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3-7月:军阀割据防区制形成;“五四”火种传入四川

军阀割据“合法化" 四川防区制形成

4月 熊克武发表《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使军阀割据“合法化”。四川军阀防区制正式形成。

1917年,罗佩金、戴戡掌握川省军政大权时,曾规定除省军饷款仍由督署拨发外,所有川东南北驻防各军饷款,准就近在驻防地方各公署征收机关如额拨领,此为“就地划饷”的先例。刘存厚赶走罗、戴后,于1917年10月4日通令所属各部队,其饷款军费,就各该防区较近征局,分别划配,准予径拨税款应用。

去年2月靖国军占领成都,熊克武到成都执掌川政后,为了保持各路军阀间暂时的平定,只好将各部暂驻原地不动。7月,熊以靖国各军总司令部名义,发布了《四川靖国各军卫戍及清乡剿匪区域表》,防区制首开其端。在川局大体平定之后,熊克武以四川督军兼摄民政的身份,圣谋军令政令之统一,曾规定各师军官均须由督军委充;各县行政官吏,均须由督军委派;各县各项税款,均须报缴督署,统筹统支。然而,防区制的始作俑者,滇军军阀顾品珍不服从熊克武的规定,仍然擅自把持独吞盐税,对他驻防区域内的行政官吏,仍随意任免。川军各师亦相率效尤,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熊克武考虑今后军费所出,以免受制于人,决定川、滇、黔各军就防划饷,防区制便逐渐形成。本月发表的《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为:第一师驻防区域:成都、华阳、温江、郫县、崇宁、灌县、崇庆、广汉、彭县、什邡、金堂、新都、新繁,计13县。

第二师驻防区域:永川、荣昌、隆昌、铜梁、安岳、潼南、璧山、大足、合川、武胜、江北、长寿、邻水,计13县。

第三师原为石青阳任师长,系孙大元帅所发表,而唐继尧不同意,故石改任总司令,驻防仍旧。三师此时暂缺。

第四师驻防区域:越西、冕宁、西昌、会理、盐源、盐边、昭觉、雅安、荥经、天全、名山、芦山、汉源、邛崃、大邑、蒲江等16县。

第五师驻防区域:彰明、江油、北川、平武、梓潼、罗江、安县、绵阳、绵竹、德阳、遂宁、乐至、射洪、三台、中江、盐亭等16县。

石总司令(青阳)驻防区域:西充、南充、广安、岳池、营山、仪隆、蓬安、南部、阆中、苍溪、剑阁、昭化、广元、巴中、南江、通江等16县。

颜总司令(德基)驻防区域:达县、渠县、开江、宣汉、万源、城口、奉节、大竹、巫山、巫溪、开县,计11县。

黄总司令(复生)驻防区域:涪陵.酆都、忠县、垫江、石柱、黔江、彭水、酉阳、秀山,共9县。

独立第一旅驻防区域:眉山、彭山、青神、丹棱、仁寿,共5县。

独立第二旅驻防区域:犍为、荣县、峨眉、洪雅、夹江、峨边、井研、雷波、马边、屏山等11县。

屯殖军驻防区域:松潘、理番、茂县、懋功、汶川,共5县。

川边镇守使驻防区域:泸定、康定、理化、巴安、稻城、定乡、雅江、贡噶、丹巴、道孚、怀柔、德格、炉霍、甘孜、毕都、德荣、盐井、察隅、安良、义敦、武绒、宁静、察雅、贡县、科县、恩达、邓柯、石渠、白玉、同晋、硕督、嘉黎、太昭,共33县。

万县、巴县及江北附近,由江防军司令及黄总司令复生选派驻防(按表内未列卢师谛防地,但后来卢系驻万县,或同属援鄂部队之故)。江北地接长寿,暂归第二师驻扎,以便统治,惟客军驻扎城内,该师不必派队驻防。

第一混成旅、吴游击、郭守备所部,暂驻成都。

川江正支河流防务概由防军担任,并得于沿江要镇分兵驻扎。

其他:简阳、资州、资阳、内江、叙府、富顺(除自流井)、南溪、庆符、高县、筠连、珙县、兴文、叙永、古蔺、古宋、泸县、纳溪、合江、江津、江安、綦江、南川等共22县,均由客军(指滇、黔军)驻扎。

