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格局的故事:

前几天有幸与某投资界大佬吃饭,酒足饭饱之余听他分享这么多年投资的一些心得。回家仔细回味,最终得出两个字“格局”。于是便奋笔疾书,随意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希望对各位看官有所启发。

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三段小故事:

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不知道各位看过之后有什么启发,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他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的成败。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渭的“格局”。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投资的领悟:

讲起投资里面“格局”的事儿,我不得不提两个人。一是索罗斯,二是巴菲特。相信熟悉他们的朋友一定知道他们的投资风格和战略布局。索罗斯喜欢把假的当真的来做,这位凭一己之力击败英格兰央行、将东南亚国家拖入火坑的金融狂人在投资的“格局”上是多么的高深,道行非一般人可以比较。而巴菲特,大家都知道他一直秉承的“价值投资”,在当年投资比亚迪的时候,提前发现价值进场,在高位撤离,完美收官。巴菲特分享经验“暴跌进场,忘记时间,然后就是钱进口袋。”如果你忘记了时间,那你就不会在意波动,就得道了。因为你的着眼点跟价格波动没一毛线的关系。逆向投资的关键在于对价值的确定,顺势投资的关键在于对泡沫的确定。所以说,你的格局决定你的高度。俗话说:“如果你害怕受伤,你就不配拥有爱情。”在投资行业里,盲目跟风,如果被坑,就是活该。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做好承担错误的准备,这就是格局。

另外投资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个眼光跟经验的呈现,永远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敢于承担风险和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重新再来。投资要把握趋势和价值,宁愿死在趋势投资的项目上也好过死在各种平庸的项目上。

关于对投资趋势的判断和项目的看法,永远不要单凭靠感觉,一定结合市场结合案例去分析。投资不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那些不是自己看明白的,而是被别人忽悠煽动起来的投资热情一文不值。不要太在意别人对此的看法,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凡事都要有大的格局去聚焦,而不是发散性思维去延展。

投资决策一定要理性和果断。在项目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一定反复审问自己,有没有夹杂任何感情因素,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客观。一个自身情绪极不稳定的人,在风云变幻的投资市场没有生存空间。人不是因为有钱了,心才能静下来。而是因为焦急的心,即欲望静下来了,然后才赚了大钱。一个浮躁的人是注定不会赚到大钱的,先让自己浮躁的心静下来,这是投资格局必修的第一课。

接下来就是做减法,思维要做减法,投资要做减法,人生也要做减法。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项目,形形色色的人。怎么快速的做减法,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放在最有价值的投资上。古语有云:“有舍才有得”,学会放弃,才是大师。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有成长到累积,然后再到不断拼弃的过程,最后将灵魂和精神留下。不要复杂化。“少即是多”,大家慢慢去体会。

投资也很讲觉悟,在千变万化的市场格局中,如何快速的觉悟,收手或下手,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比方说游戏投资,在移动设备人口红利增长爆发的今天,如果你还一味的拘泥于端游页游的投资,那一定是觉悟不够。在当今智能硬件、O2O、互联网金融等等新鲜概念满大街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布局,那一定是觉悟不够。某些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将带来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变革,变革引发能量集结,提前布局,提前觉悟。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他应十分留意怎样将他的知识应用在炒股中,他不会为应用这些知识的枯燥而忽略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知识通常并不困难,困难在于用毅力应用这些知识。在炒股问题上,我是坚信“知易行难”之说的。

惯性定律:顺应股市大势潮流

“惯性定律”是指,自然界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则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一现象不仅自然界存在,在股票市场表现得更加充分。

“惯性定律”告诫投资者,一定要顺应股市的潮流。任何人都无力改变上涨或下跌的方向,也不要自作聪明地预测所谓“顶”与“底”,跟着上涨与下跌的方向操盘就能成功,而逆潮流而动的投资者只能是失败者。

(1)涨者恒涨,跌者恒跌

在股票市场,如果没有特殊的买力或卖力的影响,则股票价格涨者恒涨,跌者恒跌。这就是为什么股市常常有大牛市或大熊市的道理,因为基本的环境或供求关系未改变以前,上涨的趋势就会持续下去;相反,下跌的趋势也一直会持续下去。有的投资专家指出,除非加上更强劲的供给力量或需求力量,否则,不动的股票永远不动,上涨的股票永远上涨,下跌的股票永远下跌。股价不涨不跌或盘旋整理说明供求力量达到平衡,除非供给方面增强力量或需求方面增强力量来打破均衡状态,否则,股价就只会小幅波动;股价能够形成上升趋势,表示买进力量超过卖出力量,如果一直保持需求大于供给的局势,那么,价格必然持续上涨,只有在卖方力量增强到超过买方力量的时候,上涨的势头才会停止,并开始下跌;相反,股价一旦形成了下跌趋势,则是卖出力量大于买进力量的结果,只有当买进的压力大于卖出的压力时,才会转跌为涨。否则就会一直下跌下去。

