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I报告:欧洲盟国如何融入美国多域战


RUSI报告:欧洲盟国如何融入美国多域战


2019年9月23日,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RUSI)网站发布题为《European Allies in US Multi-Domain Operations》的报告,作者是杰克·沃特林博士(地面战研究员)和丹尼尔S.罗珀(美国陆军地面战研究协会国家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报告概述了将欧洲盟国与美国陆军“多域战”概念融合在一起的策略。

俄罗斯和中国的远程火力加上能够在冲突之前塑造作战环境的非致命性对峙,导致美国陆军得出结论:“空地一体战”(作为其作战行动的基本理论)已经“支离破碎”。按照目前的态势,如果俄罗斯准备入侵东欧,美军将难以在政治上相关的时限内进入战区,而美国的持续能力将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回应,美国陆军开发了一种新的作战概念——“多域战”(MDO)。这一构想要求美军拥有经过校准的部队态势,即采取前进和轮换部署以及预置储备,以便美军能够在武装冲突的门槛以下进行对抗和威慑对手,并在必要时做好战斗准备。多域战的第二个原则是美军必须维持多域编队,能够在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作战,进行信息作战并在电磁频谱(EMS)上对抗。多域战将跨越这些领域的机动描述为融合趋同,而战术指挥官需要了解其行动如何塑造其他领域,并利用所取得的成功或对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的防范。通过跨域机动,美军寻求渗透进敌方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A2AD)体系并使其瓦解,以及利用敌人凝聚力的瓦解而对其部队各个击破,然后确立回到有利对抗态势的条件。

从维持校准的部队态势所需的条件,到有效地在武装冲突的门槛以下进行对抗的关键专业知识,这种作战概念存在着对盟国的大量依赖。美国陆军已采取一种有条不紊的方法来发展这一概念,首先与陆军各利益攸关方接触,然后在整个联合部队中互动,然后再与美国的盟国进行讨论。然而,为了应对来自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的盟国一直在发展自己的作战概念,并着手进行急需的现代化工作。如果美国不及早与盟国进行接触并就多域战保持对话,则会存在风险,即美国的能力将与盟国的体系有所不同,从而无法达到实现融合所必需的整合水平。鉴于美国陆军预计不会在2028年之前获得所有相关的多域战能力,因此确保与盟国的互操作性至关重要。

盟国与多域战整合的挑战可分为两大类:能力差距和政策障碍。首先在能力方面,语言上存在着潜在问题。美国及其盟国没有以一致的方式描述多域环境。没有这种通用的术语,就很难对战场有统一的认识。语言障碍也扩展到了各个系统。常见作战情景的许多要素(对趋同效果至关重要)都来自传感器,并且数据融合越来越自动化。但是,如果没有通用的操作系统作为联盟人工智能和自主平台的基础,则现有的并行开发路径会存在不兼容的风险。第二个主要的能力差距是较小的盟国能力不足,即最多只能部署旅级部队来支持梯队行动。由于这些国家可能不具备先进的网络能力或远程精确火力,因此它们很难知道哪些信息与美国多域编队有关,或者它们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最后,多域战会带来训练负担,并且需要进行电子战能力训练,这对于某些盟国而言十分昂贵,并且在没有适当规模的训练场时也难以执行。美国可能需要支持这项培训工作。相反,如果不与盟国一起进行多域战训练,美国将不了解在对抗空间内如何最好地利用联盟的专业知识。

在某些方面,多域战的政策障碍更为关键。首先,多域战的前提是美国需要同时面对中国和俄罗斯。但是,欧洲盟国并不一定会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俄罗斯可能针对多域战展开信息行动,使欧洲越来越感到美国在对付中国上更感兴趣,从而难以在政策上支持美国校准部队的态势。此外,远程精确火力可能招致俄罗斯同类能力的威胁,欧洲盟友可能不愿容留这种系统。尽管美国可以找到愿意维持这种能力的盟友,例如波兰,但可能会损害旨在改善整个欧洲军事机动性的协议的进展,而这需要德国的支持。权限问题也是网络能力发展中的重大挑战。要在盟国的土地上进行网络侦察,就需要盟国政府的批准。但是,如果在和平时期以与俄罗斯对抗为目的进行这项活动,那么美国必须努力确保对该活动有足够的信任和了解,以避免公众的敌对反应。

本文概述的将盟友与多域战集成的挑战并非无法克服,但它们表明,随着多域战从概念转变为理论,盟友需要全过程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