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步兵對決三萬精銳騎兵,冷兵器時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鬥

公元前101年匈奴且鞮侯單于即位,此時漢武帝看準時機,

藉著征服西域的餘威計劃大舉征伐匈奴。匈奴自伊稚斜單于以來,連年遭到漢朝軍隊的打擊,早已失去晚日的威風。此時新單于只能向漢朝低頭。並釋放了以往被匈奴扣留的漢使。兩國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公元前100年漢朝派以蘇武為首的外交使團出使匈奴。結果蘇武被扣留匈奴,堅守漢節十九年。此事徹底結束了兩國外交的和平現狀。

五千步兵對決三萬精銳騎兵,冷兵器時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鬥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李廣利率三萬騎兵出酒泉進軍天山地區,打擊匈奴右賢王部。此時李陵登場,李陵是漢朝名將飛將軍李廣的長孫,此次出征本是李廣利部的後勤部隊。但李陵深信自己的軍事才能,其曾率八百騎兵深入匈奴勢力地區兩千裡偵查地形。當時李陵誇下海口“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漢武帝大喜,調整戰略部署,李陵部作為戰略佯動部隊“自當一隊,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

就這樣李陵的五千步兵軍團踏上了戰場,他們不知道前路的艱難。李陵的自負葬送了這支隊伍。當時李陵的部隊擁有十分強悍的戰鬥力。《史記》記載“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李陵的五千步兵局軍團從居延賽出發,經過一個月的行軍到達浚稽山。而此時前線匈奴單于的主力部隊正與李陵部相遇。

五千步兵對決三萬精銳騎兵,冷兵器時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鬥

匈奴的主力部隊是三萬精銳騎兵。面對強敵李陵將軍隊安營於兩座大山之間,外以車輛組成城郭。部隊在營外列陣,前排是手持盾牌長戟,後排持強弩。李陵命令“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鼓聲響起前排步兵前進,引誘匈奴騎兵進攻,當聽到鑼聲就後退。數量的懸殊、兵種的差距,在匈奴單于看來這是一場還沒開始就已經註定勝利的戰爭。單于令鐵騎發起衝鋒,此時意外發生,隨著一聲令下,千弩具發,匈奴騎兵應弦倒地。匈奴鐵騎被漢軍擊殺數千人。

五千步兵對決三萬精銳騎兵,冷兵器時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鬥

面對這支戰鬥力強悍的漢軍,單于大驚,急調周圍部隊前來支援,共集結八萬多騎兵。李陵部改變原戰鬥部署,軍隊向東南方開拔,計劃撤到盧龍城。經過四五日的行軍,部隊到達一草木草木叢生的溼地地區,匈奴人在上風向縱火,李陵為自救,燒燬營地周圍草木,形成一隔離帶。李陵將部隊埋伏在樹林中,伏擊匈奴騎兵,殺數千人。長途行軍戰鬥後,李陵的部隊已彈盡糧絕,整支部隊被壓縮在山谷中。黃昏時,李陵單人獨騎準備偷襲匈奴大營進行斬首行動。“良久,陵還,大息曰:“兵敗,死矣!”。當天夜裡,李陵率全軍突圍,力戰被俘,後降匈奴。最後四百人突圍成功。

五千步兵對決三萬精銳騎兵,冷兵器時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鬥

整個戰役下來,李陵所率5000步兵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共殺傷敵軍近10000人。最後的得以突圍的有400人。這是一場雖敗猶榮的戰役,以人數處於劣勢的步兵,面對數倍於己的強大騎兵,無論是堅守時間還是殺敵數量,都創造了一個後世無法超越的神話,足以載入史冊被後人所銘記。

漢武帝為李陵不能殉節而震怒,命令公孫敖派軍隊搶回李陵。公孫敖無功而返為自己開脫。說“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這下漢武帝徹底憤怒了,將李陵一門滅族。漢武帝死後,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任立政出使匈奴,準備將其迎回漢朝。李陵回答“丈夫不能再辱。” 公元前73年李陵終老匈奴,一生未參與侵略漢朝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