"第一印象"非常差之后,人们心中会对对方有一定的偏见,导致之后不能够和善地交往,非常容易发生摩擦,而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又会加深人们之间的误解和偏见,导致彼此之间针锋相对。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其实任何人之间的相处,都会遵守这样的法则,不论与你交流的对象是陌生人还是自家的宝宝,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因为彼此之间不熟悉,陌生的感觉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友善起来,即使两人之间有针锋相对的观念,也会"收着说",尽量去照顾对方的感情。但是我们在和自家孩子讲话的时候,通常会觉得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大的,讲话就可以"口无遮拦",在孩子学会讲话、听得懂大部分语言中的情绪之后,自然会感受到自己被家长"冒犯了"。

孩子觉得情绪上"受伤",但家长却不以为然,双方自然会矛盾激化,形成了"糟糕的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

儿童情绪发展的三大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除了家长的"不礼貌"之外,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自身是不懂得控制情绪的,"控制情绪"是动物比较独特的高智商能力,要经过后天的不断生活与学习中锻炼而得到,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直接的,家长要学着去引导孩子解决不良情绪,而不该认为孩子有情绪就是"作"。

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 易变性

婴幼儿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遇到不高兴的事就会哭闹,爸妈稍微安慰以下又会破涕为笑。这个时期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此外婴幼儿的情感也容易受到他人的感染,倘若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会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会害怕。随着婴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长起来。

2. 冲动性

婴幼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比如有的宝宝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会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爸妈坚决不让摸,但是宝宝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甚至会趁爸妈不注意自己偷偷去摸。

3. 反应不一致

针对同一个事物,有的宝宝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2岁开始,宝宝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比如会出现喜、怒的感情,发展出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比如怕生人、焦虑、怕黑等等。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很多孩子因为从小没有能够接收到积极地情绪引导,这种婴幼儿时期的原始"情绪本能"依旧存在,导致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屡屡失败。

家长要比孩子先学会"讲理"

婴幼儿情绪发展的三大特质能够清楚地说明,宝宝在小的时候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可以让我们清醒地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审视我们和孩子之间沟通究竟"错在哪"。

把握这两点之后,我们作为成年人,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帮助孩子解决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想要与孩子开心地交流,我们必须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比孩子先学会讲理"。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已经很讲理了,可是各位家长必须懂得一个真理,如果你讲的道理孩子听不懂,那么你的"讲理"还能算是有用的讲理吗?

1. 学会孩子的讲理方式

表弟是一个情绪非常容易冲动的孩子,在他读幼儿园的时候,听到了班上的孩子用侮辱性词语骂自己的妈妈长得胖,顿时火冒三丈,把那孩子摁住揍了一顿。姨妈带着表弟去给那家人赔礼道歉,表弟自个儿越想越气,于是转过天来又把那孩子的玩具砸坏了,这下又要赔钱又要道歉,姨妈觉得太丢人了,内心崩溃找我哭诉。

我听了这件事之后,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表弟为什么这么不懂事",而是直观地感受到表弟对姨妈的爱是非常真挚的,两次"暴行"都是因为别人做出了对姨妈不利的事情。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我非常感慨地对姨妈说"孩子虽然很小,能力很弱,但是孩子也会拼上自己的一切能力去保护自己的爸妈",姨妈听了之后很意外,当她意识到表弟是在"为自己出气"之后,感动得落泪了。

但是孩子打人毕竟是不对的,姨妈问我怎么办,我就去和表弟谈了谈,谈话过程非常地简单,表弟怒气冲冲地说"他敢骂我妈,还让我妈道歉,凭什么?明明是他做得不对!"我只简单地反问了几句话,"你能做到的是不是只有打他?打了他你妈妈去道歉是不是更难过了?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只能赔偿,还得道歉,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表弟在我的询问下平静下来,疑惑地问我以后该怎么处理这类事情,我很淡定地笑笑说,"很简单,你是不是没有你妈妈那么聪明,能够处理成年人的事情呢?"表弟点点头,我得出结论:"所以当你想到后果,左右为难的时候,去告诉你的妈妈,让她来惩治坏人是不是比较好呢?"表弟信服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打过班上任何一个同学。

2. 情绪如洪水,宜疏不宜堵

儿童情绪发展三大特点:读懂孩子的“委屈”,让孩子学会“讲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动去理解孩子的感情,不要一味地判断孩子"做错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长篇大论地讲道理更能够让孩子感觉到尊重。

表弟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得"崇拜"我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自己的情绪是合理发生的,而不是无理取闹,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在肯定孩子思想的价值,孩子的情绪非常简单,如果你愿意尊重他的感情,而不是一味地否决、切断他的情绪,他就会对你无比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