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那年,我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17岁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一乡村小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35岁成功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本文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挨骂,只是希望对看到此文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35岁那年,我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作为国家最后一届包分配工作的中师生,1999年毕业,被分配到一乡村小学任教,第二年被调入当地一所农村初中任教至今。

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常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今年担任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2003年评为中学二级教师(现在的称呼是中小学二级教师),因为初级职称是县里人社局评的,所需要的评审条件乡、校级即可(乡、校级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基本上所有参评教师都可以获得初级职称。当时一个月工资一共就400块钱左右,作为刚刚入行几年的年轻教师,对职称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想着创造条件晋升中级职称。

随着年龄的增长,入行时间越来越长,每一次发工资的时候,发现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要高出自己几百块钱,当时如果晋升中级职称一个月多发101块钱。那时候晋升中级职称需要有优质课、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论文、优秀辅导证书五个必备条件。因为当时没有太多准备,优秀辅导教师有8张(都是学生参赛获奖的辅导证书),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市教科研论文两篇,没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证书。

35岁那年,我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在学校的积分评比中,本来2009就可以获得晋级资格,由于当时年龄大的、资格老的教师还有没有晋升中级职称的,学校领导给我做工作,让放弃晋级资格,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就主动放弃了。2010年再次获得晋升中级指标,当时不用讲课、答辩,晋级条件中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证书都是乡级的(晋过级的都明白,乡级的很容易得到),顺利晋级后在2011年3月被聘任,之后每个月工资上涨101元。

从晋升中小学一级教师之后,就专门研究了晋升高级职称的相关文件,根据相关文件创造条件,自己平时也努力教课,力争上游,平时九校联考中成绩位于前列。由于平时的努力工作,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县级优秀班主任(农村教师晋升高级县级证书就可以),并连续两届获得县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让我非常头疼的科研立项,在多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3月结项,并获得市级二等奖。

35岁那年,我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2017年晋升高级职称时,所在乡只有两个高级指标,中学、小学各一个。和我参与竞争的有四位老师,通过教学成绩、教龄、证书等诸多条件的评比,比第二名高出0.3分(前一年县教体局抽考前三名有加分,如果没有这个成绩,就是积分第二名)非常有幸获得了晋级指标。于是就开始完善晋级档案,因为当时中心校是一个新的教师负责职称晋升,他基本一无所知,自己就研读当时的职称晋升文件,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档案(三个评审表、十项能力与经历材料),每天晚上都是凌晨1:00以后睡觉,连续一周时间,终于做完档案上交。

档案完成后就开始准备讲课答辩了!所在学校有这样一不成文的规定,如果获得指标的老师没有通过讲课答辩,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高级职称。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除了正常备课、上课外,把自己锁在个小屋里,整天钻研初中三年的六本教材,并根据教材各所有课归类汇总,形成自己的讲课模式,最后达到随意翻开某本书的某一页,备课15分钟,立即可以熟练开始上课,并保证讲课时间不低于8分30,不超过9分30秒。那一个月的时间感觉自己的人生达到了巅峰,对可能讲课后专家提问到的问题,自己有预设,并网络学习相关知识。

35岁那年,我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经过精心准备,于2017年11月18日讲课答辩通过,于2018年8月被聘为中小学高级老师,聘任以后每个月工资上涨600多元。

其实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存在很多问题,职称工资占比太大,增加教龄工作和绩效工作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现行职称制度无法取消的情况下,与其抱怨职称制度的不公,不如研究它,尽力创造条件,早上晋升高级职称。愿所有努力都有回报,愿天下教师都不再为晋升职称所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