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的最大智慧: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

成功只是一個結果,促成這一結果的要素有很多,僅是有實力苦堅持還不夠,也許有時還需要點遷就和忍讓。對所處的時代有清醒的認知,對周遭的環境有深刻的分析,對自身的能力有理智的判斷,進而在恰當的時機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才是運用智慧的最高境界。


馮夢龍在《智囊全集》裡有一則關於諸葛亮的小文。

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治國素來公正,從不隨意施捨不當的恩惠,他說劉表父子每年都赦免不少犯人,但並沒有給荊州帶來任何好處。猛烈的火焰,人見了就恐懼,所以很少有人被燒死。平緩的溪流,人們玩耍時不覺危險,反而常被淹死。由此可見,溫和不一定是好事,嚴苛也不一定是壞事。馮夢龍將此事納入上智篇,並對諸葛亮大加讚賞。

陳壽的《三國志》裡也記載了不少諸葛亮的事蹟,比如眾所周知的七擒孟獲。

與從嚴治國正好相反,諸葛亮對南中叛軍頭領孟獲七擒七縱,態度可謂極其寬容。在兩軍交戰中,諸葛亮運用智謀策略,七次擒住孟獲,又七次將其釋放,最終令孟獲心悅誠服。孔明此舉是利用孟獲在當地人中間的威望收服人心,以消除少數民族的對抗心理,使南中獲得長治久安。

兩則故事都與諸葛亮有關,處事態度卻是一緊一鬆。這一點也不奇怪,真正的智者一定會審時度勢,結合當前的局勢做出最優決定,行事時張弛有度,而不是一成不變到底。

那些智慧出眾的人總是引人注意的,他們成功背後的原因也頗值得思考借鑑。

對於Beyond樂隊的隊長黃家駒,外界的說法一直兩極分化。有人認為他是隻會寫流行歌的搖滾叛徒,有人則認為他是本色不改的執著追夢人,有人認為他太過圓滑向市場妥協,有人則認為他是用迂迴戰術讓樂隊成功的高手。事實究竟是怎樣呢?

今天,索性聊一聊黃家駒在音樂才華之外的智慧。

我十分贊同葉世榮對家駒的評價:“他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不僅是音樂還有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只能看到很表面的事情,但他已經看到了內在的問題。”

對音樂大環境的洞察,對樂隊未來發展的思考,家駒明顯要深過同時期的其他人,這一點通過他的訪談和作品大家都可以清晰感受到。

黃家駒:有些歌,我寫好後會給公司去選,但也有些作品,我寫完並不會公開,只給我自己聽。如果寫一些難以接受、水平高點的音樂,不會有人理會的。我只能試著儘量去平衡。

無論做什麼事,有三個節點一定最難,分別是起始、破局和超越。我們來看看家駒在這三個節點是怎麼做的吧。


自資開演唱會和出磁帶,打響頭陣

多數人沒機會嚐到成功的滋味,因為他們往往在起點時就放棄了。

上世紀60-70年代,受到英國音樂文化的影響,香港最先接觸到了搖滾樂,很快這種極富節奏感的音樂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黃家駒也是其中之一。

黃家駒的最大智慧: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


Beyond成立於1983年,他們並不是香港第一支玩搖滾的團體,在他們成軍之前,地下音樂圈子裡早就有了類似黑鳥樂隊這樣的搖滾前輩,他們大多是彈著吉他翻唱或創作英文歌,演出機會最多也就是去酒吧裡做駐唱。

當時玩音樂的人都有一個共識,大眾只會青睞那些不用思考的簡單綿軟的情歌,搖滾樂在香港不會有機會,甚至整個東方世界都難以接受這種“噪音”。

然而,家駒卻有不同看法。

在被David Bowie、Pink Floyd、Led Zeppelin等人的作品深深迷住之後,不到20歲的家駒燃起了在旁人看來不切實際的搖滾夢。他認為,也許搖滾樂註定不會成為主流,但既然它如此有感染力,就一定會逐漸被人們接受並喜歡。

夢想需要準備和鋪墊,追夢的人深知這一點。為此,他日以繼夜的苦練吉他,穿梭在多支樂隊間尋找默契樂手,還嘗試著將自己的想法創作成音樂。

正因為有長達數年的探索和積累,Beyond才能在1983年的吉他大賽上一鳴驚人。如果沒有之前的執著苦練,他們自然不會成為冠軍,後面的發展道路也會更加崎嶇難行。

家駒健談固執,冷靜堅定,有親和力更有說服力,天生的領導者。他一直是樂隊的主心骨,不僅在音樂創作方面是核心大腦,還在樂隊發展方向上擔當著掌舵人的角色。

從1983到1985,已經獲得了吉他大賽冠軍的Beyond根本沒有像報道所說的那樣正式啟航,而是繼續徘徊在地下無人問津。這時,家駒做了兩件極其重要的事,一是自資舉行了永遠等待演唱會,一是自資出版了《再見理想》盒帶,既順利為樂隊吸引到了初期粉絲,又一舉拿到了簽約機會。Beyond的音樂生涯,開了個好頭。

試想一下當時的場景,幾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放下面子站在街頭,不住地向陌生行人發傳單做介紹,為的只是讓人們去觀看自己的演唱會,拿到傳單的人肯定是一臉嫌棄,畢竟他們還沒有任何名氣。不過,如果沒有這段經歷,相信6年後紅館的生命接觸演唱會也不會座無虛席了。

