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就來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這一天的到來,表示開始進入冬季,天氣日漸變冷,這個時候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世間萬物好像都進入了冬眠期,人類到了這個時候雖說沒有冬眠,但是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北方,立冬的時候要吃餃子,南方立冬的時候會吃羊肉爐、薑母鴨、燉麻油雞、四物雞等來補充能量。

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

除了這些吃的習俗,立冬之後,冬天天氣的冷暖還有旱澇也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所關心的。直到今天,農村人雖說不能完全掌握天氣變化的規律,但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節氣還是有一些經驗性的總結,其中在農村俗語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叫做: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

關於這句俗語,一些經驗豐富的老人解釋說,從立冬的天氣可以看這個冬天是晴還是雨,這句話的意思從表面上來說是立冬這一天如果天氣是晴朗的,就預示這冬天會特別的乾旱,雨水會很少,也就是個暖冬,如果這一天是下雨的話,冬天的雨雪就會特別多,冬天也就特別冷。

不過,在農民看來,立冬這一天還是下雨比較好,這樣的話明年就會有一個好年景,不過好多人對這種看法很是疑惑,立冬下雨的話冬天是比較冷的,可是為啥農民會期盼著有個冷冬呢?天氣暖和點不好嗎?

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農民們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冬天如果是暖冬,對人們來說是好事,冬天的時候陽光燦爛,溫暖愜意,不用每天承受著凌冽的寒風。可是有經驗的老農卻說“就怕立冬一日晴”,為啥會怕冬天暖和呢?其實主要是從農作物的方面考慮,暖冬的話會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影響,冬天溫度太高,土壤裡的害蟲就會更容易越冬繁殖,來年的時候就會有特別厲害的病蟲害,嚴重的話會欠收。

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

反之,冬天越冷,雪下的越大,農作物的生長就會越好。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有大雪就預示著明年的豐收。另外,農民不喜歡冬天太暖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冬天如果是暖冬,在這之後就會有寒潮來襲,如果寒潮是在春季,就回把剛發芽的農作物給凍死,出現在秋季就會使農作物減產,總之,寒潮對農作物的危害不小。還是冬天該冷的時候冷點比較好,順應自然。

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

​那麼今年到底是冷凍還是暖冬呢?從目前的的情況來看,這幾天北方地區的天氣預報,幾乎沒有降雨的痕跡,所以今年很可能是一個暖冬,農民這個時候要注意,在農作物這一方面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加緊病蟲害的防治。你覺的農民的這些俗語可靠嗎?今年這個冬天是乾旱還是雨雪充足?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