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和大多數其他時候不同,我幾乎是在得知蘋果發佈AirPods Pro之後的第一時間就做出了購買的決定,甚至連官網的詳情頁面都沒有看完。

原因很簡單,我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降噪耳機有明確需求的用戶。而在收到了AirPods Pro之後,這兩天我也認真使用了一下這款產品。最終下來的感受是:它幾乎滿足了我對於一款藍牙耳機的所有幻想。

AirPods Pro之前,我想要的是一款怎樣的耳機?

先來談一下我此前對耳機的需求,我並非是一個HIFI發燒友,耳機對於我來說應對的其實就是兩個場景:通勤以及差旅。剛好其實這也就對應了我對於耳機需求的兩個最重要的部分:便攜和降噪。

我應該是AirPods的最早的用戶之一,第一代AirPods剛發佈不久我就用上了這款產品。這主要是因為我日常使用的大多數設備都幾乎是iOS生態中的,包括Mac、iPad以及iPhone、Apple watch等等。

AirPods能夠這些設備中進行無縫的切換和銜接,並且它足夠小巧、便攜且連接穩定,所以一直以來我給它的評價都是:最好用的藍牙耳機,沒有之一。

在這類分體式藍牙耳機產品中,AirPods是毫無爭議的標杆之作,自從2016年正式發佈之後,很多其他的廠商(尤以手機廠商為甚)也推出過類似的產品。

藉助工作之便,我也用過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主流手機品牌的分體式藍牙耳機產品,但能夠在整體體驗上做到AirPods水平的目前依然沒有。AirPods依然是我心目中最適合通勤的耳機,沒有之一。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但AirPods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比如在飛機上,它並不能為我隔絕噪聲;比如午休的時候,它並不能給我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再比如我需要凝神寫稿時,也不能為我屏蔽掉周圍同事的鍵盤聲以及空調噪聲;再比如遇到下面這種情況,它也無能為力。

於是我在AirPods之外還選購了一款索尼Wi-1000X項圈式藍牙降噪耳機,選擇它的原因主要是:市面上比它降噪好的產品沒它便攜,比它便攜的產品沒有和它匹敵的降噪能力和音質水平。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日常需要隔絕噪聲的場景中,Wi-1000X和AirPods這對組合很好地解決了我的問題。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但也並不是說,Wi-1000X就是完美的。

這意味著,我需要在平時差旅時多帶一個耳機和電源線,並且我遇到過很多次臨時想用,但卻忘記給它充電的情況。而儘管它的項圈式設計已經足夠便攜,但很多時候我為了獲得更加無負擔的體驗,我還是會使用更輕便的AirPods。

最關鍵的是,在上面那次深夜“不插電”現場,我嘗試佩戴入耳式設計的Wi-1000X,希望它的降噪功能能夠幫助我入睡,但半夜之後耳機和枕頭互相擠壓後造成的痠痛讓我幾乎無法忍受,只得摘下。

所以其實在AirPods Pro之前,我想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藍牙耳機呢?

首先應該足夠便攜、穩定,佩戴舒適。其次它最好能夠和我的常用設備完美兼容,切換便利。最後它應該要能夠滿足我的全場景需求,要有降噪,能隨時隨地拿來就用。

決定日常使用率不是功能,而是易用性

在我看來,AirPods Pro綜合體驗的基礎依然是其無與倫比的易用性。這裡大致可將其歸納為三點:便攜性,舒適性、穩定性,我們一個個來談。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決定便攜性的主要是體積和重量。AirPods Pro的體積和重量相較於AirPods來說都有了一些增長,但影響不大。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設計,之前的耳柄部分的長度縮短,耳機盒的縱向高度隨之降低。入耳式的方案又使得耳機在收納的時候不得不增加耳機盒橫向的寬度。所以AirPods Pro的耳機盒看上去確實比AirPods大了一些,但寬高比的變化讓整個耳機依然方便攜帶,增加出來的這不到6g的重量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也就保證了你日常可以無負擔地將其塞入衣兜或者是女士挎包中,不會有負擔。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入耳式耳塞最被用戶重視的就是佩戴的舒適性。的確,AirPods Pro的確沒有了之前AirPods那種輕若無物的佩戴舒適感。

