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制定面向2035的機器人產業規劃,全國四大片區開展調研

10月30日,2019國際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峰會在北京開幕。

峰會上,21世紀經濟報道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處獲悉,中國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近期,在工信部支持下,相關部門已在西南、東北、珠三角、長三角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密集調研,這一機器人發展規劃的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總結“十三五”乃至2010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關鍵的技術環節。


中國研究制定面向2035的機器人產業規劃,全國四大片區開展調研

圖:宋曉剛在峰會上發言,21世紀經濟報道 夏旭田 拍攝

中國將制定2035年的機器人產業規劃

上述峰會上,宋曉剛指出,國家層面高度重視機器人發展的總體規劃,工信部目前正在組織研究中國機器人產業面向2035年的發展規劃,“這個具體的任務落在了我們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身上。

前段時期,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我們和相關部門分四大片區,即西南、東北、珠三角、長三角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密集調研。”

宋曉剛介紹,這個面向2035的機器人發展規劃的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總結“十三五”乃至2010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關鍵的技術環節。

這並非中國首次就機器人制定發展規劃,不久前的2017年,中國曾發佈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彼時中國機器人市場乃至全球機器人市場猶如烈火烹油,保持著極高的增速。

比如當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不含 AGV)銷量就達 13.8萬臺,同比增長 58.62%,大量企業湧入機器人行業,以致機器人行業頻頻被質疑是否會出現重複建設、過度競爭、產能過剩的現象。

然而,2018年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全球最快增速的中國市場去年首次出現了3.75%的負增長,全球機器人市場也由以往的兩位數增長變成為1%的增速。

宋曉剛表示,從2010年到2017年,全球的機器人市場增速一直維持在15%以上,中國機器人市場更是一直保持著35%以上的增速,然而去年這一市場突然掉頭向下,行業充滿了焦慮。

在他看來,這是中國機器人行業迴歸正常增長的一個必要的階段,“實際上大家可以看到,前幾年各類金融投資紛紛湧入機器人市場,各地的機器人產業園區十分火熱。

如今,不論金融資本還是產業園區都有所降溫,行業開始趨於理性,中國機器人正從高速增長進入到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這是一件好事,儘管在此過程中,毫無疑問的是,一定會有一些不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要出局。”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去年中國機器人市場突然出現了拐點,其原因是汽車、3C兩個行業的下滑:

首先,汽車行業出現的逆轉:汽車行業一直是機器人應用的主要的市場,去年這一行業出現了衰退。

汽車製造在機器人市場應用中的比例最大時佔一半,前幾年維持在45%,但是去年汽車市場只佔了機器人行業的33%,機器人行業市場下滑是汽車製造市場下滑的縮影。

其次,是3C行業去年的增長乏力,也使機器人整個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不必為“行業拐點”過度擔憂

而在宋曉剛看來,行業不必對於所謂“市場拐點”過於擔憂,他指出,從工業機器人看,中國的工業轉型升級仍處於初始階段,中國有超過100萬億的製造業規模,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類目,工業的轉型升級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從服務機器人看,宋曉剛指出,中國的潛在市場也非常大,一方面,中國正在快速進入到老齡化社會,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11.9%,60歲以上的人口的比例已經接近18%。養老、助殘等服務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

另一方面,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掃地機器人、陪護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高端機器人市場空間也很巨大。

在特種機器人方面,宋曉剛表示,中國的科考、航天、深海勘探、救援等多個領域對機器人的需要也非常廣泛,存在著巨大的潛在需求。

曲道奎也堅信,目前機器人市場的回調只是一個短期調整,機器人面臨多重機遇,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正在醞釀中,“倒春寒”之後,未來機器人將迎來新的春天。

他指出,從歷史上看,機器人市場出現過“三級跳”,這一行業不是一個線性發展的過程,而是一個階躍式發展過程:2009年以前的40多年曆史中,全球機器人市場的保有量是120-150萬臺之間。

從2010年到2015年,六年時間,機器人出現了百萬臺的增長;從2016年到2018年,三年的時間再次出現一個百萬臺的增長。

另外一個數據是機器人的密度,目前全球平均密度只有萬分之85,也就是0.85%,中國現在是萬分之97,不到1%。

“這是過去40年的發展的現狀,而業內預計,未來5到10年,機器人的替代率要到30%以上,機器人密度提升的潛力巨大。機器人真正的市場爆發正在醞釀。”曲道奎表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來自網絡,僅供交流學習之用。如有任何疑問或異議,請留言與我們聯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夏旭田 北京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