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仿佛一个永不被打败的战士一样,在被贬黄州后一身轻松又一身虚浮,如离枝的叶,离花的瓣,在狂风中漫天转悠,极端洒脱又极端低贱,低贱到谁也认不出谁。苏东坡在被贬黄州还是很凄苦的,原来的世界已然在他的身边消失,一代名人在黄州就混迹在樵夫民间不被人认识,而他优美的诗文,是在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孩童时代我们吟诵着他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中学时代,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高中时代,《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引发我的无限感慨。越长大越发现苏轼的一生就像一部史诗般存在。


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独。


此诗作于公元1083年,其意大致为: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此首诗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孤独无告的精神遭遇,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嚣,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的异乎寻常。就是这样丰富的内心思辨,才使得苏轼不至于在田野间迷失了方向,而更是为后人留下长久吟诵的诗词。


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即苏轼黄州被贬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展现了作者旷达又伤感的心境。其中最让人称道的两句。一句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句词化用了庄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学思辨,发出了心灵无有寄托的深沉喟叹。另一句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趁此良夜,驾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任意东西,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到无尽的大自然中。


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春天)是苏轼醉归遇雨抒怀之作。作者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其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随遇而安的恬淡心境。有利地强化了作者在面对人生风雨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文章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元丰六年,苏轼的心境已经变得相对恬然自如了很多。在读这首词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丝丝的禅意。这首词跟白话文无异,不用多加解析,我们也都能感受到苏轼的朴素淡泊。苏轼对于月色美景作了美妙描述,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小小片段。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的精妙也就在于此。那么,你眼中的东坡居士是怎样的人呢?


苏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早年为官比较顺遂,诗词题材大都豪放不羁,这也是他所追求的豪放风格,有别于北宋早期温婉柔媚的填词风格。中年时,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卷入政治漩涡,受诬陷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轼完成了"从苏轼向苏东坡的转变"。如果说,前期的苏轼是在不断探索中,那么,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成为了北宋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一生也因此光辉熠熠,永远被后世所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