如同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一样,股价的运动也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它是由众多政治、经济、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股市投资获利的关键即顺应股价发展的方向,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买进做多赢利,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做空保值;相反,如果违背股价运动的趋势,在股价上升的过程中空仓做空,在股价下降的过程中满仓做多,必然赚不到钱,甚至要遭受经济损失。

(2)紧跟大趋势,不管小波动

一般来说,股票价格的变动具有三种趋势,即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股票价格的不断变化即是由这三种趋势作用的结果。只要上升趋势中的波峰和波谷都依次超过前一个波峰和波谷的高度,那么,市场的趋势就是上升的趋势。只要下降趋势中的波峰和波谷都依次低于前一个波峰和波谷的高度,那么,市场的趋势就是下降的趋势。总之,上升趋势表现在一系列上升的峰和谷上,下降趋势则表现在一系列依次下降的峰和谷上。

所谓大趋势,乃是今后一年或几年股市发展的方向,即长期趋势。大趋势中虽然有各种反向小波动,但不会改变大趋势的方向,只有顺应大趋势操作才能赚到钱,并且才能避免损失。

(3)错的是自己,市场总是对的

在股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不是怨政府不发布利多“救市”,就是怨中国股市不规范,或者怨中国股市是消息市,无技术分析用武之地等,不一而足。实际上,这些抱怨或许都有一定的道理,如中国股市发展时间短、法规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规范、投机性强等,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努力,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规范起来。

但是,这绝不能成为投资者操作失误后的借口。因为,股市投资需要专门的知识、技巧,需要丰富的经验,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胆识等。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贸然入市,很可能品尝不到股市的甘露,只能品尝到股市的苦果。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股票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投资项目。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股市的客观是第一性的,自己对股市的认识是第二性的,投资者要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努力使主观全面、正确地反映股市的客观。

对投资者来说,应该确立的首要观念是,市场总是对的,错的只会是自己。股价走势没有错,也不会错,自己之所以赔了钱,是因为自己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没有把握住市场的脉搏。该做多的时候没有做多,该做空的时候没有做空,或者反其道而行之,这才是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市场是主人,投资者自己是仆人,只有自己主动去适应市场,和股市大趋势交朋友,才是股市的制胜之道。


9张思维导图明白中国股市

1、股市导图总纲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2、k线基础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3、均线基础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4、切线基础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5、指标分析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6、选股方法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7、板块轮动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8、统计分析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不同类型股票的投资策略

1、大盘股投资策略

大盘股是指股本额在20亿元以上的大公司所发行的股票。这种股票的特性是,其盈余收入大多呈稳步而缓慢的增长趋势。由于炒作这类股票需要较为雄厚的资金,因此,一般炒家都不轻易介入这类股票的炒买炒卖。

对应这类大型股票的买卖策略是:

(1)可在不景气的低价圈里买进股票,而在业绩明显好转、股价大幅升高时予以卖出。同时,由于炒作该种股票所需的资金庞大,故较少有主力大户介入拉升,因此,可选择在经济景气时期入市投资。

(2)大型股票在过去的最高价位和最低价位上,具有较强支撑阻力作用,因此,其过去的高价价位是投资者现实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2、中小型股票投资策略

中小型股票的特性是:由于炒作资金较之大型股票要少,较易吸引主力大户介入,因而股价的涨跌幅度较大,其受利多或利空消息影响股价涨跌的程度,也较大型股票敏感得多,所以经常成为多头或空头主力大户之间互打消息战的争执目标。对应中小型股票的投资策略是耐心等待股价走出低谷,开始转为上涨趋势,且环境可望好转时予以买进;其卖出时机可根据环境因素和业绩情况,在过去的高价圈附近获利了结。一般来讲中小型股票在1-2年内,大多有几次涨跌循环出现,只要能够有效把握行情和方法得当,投资中小型股票,获利大都较为可观。

3、成长股投资策略

所谓成长股是指迅速发展中的企业所发行的具有报酬成长率的股票。成长率越大,股价上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投资成长股的策略是:

(1)要在众多的股票中准确地选择出适合投资的成长股。成长股的选择,一是要注意选择属于成长型的行业。二是要选择资本额较小的股票,资本额较小的公司,其成长的期望也就较大。因为较大的公司要维持一个迅速扩张的速度将是越来越困难的,一个资本额由5,000万变为1亿元的企业就要比一个由5亿变为10亿元的企业容易得多,三是要注意选择过去一、两年成长率较高的股票,成长股的盈利增长速度要大大快于大多数其它股票,一般为其它股票的1.5倍以上。

(2)要恰当地确定好买卖时机。由于成长股的价格往往会因公司的经营状况变化发生涨落,其涨幅度较之其它股票更大。在牛市阶段,投资成长股的策略应是:在牛市的第一阶段投资于热门股票,在中期阶段购买较小的成长股,而当股市狂热蔓延时,则应不失时机地卖掉持有的股票,由于成长股在熊市时跌幅较大,而在牛市时股价较高,相对成长股的投资,一般较适合积极的投资入。

