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新编。这个故事为何越传越神?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历久不衰,令人垂泪。两千多年来,这个故事历经劳动人民的一代代口口相传,已经扎根到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中,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故事。

秦朝时候,在美丽江南的松江府有个孟家庄,孟家庄住着一个孟老汉,他特别善种葫芦。这一年,他种的葫芦长得非常繁盛,到了夏秋之交的时候,葫芦藤条上结满了一个个大葫芦。一天,孟老汉到葫芦园中,忽然听到葫芦藤条下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哭叫声,孟老汉非常奇怪,拨开藤条一看,见有个婴儿被包裹在一个小被褥中,红红的小脸蛋,圆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爱。孟老汉立即把婴儿抱起来,在原地等了几分钟也没有任何人来领,他赶紧抱回家,让老婆姜阿婆喂食。夫妻俩再仔细一看,这个婴儿是个小女孩。二人由于没有子女,便决定收养了这个女婴,他们取夫妻两人各自的姓,给女婴取名孟姜女。从此,小孟姜便成了夫妇俩的掌上明珠。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新编。这个故事为何越传越神?

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长大了,变成了十六七岁的大姑娘。她聪明伶俐,美丽动人,心灵手巧,织起布来比织女还要手巧,唱起歌来赛过黄莺的啼鸣。一天,孟姜女织完一匹布,就决定到后花园去散散心。这时节,花园中的水塘里荷花盛开,池水如碧,孟姜女徜徉在水塘边,陶醉在如画的美景中。不料她由于只专注赏景,没有注意脚底下的路,“扑哧”一下滑到水中。孟姜女在水中晃动着双臂,扑通着连喊“救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不远处飞快跑过来一个年轻公子,他连身上的衣服鞋袜也顾不上脱掉,一个箭步纵身跳入水中,游到孟姜女身边,连拉带拖地把孟姜女救上了岸。这时,孟老汉夫妇听见喊声也匆匆赶了过来,几个人一起把孟姜女抬到家中。

一会,孟姜女终于醒了过来,孟老汉夫妇连忙起身感谢年轻公子的救命之恩。他们接着询问他的来历。原来这个年轻人名叫万喜良,江南姑苏人氏,自幼读书,喜欢经史文章。不久前,秦始皇因为要修筑长城,派人到处抓壮丁。听说被抓去修长城的男人十有七八要死在长城工地,万喜良家里赶快让他连夜出逃,今天他逃难正好走到这里。刚才在附近,他听到有人喊救命,这才凑巧救了孟姜女一命。孟老汉一家听后,再次连连道谢。

孟老汉一家见万喜良知书达礼,忠厚老实,现在又无处可去,便挽留他住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孟老汉夫妇一合计,万喜良与孟姜女年龄相当、脾气相合,便撮合让二人结为百年之好。他们征求二人的意见,万喜良对孟姜女万分中意,孟姜女也非万喜良不嫁。孟老汉夫妇乐得合不拢嘴,于是挑选吉日,给他们二人完了婚。

天有不测风云。官府侦查到了万喜良的行踪,便在万喜良万和孟姜女刚刚新婚的第三天,派官兵冲进孟老汉的家中,不由分说,把万喜良捆绑起来,孟姜女见状急忙扑上去救夫,被几个官兵一把推开。就这样,孟姜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被官兵带走了。万喜良不久就被送到了遥远的北方去修建长城。

万喜良走后,他的妻子孟姜女日夜思念自己的心上人,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非常牵挂。转眼天气变寒了,冬天就要来了,孟姜女想自己丈夫在遥远的北方修长城,没有带冬衣御寒,便日夜赶制着缝制棉衣,决心去寻找自己的丈夫。她边做棉衣,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

月儿弯弯分外明,

夫君边关筑长城,

哪怕万里迢迢路,

送夫寒衣是侬情。

很快,她就做好棉衣。孟姜女告别孟老汉夫妇,踏上千里迢迢送寒衣的路程。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新编。这个故事为何越传越神?

孟姜女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可长城下民夫数以万计,到哪里能找到自己的丈夫呢?孟姜女逢人便打听,问第一个人说不知道,又问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也说不知道。就这样,孟姜女一连问了几十个人,最后,有一个好心的民夫告诉她,万喜良来到长城工地上,不久就因为经受不了工地上沉重的劳动,再加上吃不饱,穿不暖,因此不久就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就地埋在长城里筑墙了。

听到这里,孟姜女心如刀绞,犹如五雷轰顶,昏死过去。也不知道昏死了多久,她才慢慢地苏醒过来,她马上强打精神,央求知情人引路,去找丈夫埋葬的地方。孟姜女到了万喜良被埋葬的长城下,悲愤交加,瘫坐在地下大哭起来,眼泪有如雨下。她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尽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么能不痛心万分!她愈想愈悲,一连哭了三天三夜,不饮不食,如杜鹃啼血,又如子规望月。就这样,她的哭感动天地,惊动鬼神,忽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万里长城一下子崩倒了八百里。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奇事被马上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来。等孟姜女被送到秦始皇面前时,他见孟姜女生得貌美如花,宛若天仙,便提出想纳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说:"要我作你的娘娘,得先依我两件事:第一,你要在我丈夫死的地方造一座十丈高的坟墓;第二,你要披麻戴孝跟我到我丈夫坟前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应了她的要求。

不多日,在万喜良死的地方,一座十丈高的坟墓已经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带着孝布,跟随孟姜女登上十丈高的坟墓上祭奠。祭奠结束后,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随他一起回宫。孟姜女这时冷笑一声,大声指着秦始皇说::"呸!你这个暴君!害死无数天下百姓,如今又害死我的丈夫万喜良,我岂能作你的娘娘,休作妄想!"说完便从十丈高的坟墓上纵身跳下,死在丈夫万喜良的坟前。一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仿佛苍天在为孟姜女夫妇哭泣和哀悼。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新编。这个故事为何越传越神?

“孟姜女哭长城”的凄美故事到此说完了。下面介绍一下它的演化过程。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最早雏形出自《左传》: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

这段的意思是,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杞梁的人,在攻打莒国的时候战死,齐侯回来告诉了杞梁的妻子。杞梁妻听到这个噩耗,内心万分悲痛,哭吊于莒城之下。后来,又传说她把城墙哭塌了一块。

传来传去,到了汉朝又把情节发展了,而《烈女传》中记载的则是:

孟姜女听说丈夫死了,悲痛地哭于莒城下,“内诚动人”,于是,“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把城墙都哭倒了,《烈女传》这种说法已经有些神乎其神。

但到了唐宋时代,戏剧创作家们终于把这个故事演变成为控诉秦始皇暴政的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对这个故事,民间很多人都深信不疑。这个故事不但经久不衰,而且愈加传神。确切的讲,是没人愿意去刨根问底、探究真假,老百姓是宁愿信其有的。这个故事是在古代黑暗的专制社会里,劳动人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反抗统治阶级而采取的一种“软暴力”。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这个故事还可以抚平人们内心深处的痛楚,给他们传送一种美好的希望。因此,就不难理解“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伟大生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