熊督军开办陆军讲武堂

3月 四川督军熊克武,在成都南较场开办四川陆军讲武堂,为四川陆军培养人才。

熊克武于去年被任四川督军以后,将陆军整编为6个师、2个独立旅、1个江防军,另设有宪兵和1个警卫团。为了整训改编后各军中、下级军官和增添一些下级军官,在成都南较场原“尊经书院”重办四川陆军讲武堂。

该校由熊克武自兼讲武堂堂长,以涂允(伯文)为监督,负教育、训练的全责。讲武堂共分步、骑、炮、工4种,学制两年。后因川、滇、黔战争再次发生,学员于1920年7月提前毕业。

“五四”火种传入四川

5.17 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学生率先行动,引发四川学运高潮。

五四运动爆发后,五四运动的参加者王光祈,将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况,用电报

发给《川报》。7日,《川报》在简要新闻栏登出了五四运动的消息。9日、12日、15日的

《国民公报》连续在“要电记志”栏内对五四运动作了报猫。但由于这些消息太略,在人民中没有引起大的反响。5月16日,王光祈撰写的详细通讯送达成都,《川报》发行人兼总编辑李劼人满怀爱国激情加了长篇按语。这篇通讯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的爱国运动。

17日,载有北京五四运动详细情况的《川报》发到成都高等师范学堂时,同学们正在食堂吃饭。袁诗荛手拿报纸,大步跨上桌子,高声朗读《川报》上登载的北京五四运动的消息,食堂立即变成了会场。大家热烈讨论,决定全力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很快,在皇城致公堂聚集了全城30多个学校的学生数千人,共同商讨计划,决定一致行动,并联络各校教职员筹备成立“学界外交后援会”。5月24日,重庆川东师范等校学生成立了“川东学生救国团”。

1919年3-7月:军阀割据防区制形成;“五四”火种传入四川

川东学生救国团组织示威游行

全川民众抵制日货

5.25 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四川抵制日货运动全面展开。本日,成都学界外交后援会召开会议,决定抵制日货。

会后,成都药材商、布正商、棉纱商、山货商立即通电沪、渝代办停购日货。许多学生将所用日货销毁。重庆学生在码头、车站宣传抵制日货。万县数百学生游行,铲除市面张贴的日本仁丹广告。在万县的日本三菱公司雇力夫运桐油上船,经学生劝阻,力夫散去。江油县学界外交后援会印发《抵制日货根本办法》的传单。彭县学生联合会派学生在城门调查,凡有日货入城,一经查出,概行销毁。绵阳经过学生共同抵制日货后,市面很快出现无日货的局面。荣县、江津、泸县、涪陵、宜宾、达县、灌县、内江、奉节、阆中、彭县等地的抵制日货运动发展迅猛。

6月8日,成都学界外交后援会和成都总商会联合成立抵制日货的统一领导机构—成都商学联合会。22日,重庆商、学界联合建立商学联合会。成、渝两地商学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商、学两界在抵制日货中的行动,协商处理违约问题。四川的许多县也都成立了类似组织。

麻乡约民信局停业

4.26四川省当局以未经挂号批准为由,勒令麻乡约民信局停止营业。

麻乡约民信局系清咸丰年间在重庆开业的,成都、乐山、泸州、宜宾等大中城市,以至昆明、贵阳、康定都有业务,主营代客运现,兼营汇兑;对官款、票号、盐商、商号寄汇,最高时年达300万两,对川、康、滇、黔商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从20世纪初开始,营运线路伸向湖北、江苏、上海、河北等省、市,甚至承揽中越、中缅等国际间客货运输业务。

经此次波折后,业务渐趋停顿。

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民间邮政组织麻乡约终于逐步结束其历史使命。麻乡约民信局被下令停业后,地僻道险的川境内,运现和汇兑受到阻滞。