這是因為入耳式的設計或多或少會對耳道造成壓迫,戴上AirPods Pro之後,你會隨時有“戴了耳機”的感覺。但需要注意的是,AirPods Pro的耳塞部分採用的是一種卡扣式的設計,並沒有傳統入耳式方案那截突出的導管。

所以如果你把耳塞去掉,它的結構又和AirPods差不多。當然,降噪效果會打一些折扣。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AirPods Pro隨機附贈了三副不同尺寸的耳塞。

第一次佩戴的時候,Apple開發了一個專門的“耳塞貼合度測試”功能進行檢測,測試時耳機會播放一段測試音樂來判斷耳塞和耳道的貼合程度,以便用戶找到適合自己尺寸的耳塞。

實際上,AirPods Pro對於人耳的壓迫感並不強,甚至要比市面上絕大多數入耳式的耳機都要舒服的多。但需要說明的是,長時間佩戴之後,AirPods Pro依然會造成耳廓部分輕微的痠痛感。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入耳式的設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帶來整個耳機的佩戴穩定性的提升。

如果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AirPods Pro的單元和耳柄之間的彎折曲率更大,這樣一來耳機能夠“卡”在耳朵上提升穩定性。我曾經嘗試用甩頭的方式去測試,最後即便已經頭暈目眩了,耳機依然穩穩當當。

所以在佩戴穩定性上AirPods Pro相較於AirPods有了很大的提升,日常你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以上的優點,結合AirPods Pro和蘋果生態設備的在使用時的無縫融合優勢,AirPods Pro的日常使用變得非常簡潔和高效,良好的易用性使得它在日常擁有非常高的使用率,不會因為較高的使用門檻和冗長的操作造成吃灰。

驚豔的降噪效果,掩蓋了音質的提升

AirPods Pro的降噪效果就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驚豔!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默認情況下,AirPods Pro戴上之後就會自動開啟降噪。

它能夠隔絕日常環境中的絕大多數背景噪音,比如辦公室環境下空調出風口的聲音、窗外的車流聲、遠處同事交談的聲音以及鍵盤敲擊的聲音等等。由於隔絕了大部分的噪聲,所以你會很容易沉浸到你自己的世界中。

我無法給你量化這種降噪的程度,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就降噪能力而言,AirPods Pro已經超過了之前我用的索尼Wi-1000X。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蘋果採用的是主動+被動的降噪方案。

被動指的是入耳式的方案對於外界聲音的隔絕作用,而最關鍵的主動降噪部分,蘋果採用了內外兩個麥克風的工作模式:外向式麥克風會檢測外部聲波,在你聽到這些外部聲波之前,AirPods Pro 便會用與之相當的抗噪聲波將其抵消。

內向式麥克風會檢測耳道內部的多餘聲波然後同樣用抗噪聲波予以抵消。降噪開啟之後,AirPods Pro的降噪功能會以每秒200 次的頻率持續調節,確保大多數的噪聲都能夠被抵消。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在日常使用降噪耳機的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複雜的應用場景,比如在過馬路的時候過分安靜的環境其實對於用戶來說並不安全。

所以AirPods Pro有三種模式:分別是降噪、關閉降噪以及透明模式。關閉降噪後,耳機實際上就是依靠耳塞對於外界音量的隔絕效果。

而透明模式則是可以讓外界聲音進入,這樣你在日常和人交談或者是聽地鐵報站時聽到的聲音就會更加清晰。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除了降噪之外,音質方面的提升也是明顯的。

