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可口可乐,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熟悉的一个品牌。铺天盖地的红色logo,随处可以买到的便利,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想躲都躲不过去。

可口可乐那价值790亿美元的配方、一个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或者是它通过重塑和绑定了圣诞老人的形象,用这种方式占领用户心智的营销方式,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甚至也是相关从业者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但是,对于可口可乐诞生的故事,以及其中隐藏的更深刻的商业秘密,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些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这基本就是《庄子·逍遥游》里宋国人故事的现实版,这也是我经常讲给朋友的故事。

我们先来看看可口可乐诞生的故事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约翰·彭伯顿(也有翻译为约翰·潘伯顿的)发明了一种深色的糖浆,命名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同一年,政府颁布了禁酒令。到第二年的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他发现他在试验的这种饮料有提神、镇静的作用,还能减轻头痛,他把配好的糖浆兑上适量的水,然后加上冰块,感觉味道好极了。在倒第二杯的时候,他的助手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他感觉味道更好了。他的合伙人罗宾逊根据作为糖浆的主要原料的

古柯(cora)和可拉(kola)的果实并将kola的k改成了c,这也就是Coca-Cola的名字的诞生,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5美分。

第一年,他们花费了73.96美元的广告费,却只卖出了50美元的产品。接下来的5年,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历经波折,药剂师坎德勒最终以23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配方。相比于彭伯顿,他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又有对当时市场的充分信心,之后他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费,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广告牌开始做起了广告。1901年,他的广告预算就已经达到了10万美元,在那个时代,10万美元已经可以说是巨款了。

在坎德勒父子两代的苦心经营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已经为可口可乐公司积累下了200多万美元的资产,坎德勒在1917年已将股票全部转给了后代,而他的后代们,在1919年8月,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把全部股份卖给了欧内斯特·伍德拉夫为首的财团。而坎德勒得知这一消息后,泪如泉涌,悲愤欲绝,却也无力回天了。


格局,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随后,伍德瑞夫把可口可乐改制成了一家股份制公司,第一年就卖出了4000万美元的股票,除去投资,当年就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收益。

很多人可能会很纳闷,为什么彭伯顿最初把配方卖给了坎德勒呢?

1887年,彭伯顿个人申请“可口可乐”专利,并独自以1美元加1200美元的无息贷款将2/3的专利权卖给其他人,整个公司从此陷入无尽的混乱和纠葛之中。费尽周折,商人阿萨·坎德勒最终以2300美元将可口可乐的专利权收入囊中。

1888年8月16日,彭伯顿因病去世,当地报纸称赞他是“亚特兰大最年老的药剂师、最负盛名的市民……最受欢迎的绅士”。他是杰出的药物学家也是糟糕的商人,留下价值连城的秘方和一地鸡毛的官司,遗憾的是,至死他都不知道可口可乐应是最值得珍惜的财富。他的遗孀终身靠救济度日,独子嗜酒如命,六年后自杀身亡。

1923年4月,欧内斯陆·伍德瑞夫的儿子罗伯特·伍德瑞夫出任公司总裁,他前后掌权62年,是可口可乐帝国的真正缔造者。后来的很多事情,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可口可乐的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

虽然,坎德勒中间对配方做过一些调整,但是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一样的一个配方,但是,在不同的人手里,价值完全不同。对于彭伯顿而言,他发明的配方并没有给自己带来财富,也没有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幸福,但是在坎德勒家族,却赚取了相对而言的巨额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和后来的伍德瑞夫家族而言,却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们接着来看《庄子·逍遥游》里宋国人的故事:


格局,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大意是,有个宋国人善于制造让手不会龟裂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这种药片,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他叫全家的人一起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以获得百金,就卖了吧!

客人得到了这个药方,便去游说吴王。这个时候,越国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带兵应战,正值冬天,吴军与越军水战,因为吴国的士兵使用了这种能够是手脚不被冻裂的药,而打败越国。

吴王割地封赏这位进献药方的客人。同样一个药方,有的人因此裂土封王,有的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吴王,因为他不仅打败了越国,而且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是不是感觉剧情是那么的相似?同样是配方,同样有买家,同样三个不同的角色,得到了完全不同量级的价值。


格局,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同样的一件东西,在不同的人的手里,价值完全不同,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

格局,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就是格局的价值。

如果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试着提高一个层面看问题,或许,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同样的道理,同样一个东西,把它放在不同的地方,价值完全不一样。升维思考,发现我们本来认为互相没有关系的人和物,物与物之间的关联的能力,或者说让垃圾变成黄金的价值是人创造财富核心的能力之一。

简单的说,格局就是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我们经常会对于一些互联网巨头动辄几十个亿收购一个不知道干什么的网站感到错愕,特别是这两年,他们几百亿的规模去收购一些已经基本没有多少盈利能力的传统零售巨头,比如说阿里收购大润发,腾讯入股线下的沃尔玛、永辉,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迪亚中国、万达百货都是几百亿的交易规模。

其实,区别就在于,如果我们局限在传统的商业零售业视角,基本上已经是无利可图,但是如果从更高的维度上而言,用这些钱去收购如此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带有巨大现金流的相较于线上流量而言简直是太便宜了。

每次重大的技术革新,所有的行业可能都会被重构,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万物互联时代,基本上中国的所有产业,都可以重新做一遍,这就是当下和未来的机会。在这样的时代,并不是说传统实体行业已经不需要了,反而是更重要了,从满足我们的信息、娱乐需求的互联网的初始阶段,我们会逐步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重新去发现传统行业的价值,重新去定义传统行业的结构和形态,可能就是我们价值的所在。

格局,说到底,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这里被重新定义价值的并不局限于生意,也可以重新定义我们自己的价值,包括我们的朋友、同事还有我们的其他资源。

比如我们自己,我经常打一个比方,就是说,我们创建一家企业或者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这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我们通常都有两个角色,一个是作为具体零件的角色,一个是作为机器设计者的角色,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入戏太深,只关注我们作为零件的角色,即使不是自己的强项,也不是自己的优势,也要勉为其难的苦苦支撑,实际上,如果换到机器设计者的视角,最应该做的,就是换上更适合的零件,比我们更优秀的零件,让这台机器能更高效的运行。

同样,对于我们的同事和合作伙伴,我们也要知道在哪儿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价值。

所以,所谓的格局都是委屈撑大的,并没有触及格局的本质。

格局的本质就是,把自己从“我”抽离出来,更客观的去从更高的角度、更多的角度重新反反复复审视自我、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合作伙伴,并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各自的价值。

这一方面要来自于我们冷静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同样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琢磨,我的个性签名一直是:一直在跨界,从来不专业,其实就是一直提醒自己去关注在不同的层面对同一个业务、同一件事物、同一个人进行不同价值评估,我们不仅要发现价值洼地,还要学会占领价值高地。这其实就是一种提升自己格局的技术训练。

提升自己的格局,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