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全省首家無煙派出所

楓 橋 經 驗 的“嘉 峰”實 踐

嘉峰鎮是沁水縣的經濟重鎮,既有城市功能,又有鄉村形態,轄區面積99平方公里,分佈24個行政村,73個自然莊,戶籍人口2.4萬餘人,暫住、流動人口1萬餘人。現有民警10人,輔警24人。轄區各類煤層氣企業20餘個、煤礦3個,各類工礦企業40多個,經濟總量佔全縣50%以上,社會關係複雜、治安任務繁重。近年來,嘉峰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以“楓橋經驗”對標一流、奮發有為,推進“3333”工作法,即: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牽引,牢牢把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三不理念,創建“樹理調解室”、“分色預警”、“警企聯動”三大品牌,實現“楓橋經驗”本土化、專業化、人本化。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以德治揚正氣,創“樹理調解室”品牌,矛盾不上交,實現“楓橋經驗”本土化。

沁水縣因沁河貫穿境內而得名,但是因人民作家趙樹理而聞名。沁水縣嘉峰鎮便是著名作家趙樹理的故鄉。嘉峰派出所牢牢抓住“趙樹理”這一文化品牌,將“楓橋經驗”和“趙樹理文化”共同植入,積極推進“楓橋經驗”本土化。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調解室由所內經驗豐富的一名民警、三名輔警負責,邀請了轄區具有調解工作經驗的四人為專職調解員。為了保證公平公正,當事人可以自行選擇民警、調解員為他們進行調解。同時整合綜治、司法、國土、環保等具有行政執法權的力量,來共同參與調解工作,提升調解的效果。調解室環境的設施溫馨而又封閉,融入音樂、圖書、飲料等平息人心的元素,通過舒適氣氛增加調解效果。既有家庭式的溫暖,又可以很好的保護當事人隱私和辦案的獨立性;同時,還建立了相應的臺賬,保證每次案情都有記錄,查詢都有跡可查。“樹理調解室”的及時疏導,避免了小事拖大,“民轉刑”案件零發生,將有限的警力從非警務糾紛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處置刑事、治安案件,提高了警務效能,節省了警力。調解員閒暇時間細品慢琢《趙樹理文集》中的群眾路線的好辦法、好措施,並加以運用,更好地對群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譬如從《小二黑結婚》作品中,通過“小諸葛”和“三仙姑”對話語言受啟發,學會用老百姓的話、解老百姓的事,做活了基層大調解+快調解。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最大限度把風險隱患防範在初始。截至目前“樹理調解室”已經化解了百餘起矛盾糾紛,澄清了數十起積怨矛盾,無一案例有反悔,群眾滿意度達到百分之百。消除了大量治安隱患,增進了警民和諧,促進了社會穩定,在派出所的疑難調解糾紛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以法治立規矩,創“分色預警”品牌,平安不出事,實現“楓橋經驗”專業化。

分色預警主要包括三類對象:人、物、場地。“人”,分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戶籍人口;“物”,主要包括危爆品、煤層氣、汽油、化學制品等危險物品;場地,包含了政府、銀行、學校、酒店、歌舞廳等娛樂場所。以轄區某網吧為例,因生意冷清,便放鬆了上網人員實名登記,民警發現後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並升為黃色預警。以轄區上訪人員為例,殷莊村重點上訪人員郭某,多次到京鬧訪纏訪,民警便將該人的預警顏色上升為紅色,並且對其一邊監督一邊教育。

分色預警實施以來,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各類案件同比下降12%。起到“一舉三得”的效果:派出所可精準地分配警力;群眾可依據掛牌顏色避免誤入安全等級低的場所、企業可改善安全環境促進經濟效益。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分色預警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以自治增活力,創“警企聯動”品牌,服務不缺位,實現“楓橋經驗”人本化。

樹理警務室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企業,該所根據轄區實際,成立了一個專門服務企業的警務室——樹理警務室。並安排經驗豐富的民警擔任警務室負責人。同時,警務室將立足服務本職,主動上門服務,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證件辦理,流動人口登記等各項便民利民工作,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服務。警務室成立以來,共排查涉企矛盾糾紛13起,化解7起。登記流動人口430餘人,辦理居住證320餘個。

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的水平和效率。

一是對涉企警務實行“四個優先”,即涉企警情優先處置、涉企矛盾優先化解、涉企案件優先偵破、涉企業務優先辦理。

二是藉助山西公安“一網通一次辦”和“精準服務企業”兩大平臺,努力由“最多跑一次”實現“一次都不用跑”,開啟“足不出戶辦事”的服務模式,讓企業享受到“一網通一次辦”和“精準服務企業”平臺帶來的高效便捷。精準地服務企業,實現辦證無障礙,為駐地企業開闢了“綠色通道”。

三是對轄區企業建立一企一檔,梳理近年來涉及轄區企業的警情和案件,同時收集各類涉及企業的不穩定因素,做到提前預警、及時研判、有效處置。對涉及企業的2名重點人員進行提前管控。不間斷組織民警對轄區企業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隱患,真正實現轄區企業案件、事故零發生。今年以來涉企警情、涉企案件分別下降56%和80%。通過“精準服務企業”平臺為企業背景審查1000餘人。對轄區企業安全檢查65餘次,發現隱患32處。整改29處。

建立警企聯創聯建模式,加強公安機關與企業的聯繫溝通。

一是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建立“警企”互助制,將“黨建引領”延伸到企業服務管理中,協助企業夯實黨支部建設。

二是組織轄區企業保衛幹部在重點時段進行不間斷巡邏、參與大型活動的安保執勤等活動,來共同打造轄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是組織企業保衛幹部進行業務素質的培訓,從而來提高企業內部治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四是組織轄區企業保衛幹部開展籃球、徒步、象棋等文體活動,促進警企聯動,保持良好溝通。

此外,嘉峰派出所結合工作實際,組建了由農村治保會成員、行業場所保衛人員為主力軍的“樹理聯防隊”;創辦了各法律條款查詢、各類業務辦理諮詢、廣大群眾辦事問詢為一體的“治安超市”;成立了由企業職工、民警、警嫂、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的“樹理文藝宣傳隊”,長期在轄區進行以防範電信詐騙為主的各類安全防範的宣傳。

爭創楓橋式派出所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對標一流再發力、砥礪前行保平安。嘉峰派出所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對標一流、改革創新,“3333”工作法的推行,切實履行好守護一方平安、服務一方百姓的責任,實現了穩定和諧的局面,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嘉峰派出所將以更大的膽量和魄力去改革創新,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去擔當作為,把學習“楓橋經驗”成果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力量和行動,向爭創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邁進。

沁水:楓橋經驗的“嘉峰”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