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成立

6.15 李劼人等成立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

1918年6月,王光祈、周太玄等人就开始在北京筹备少年中国学会。

在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之前,王光祈曾给四川的李劼人写信,邀请他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委托他筹组成都分会。李劼人立即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还积极在成都发展会员。四川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吴虞和曾孝谷也要求入会,因考虑他俩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与“少年”两字不符,学会欢迎他们为“会外赞助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以后,本日,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先于总会在《川报》会址开会成立。会员有9人:李劼人、彭云生、周晓和、穆济波、胡少襄、孙少荆、李哲生、何鲁之、李小舫。因分会初创,会员较少,只暂设书记和保管员各一人。大家推李劼人担任书记和书报管理员两职。他们积极在四川开展活动,创办《星期日》周刊。成都分会是国内外建立的少年中国学会3个分会中最早成立的一个。

大批学生赴法留学

6.1 四川首批赴法勤工俭学青年离成都经上海赴法。

早在1912年6月,吴玉章返川在成都发起组织了四川俭学会,在少城济川公学筹办留法预备学校。1915年,他与蔡元培等又在法国成立勤工俭学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宗旨。当时的法国,号称政治民主、文化昌盛和科学发达的国家,正是各国效法的榜样。

在吴玉章的倡导下,1918年3月,四川华法教育分会和四川留法勤工俭学会在成都设立,并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留法预备学校。

本年春,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第一届100多名学生毕业,毕业考试成绩名列前30名的有陈毅、罗世(字型:上芬下木)等人,由四川督军熊克武和省长杨庶堪主持的四川省政府给每人发路费400元,以鼓励留法。不少未就读预备学校的青年也申请留法,有31人经审查合格。本日,61人启程,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路。

在五四运动和本届赴法学生成行的推动下,8月28日,重庆总商会也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又招收第二届学生200多名。

到1920年,四川形成了留法勤工俭学的高潮,下半年,在广东留法官费女生郑毓秀带动下,成渝两地13名女青年赴法。到1921年11月止,四川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已达492人,约占全国留法勤工俭学生的1/3弱,为全国各省之冠。

三省俱进会成立

6.22 川、滇、黔知名人士联合成立“川滇黔俱进会”。

川、滇、黔靖国联军占领成都以后,由于各军驻防地贫富不均,存在许多矛盾。为维持稳定,三省军政要员于本日在重庆成立川滇黔俱进会。公推顾品珍、余际唐、袁祖铭为正、副会长,总会会所设于城内五福街,并发布《川滇黔俱进会成立宣言》,称该会宗旨是:“谋三省永久之结合,促共同利益之发展。”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

7.1 王光祈和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少年中国学会。该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王光祈被选为执行部主任,主持学会的工作。

该会成员有42人,对会员资格限制严格,要求会员最好能著书,其次能作论,再次要能作学术谈话。学会要求会员入会时需会员五人介绍。会员必须具备3项条件:一纯洁、二奋斗、三对本会表示充分同情。凡思想龌龊、行为卑鄙之人,对内贼外奸麻木不仁之人,对学会缺乏热诚之人,一律不准入会。

学会从一开始,就兼容了3部分人。一是以李大钊和毛泽东为首的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希望通过学会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进行革命活动;一是以曾琦、左舜生为首的一批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企图把学会作为实现他们政治目的的基地;再就是以王光祈为首的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不满现状,企图通过其寻求出路,不能正视现实和把握形势,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之中。

少年中国学会一直存在了6年多的时间,先后加入学会的有120余人。除北京总会外,南京和成都设立了分会。会员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国外在巴黎设立了分会。法国、美国、日本、南洋等处,也有它的会员。

《星期日》周报出刊

7.13 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创办的四川第一个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星期日》周报出刊。

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上月15日成立之后,决定创办《星期日》周报。本日《星期日》周报出刊,孙少荆任经理,李劼人任编辑。

《星期日》旗帜鲜明地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是“人类的福星”。曾先后刊登毛泽东的《民众大联合》、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陈独秀的《男系制与遗产制》、吴虞的《说孝》、高一涵的《言论自由问题》等文章。该刊发行至省内外,与全国影响很大的进步刊物《每周评论》、《晨报副刊》齐名。1920年4月以后,《星期日》由“星期日周刊”社接办。出刊至52期停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