AirPods Pro相較於之前的AirPods的音質表現更好了一些,低頻部分更加飽滿,高頻清晰有質感。這種音質上的提升並不如其降噪效果那麼出眾,但如果你仔細比較之後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而降噪的加入,使得AirPods Pro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少了許多環境噪音的干擾,所以音樂的沉浸感也更好。

我還嘗試過使用AirPods Pro連接其他的安卓設備,體驗下來之後發現音質和降噪效果沒有大的差異。所以如果你是安卓用戶,想要使用AirPods Pro也是可以的,但在使用的便利性上會打一些折扣,比如無法進行貼合度測試,無法查看電量和佩戴狀態等等。

還有一些大家可能會關心的問題,一併在這裡說了: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續航單次4小時無壓力(開啟降噪),搭配充電盒用24小時沒有問題;硅膠耳塞有點味道,味道還挺大,用了兩三天還沒散完;耳機盒還是容易磨損,介意的話可以選擇保護殼;隨機附贈了C to L的線,好評;IPX4級別的防水標準,日常運動出汗沒問題,游泳就算了;聽診器效應我覺得還好,可以接受。但主動降噪開啟後耳道的腫脹感可能有些同學需要適應一下;視頻延遲,幾乎沒有。

一些Flag,一些思考

29號零點突然出現在Apple官網的AirPods Pro,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你之前還有印象,你大概會記得我在6月初的WWDC後的一篇《watchOS 6體驗》的文章中就談到,Watch OS6新增的噪聲監測功能背後展現出來的蘋果對於聽力健康的重視,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新的蘋果降噪產品的出現。

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看看之前立的這個Flag。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隨著AirPods Pro“靴子落地”,其實也引發了更多我關於這款產品的思考。和Apple Watch 一樣作為可穿戴設備體系的AirPods Pro,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或許並不僅僅是一個降噪耳機那麼簡單。藉助降噪的核心功能,或許威廉它在健康監測領域可以開發出一系列的功能和應用。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我現在能想到的,就是在降噪模式下藉助傳感器實現對脈搏、心跳等能夠通過聲音記錄的健康數據進行記錄和監測,配合Apple Watch本身的監測功能,或許能夠更大程度上提升檢測健康數據的準確性。未來,AirPods Pro有望跟Apple Watch一起,在蘋果構建的運動健康體系中起到核心設備和關鍵節點的作用。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另外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點,小小AirPods Pro是蘋果近些年發佈的第五款“Pro”級設備。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帶來了iMac Pro、Macbook Pro、iPad Pro以及iPhone 11 Pro。

你可能注意到了,這四大產品體系完全就是幾乎就是蘋果硬件生態的當家主力。能夠與這些產品享受同樣的升級待遇,足以看出蘋果內部對於AirPods 產品線的重視程度。它,絕不僅僅是一款iPhone配件那麼簡單。

從這一點來看,庫克關於AirPods Pro並不是AirPods替代品的說法其實就不難理解,因為它的確是兩款不同市場和功能定位的產品。過去的兩年多時間內,蘋果用兩代AirPods驚人的銷量證明了這個產品系列不僅能夠獲得市場的青睞,為蘋果貢獻驚人的利潤率,甚至還具備成長為蘋果新的產品體系的潛力。

不過分的說,AirPods系列應該是喬布斯之後的“庫克時代”開創的最成功的產品。

AirPods Pro體驗:用完之後我的建議就四個字

回到產品本身,AirPods Pro是我認為蘋果在最近幾年內發佈的最趨近於“完美”的產品,也是我最推薦購買的蘋果產品。

這種完美並不是指它在任何方面都做到了盡善盡美,而是它在各個層面的用戶體驗都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幾乎沒有短板,這種綜合體驗上的完善甚至碾壓了Bose、索尼等一眾擁有多年降噪藍牙產品研發經驗的老品牌。我絲毫不掩飾對於這款產品的溢美之詞。

對於這樣的產品,“等等黨終將勝利”的鐵律將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早買早享受”。我的購買建議就四個字:別猶豫,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