萬事開頭難,一點不假,沒有開頭,就沒有中間和結尾,而且就算你開了頭,之後的每一天也會越來越難。怕的話,連頭都不用開了。


適度妥協適時轉型,破局後迎來鼎盛

懂你的人自然會懂,不懂你的人解釋也徒勞無用。

儘管家駒曾說,《再見理想》專輯代表了幾個人理想的暫時終結,而後的唱片已經無奈向現實低頭了,但樂隊在1988年之前的幾張專輯還是沒能掀起大的波瀾,《永遠等待》和《亞拉伯跳舞女郎》絲毫引不起人們的興趣。

在長達四五年的時間裡,Beyond只有少量忠實的搖滾樂迷支持,他們根本沒有走進過大眾的視野。照此下去,與他們簽約的人會賠掉褲子,他們自己也會舉步維艱。怎麼辦?很明顯此時需要破局而立,存活下去才是第一位,轉型已經刻不容緩。

黃家駒的最大智慧: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


隨即,Beyond接連推出了一系列旋律上口、風格軟化的歌曲,其中的很多作品幾乎是瞬間就唱遍了大街小巷,比如冷雨夜、喜歡你、大地、真的愛你等。熱門金曲增多,唱片銷量上漲,歌迷數量飆升,樂隊順利得以躋身主流。

家駒當然知道大眾想聽什麼樣的歌,寫這樣的歌對別人來說也許難如登天,但在他看來實在很容易。

每次成蹊聽到有人用偏流行的作品來攻擊家駒才華淺薄時,每當有人說他是搖滾叛徒時,我都想起黃貫中說過的一句話,“家駒的音樂造詣遠比大家想象的高很多,我花上十倍的努力也未必及得上家駒的才華。”那些人,並不懂黃家駒。

黃家強也曾表示:“家駒的這種妥協是另一種堅持,樂隊必須要把音樂的水平拉低一點,做得更簡單,吸引到普通歌迷後,才能有更多資本去做自己喜歡的音樂。”

“原來你們喜歡這樣的歌,這類的作品我們有大把。”嘴上是這樣說,但家駒始終沒有徹底放開,Beyond歷年專輯裡的歌都是深淺參半的,既有為了人氣和銷量的膾炙人口型,也有忠於內心和藝術的古靈精怪型。

先讓大眾通過朗朗上口的作品認識Beyond,然後再瞭解一個全面深刻的Beyond,最終喜歡上這支搖滾樂隊的所有音樂,這便是家駒的思路。

很明顯,得益於適度妥協和適時轉型,Beyond大獲成功了。除了在音樂領域人氣超高,他們在影視和綜藝方面也頻頻露臉。

1991年,樂隊迎來了鼎盛期,紅館的演唱會連開5場,他們成了第一支在紅館開唱的樂隊,香港、大陸、馬來西亞、臺灣等地都有Beyond的歌迷,甚至他們的人氣和才華也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注意。


在人氣至高點,超越自我去日本

那些有勇氣丟掉已經到手的成就,不惜重新來過的人,值得敬佩和銘記。

就在Beyond樂隊的影響力如日中天的時候,從家駒到其他成員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抑。他們極度反感香港娛樂圈的既有規則,本來是創作型音樂人,如今卻不得不參加各類不知所謂的活動,反而與音樂漸行漸遠。經過一次次無奈的反抗,最終幾人變得心灰意冷起來。


黃家駒的最大智慧: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


金錢和榮譽,愜意無比的好東西。可在有的人眼中,這兩樣東西一文不值,因為它們最易使人忘記初心。

是安於現狀,還是再度上路?樂隊走到了最關鍵的超越期。

當去日本發展成為可能,當Beyond有機會邁出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時,家駒看到了新的希望。儘管其他成員都不太願意前往日本,儘管身邊的友人一再勸說阻止,但家駒去意已決。

我見過很多歌迷對家駒去日本的決定表示費解,認為去日本是大錯特錯的。有些事,不適合唯結果論,假如家駒沒有發生意外呢?假如Beyond在日本做出成績呢?假如家駒所說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成真呢?你還會認為去日本是錯的嗎?有時候,我們應該把目光更多地留給過程,而不是一味看結果。

如果家駒沒去日本,Beyond自然可以收穫更多名利,可同時也勢必會在商業化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更不太可能寫出那麼多影響後人的傑作了。於是,今天也就沒了黃家駒精神和Beyond精神這兩個詞彙。

家駒敢毅然放下在香港積攢多年的人氣,大膽去日本重新開始,此舉本身已經是巨大的超越了,而且超越的是自己的心魔。

意外發生後,葉世榮、黃貫中和黃家強認真思考了樂隊的出路,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沿著家駒的音樂精神繼續超越。

Beyond在三子時期能夠迴歸自我肆意任性,能創作出那麼多樂迷眼中的神作,關鍵是在此之前隊長黃家駒總能一次次把握住時機,一次次讓樂隊實現飛躍,並用生命為他們鋪平了未來的道路。

死,只是活的一部分。如何死去並不值得深究,如何活著才是我們該研究的重要課題。

成蹊總聽有歌迷說深愛著黃家駒,然而他們從來就不怎麼聽歌,其實他們並不愛家駒,他們愛的只是一種見不得光的佔有慾。另外,我相信家駒本人也不喜歡這種糊里糊塗的愛,因為這愛毫無理由。

在起點處,家駒一身膽氣排除萬難,帶領Beyond闖出了名堂。在破局處,家駒憑藉才華和平衡能力,令樂隊活了下來,火了起來。在超越處,為了純粹的理想不惜一切,以致身死他鄉,家駒為其他三子做出了表率。這一路的經歷和決定,無不凸顯出家駒的大智慧。

傳奇從來不是偶然誕生的,每一位傳奇都是一個智慧的綜合體,他們的差別僅在於展示智慧的方式不同。

審時度勢,相機而動,只有區區八個字。然而對這八個字,我們又領悟了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