4、投机股买卖策略

投机股是指那些易被投机者操纵而使价格暴涨暴跌的股票。投机股通常是内地的投机者进行买卖的主要对象,由于这种股票易涨易跌,投机者通过经营和操纵这种股票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

投机股的买卖策略是:

(1)选择公司资本额较少的股票作为进攻的目标。因为资本额较少的股票,一旦投下巨资容易造成价格的大幅变动,投资者可能通过股价的这种大幅波动获取买卖差价。

(2)选择优缺点同时并存的股票。因为优缺点同时并存的股票,当其优点被大肆宣染,容易使股票暴涨;而当其弱点被广为传播时,又极易使股价暴跌。

(3)选择新上市或新技术公司发行的股票。这类股票常令人寄以厚望,容易导致买卖双方加以操纵而使股价出现大的波动。

(4)选择那些改组和重建的公司的股票。因为当业绩不振的公司进行重建时,容易使投机者介入股市来操纵该公司,从而使股价出现大的变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投机股极易被投机者操纵而人为地引起股价的暴涨与暴跌,一般的投资者需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要轻易介入,若盲目跟风,极易被高价套牢,而成为大额投机者的牺牲品。

5、蓝筹股投资策略

蓝筹股的特点是:投资报酬率相当优厚稳定,股价波幅变动不大,当多头市场来临时,它不会首当其冲而使股价上涨。经常的情况是其他股票已经连续上涨一截,蓝筹股才会缓慢攀升;而当空头市场到来,投机股率先崩溃,其它股票大幅滑落时,蓝筹股往往仍能坚守阵地,不至于在原先的价位上过分滑降。

对应蓝筹股的投资策略是:一旦在较适合的价位上购进蓝筹股后,不宜再频繁出入股市,而应将其作为中长期投资的较好对象。虽然持有蓝筹股在短期内可能在股票差价上获利不丰,但以这类股票作为投资目标,不论市况如何,都无需为股市涨落提心吊胆。而且一旦面遇来临,却也能收益甚丰。长期投资这类股票,即使不考虑股价变化,单就分红配股,往往也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对于缺乏股票投资手段且愿作长线投资的投资者来讲,投资蓝筹股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中国股市:什么是格局?不懂就先别炒股了

在战略意义上,格局决定成败;在战术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

战略需要理论来把握,战术需要技术来实现,而实践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分析、诊断、驾驭系统,即:它既是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的结构统一;也是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关系的价值权衡。

第一部:理论化——简单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道理,复杂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简单的形式。在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行动之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利于思考。通过理论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和系统化,其目的是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第二部:技术化——通过着力点,根据现实的相对性条件,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准化,计量化。一旦进入实质性的实施过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行动。

第三部:艺术化——选择好实践的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在操作过程中将技术标准与主体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在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三维结构中,达到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其中,理论需要有哲学高度,技术需要有科学深度,操作需要有艺术角度。理论是一门哲学,技术是一门科学,操作是一门艺术。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就是“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在线学习”要培养的思考力。

要想增长知识,需要多加阅读;要想增强能力,需要多加锻炼。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知识来自阅读,能力来自锻炼。阅读在于多,阅读越多,知识量越丰富。而能力的锻炼则取决于“精一”,“精”即是精诚,“一”即是专一。

思考力属于一种特殊能力,而要获得这种“力”,最好能展开实际的“思维对弈”,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一种“作用力”,进而将这种作用力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力。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交易员,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首先在市场上找到成功的交易员,找到合适自己的交易模型。

第二步:反复测试。有了方法就要在实战中反复的测试。在测试中,一定要注意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至少要在3个月 以上的时间。原因是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交易系统,只有盈利的交易系统和亏损的交易系统之分。必须保证在一定的周期内,才能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我们很多人经常在测试的初始阶段,由于遇到亏损的交易,就轻易否定系统的有效性,然后在市场上继续寻找新的交易模型。其结果是认识了一大堆交易系统,没有一个能够系统掌握的,当然也就成了市场的“老油条”。一说理论比谁都多,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只瞧得起自己,可自己却偏偏不争气,不能帮助自己实现最后的成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步:数据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以后,需要将交易数据进行详细的客观分析,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型准确率是多少?最大的盈利和亏损比是多少,平均月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等。从数据上看自己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从数据中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步:修正方法。在进行方法修正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发现交易模式问题的过程中,不能以单笔交易亏损作为修整的目标,修正并不是将所有亏损的交易修正为盈利的交易。因为亏损的交易,如果是按照严格的交易系统的买卖,也是正确的。盈利的交易,如果不是按照交易系统的买卖,也是错误的。

修正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让交易变得更为简单、机械,让盈亏比更为合理。让交易这份工作,更为愉快和轻松。

第五步:确定自己的交易模型。经过上述不断的测试、数据分析和方法修正,最后确定自己成熟的交易模型。确定模型的前提是,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

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型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若不能打开慧眼,恐难识别真伪,难免会上当受骗,毁掉自己的交易生涯。

一句老话讲的好,你若从开始就看向西方,相信会有日出,那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操盘技巧,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提升盘感,把握选股买卖点技巧,让你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获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